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试验编组站工作组织细则摘录1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 2:02:4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铁路编组站技术作业模拟 实验指导书

兰州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

运输综合实验中心 2005年3月

0

第一部分 实验教学大纲

通过本实验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关于编组站运输组织与管理的理论知识,熟悉《铁路技术管理规程》中关于编组站技术作业的有关规定,系统了解编组站到、解、集、编、发各个生产环节的作业内容和流程,掌握编组站技术作业设备的操作程序和作业计划的编制方法,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应变能力、组织能力和团队精神。

一、实验的性质与目的 (一)实验性质

本实验属于计算机模拟实验。通过在计算机上模拟铁路编组站的实际作业情况,帮助学生完成铁路编组站技术作业过程中各主要岗位的岗位培训。

(二)实验目的

本实验的主要目的包括:

1.了解编组站在铁路运输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2.了解编组站的配列形式、主要设备及其运用规则与方法等基本情况; 3.了解信号、联锁和闭塞设备在行车安全方面发挥的作用;

4.了解和体会车站值班员、助理值班员、车站调度员之间的协调配合方法; 5.了解列车和车辆在编组站内的运行过程; 6.掌握编组站运输生产的整个作业过程;

7.掌握编组站到、解、集、编、发各个生产环节技术作业内容和方法;

8.全面了解和初步掌握车站值班员、助理值班员、车站调度员、车号员、驼峰调车区长、峰尾调车区长、驼峰值班员和信号员等工种的主要任务和工作方法;

9.掌握正常与非正常情况下编组站列车接发与调车作业的办理程序与方法; 10.掌握编组站作业计划的编制过程和方法;

11.掌握驼峰溜放作业的控制和相应设备的操作方法; 12.掌握各项作业过程中车站信号控制台的操作方法。

二、实验岗位及其基本内容 (一)实验人员岗位安排

本实验系统提供1个编组站若干个车场的计算机模拟控制台或工作台。

本实验系统可向学生提供车站调度员、驼峰调车区长、峰尾调车区长、内勤车号员、到达场值班员、到达场助理值班员、出发场值班员、出发场助理值班员、峰尾信号员、驼峰值班员和驼峰信号员等工作岗位。具体安排如图1-1所示。

1

上行系统驼峰值班员驼峰调车区长峰尾调车区长到达场值班员到达场助理值班员驼峰一楼信号员驼峰二楼信号员驼峰三楼信号员峰尾信号员出发场值班员出发场助理值班员内勤车号员出发场值班员出发场助理值班员峰尾信号员驼峰三楼信号员驼峰二楼信号员驼峰一楼信号员到达场值班员到达场助理值班员内勤车号员车站调度员下行系统峰尾调车区长驼峰值班员驼峰调车区长 图1-1 编组站作业实验系统岗位分布

车站调度员主要负责制定全站作业的总体计划;驼峰调车区长负责制定解体计划;峰尾调车区长负责制定编组计划和取送车计划,另外也可单独安排一个取送车区长负责取送车计划的制定。到达场值班员负责安排到达场股道的使用,配合驼峰调车区长安排列车解体,到达场助理值班员负责有关列车调车进路的操作。驼峰值班员负责解体计划的执行以及调整。驼峰信号员负责安排溜放进路、溜放车辆的速度控制以及机车上下峰调车进路的办理。峰尾信号员负责按照编组计划办理调车进路。出发场值班员安排出发场股道的使用,助理值班员负责办理进路。内勤车号员负责本系统内到达和出发列车编组的核对工作,如实验需要,内勤车号员还可承担对货票进行分拣的工作。

实验时每调车方向各岗位可安排2名学生实验,必要时可进行岗位轮换。

(二)实验内容

实验涉及编组站到、解、集、编、发各个环节,主要内容简介如下。

1.设备控制与操作方面

(1)到达场助理值班员

①到达列车接车进路、通过(去五场)进路办理; ②解体车列的推峰作业联系与进路办理;

③机车走行、调机摘挂车组、推峰后退等调车进路办理; ④到达场信号、道岔等设备的操作。

(2)驼峰信号楼值班员(兼信号员)

①驼峰信号的开放、关闭、变换操作; ②推峰作业联系与办理;

③驼峰头部调车信号、道岔等设备的操作;

2

④通过缓行器的操作控制车组的溜放速度;

⑤机车上下峰调车进路、禁溜线与迂回线取送车进路的办理及相关信号的开放与关闭。

(3)峰尾信号员

①峰尾转场进路、编组调车进路以及其他取送车调车进路的办理; ②转场作业联系;

③峰尾信号、道岔等设备的操作。

(4)出发场助理值班员

①出发列车发车进路的办理;

②编组车列的转场作业联系与进路办理; ③机车走行、调机摘挂车组等调车进路办理; ④出发场信号、道岔等设备的操作。

2.作业计划编制与作业组织方面

(1)车站调度员

①车站工作阶段计划的编制; ②调车场线路使用方法;

③利用车站信息管理模拟系统掌握车站现在车; ④发布各项命令,协调各参加实验的“工作人员”。

(2)到达场值班员和出发场值班员

①接发车、调车进路(包括听取进路准备妥当的报告)命令的发布; ②办理接发车的技术作业过程及特殊情况下的接发车工作; ③场间作业联系。

(3)驼峰调车区长

①编制解体调车作业计划;

②利用车站信息管理模拟系统掌握现在车信息。

(4)峰尾调车区长

①编制编组调车作业计划和取送车作业计划; ②利用车站信息管理模拟系统掌握现在车信息。

(5)车号员

①核对现车;

3

②利用车站信息管理模拟系统掌握现在车信息; ③货票分拣。

三、实验形式及进度安排 (一)实验形式

本实验采用模拟方式,由学生在交通运输模拟实验室的开放实验平台上采用分组、轮岗形式进行。能够胜任编组站各岗位的工作要求并通过考核的学生才能获得相应的学分。

(二)进度安排

1. 本实验需要与相关课程的学习结合进行,实验前应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内容的学习,对编组站各项技术作业的办理过程,行、调车设备和车站信号控制台的操作,以及信号、联锁、闭塞的逻辑关系有初步认识和了解(两天时间),并取得相关的笔试合格成绩方可进入实验室开始本实验。

2. 建议实验前进行一周课程设计,掌握车站阶段计划的编制方法,通过绘制车站技术作业图表,全面了解车站作业计划编制过程。

3.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模拟系统上分组进行模拟实验。

学生的具体模拟实验时间可以根据需要安排,要求学生能够熟练完成3小时阶段计划任务,各项指标达到相应要求。

四、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 (一)实验要求

1.在实验前应充分做好准备工作,预习有关规章制度和作业程序,任课教师进行检查。 2.学生要带全实验所需用品(实验须知、指导书等),应严肃认真,全神贯注。

3.学生应爱护设备与其他备品,遵守实验室规章。按照规定程序操作,遇到设备发生故障,应报告指导教师进行处理。

4实验完毕后,应整理好实验设备与其他备品,上交实验结果记录。

(二)能力训练要求

1.训练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训练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训练学生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和应变能力; 4.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5.训练学生实事求是,严守纪律的工作态度。

(三)安全要求

本模拟实验在校内实验室进行,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实验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尤其是在用电安全等方面。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