市山洪地质灾害紧急避灾转移预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8 9:06:3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市山洪地质灾害紧急避灾转移预案

市山洪地质灾害紧急避灾转移预案 1、前言

山洪灾害是我市西南部山区在汛期常见的由暴雨引发的自然灾害,具有发生频率高、成灾速度快、危害程度大、防御减灾难等特点,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已成为防灾减灾中的突出问题,给山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和重大损失。为有效减轻山洪灾害损失,有针对性地提前组织群众撤离危险区,变被动抗灾为主动避灾,减少人员伤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结合本市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2、山洪易发区概况

自然地理特征

益阳地处雪峰山余脉经湘中丘陵、向洞庭湖平原过渡的倾斜地带。山丘区包括安化县、桃江县和赫山区、资阳区、

朝阳开发区部分地区。山地面积4903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丘陵1241平方公里,占%;岗地平方公里,占%。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区,雨量充沛,降雨年际和季节变化明显。安化县多年平均降雨量1692毫米,桃江县1511毫米,资阳、赫山、朝阳区1432毫米,降雨时段主要集中在5月下旬至6月底或7月初。境内以安化县梅城为中心的暴雨区为湖南省三大暴雨中心之一,年平均暴雨日数5~6天。山区山高坡陡,溪河交错,大部分地方为碎屑岩类地质,多为硅质岩、碳质岩、碳酸盐岩、石灰岩。由于降雨时段集中,地表迳流汇流迅速,地质条件较差,山洪灾害频繁。

范围划分和基本情况

本预案界定的山洪灾害易发区是指山丘区暴雨中心区域内,山体坡度在30°以上,地质条件差,遇强降雨和持续性降雨极易引发溪河、水沟洪水泛滥的洪泛区,或由此产生泥石流、山体滑坡的地带。已作部署。为避免重复,本预案已剔除这一部分区域)。通过调查分析,我市山洪灾害涉及4个县区,重点是17个乡镇、141个行政村、722组,受影响的区内面积平方公里,其中耕地31525亩,人口34433人,国民经济总产值亿元。

3、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指导思想

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贯彻经济、社会和生态协调发展战略,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原则,落实“防重于抢、抢重于救”的防汛抗灾方针,采取非工程措施防御,在山洪灾害发生之际,指挥群众防灾躲灾,尽可能减少山洪灾害财产损失,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目标任务

针对山洪易发区编制《益阳市山洪灾害避灾紧急转移预案》,建立市县乡村山洪灾害避灾紧急转移领导、指挥、组织机构,对易发生山洪灾害的重点乡、村、组进行普查,明确山洪灾害范围与影响程度,制定避灾预警机制和预警程序,确定人员转移路线和安置地点。加强宣传教育,通过报纸、电视、广播和印发宣传资料等形式,使群众了解山洪灾害和防灾避灾措施。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在山洪易发区逐步建立和完善信息采集系统、通信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加强雨情、水情预报预警,提早通知,及时组织群众转移,最大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