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采供血机构上岗证考试试题《安全血液和血液制品》考试一、三类人员考试题(A卷)介绍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4 1:30:4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安全血液和血液制品》 一、三类人员考试题(A卷)

一、

判断题 对的请在( )内打√,错的打 ╳ 。

1、有时医务人员不能确定一些检测结果的含义以及这些结果对患者而言究竞意味着什么的时候,此时技术人员可以提供有关检测信息并参与确诊。( ╳ )

2、在输血工作中无论你担当何种职责,任何情况下你都有责任保守机密( √ )

3、当紧急情况发生,急需血液或检测结果时,医生和实验室人员间有时会出现磨擦,技术人员的做法应是保持礼貌和尽力配合,收到正确填写、完整的用血申请后方能发血。( √ )

4、采取负责的态度以避免危及自己或他人的安全,仅是专职安全人员的职责( ╳ ) 5、所有具有传染性的废弃物都应进行高压消毒或焚烧处理。( √ )

6、实验室必须保持整洁,只能放置与所从事的工作有关的物品,严禁在实验室内进食,饮水,抽烟和化妆。( √ )

7、在实验室里工作应穿规定的隔离衣,尽可能不用嘴吸移液管。( ╳ )

8、新鲜冰冻血浆是指在采血后6-8小时内从一个单位的全血中分离出来后,在-20℃或更低的快速冰冻保存的血浆。( √ ) 9、“冷链”是一套用于血液和血浆贮存和运输的系统,其作用主要是用尽可能安全的方法以维持各种血液制品的各项功能。( √ )

10、血液贮存设备内的温度每天至少检查和记录一次。( ╳ )

11、在血液贮存期间必须使用一些方法以监测和记录冰箱、冷冻箱的温度,同时还应有一套温度警报系统。( √ )

12、血液从冰箱中取出后,在从一个地方运到另一个地方的过程中,温度应尽可能地保持在2℃~8℃的范围内。( ╳ )

13、血液从血库发出时必须记录发出的时间。( √ )

14、血液在血库或医院内运送,如环境温度超过25℃,且血液不是立即用于输注时,必须用冷藏箱或隔热容器运送并保持温度在2℃~8℃之间。( √ )

15、血液很少需要加热,如果需要的话,温度切勿超过37℃。( √ ) 16、新鲜冰冻血浆应贮存在-18℃~ - 20℃中,且必须一直是冰冻固体。( ╳ ) 17、当新鲜冰冻血浆没有冻成固体,手感血浆发软或已知道有融化和复冻情况时应废弃。( √ ) 18、贮存冰冻血浆的冷藏箱的温度每天至少应检查一次,且必须记录温度和测量时间。( ╳ ) 19、产品是指能安全用于输血或其它用途的血液制品。( ╳ )

20、质量保证是指建立和实施质量标准,规程和有效的管理体系以确保质量。( √ )

21、质量控制是质量保证的一部份,包括回顾性检查和其它措施,在按规定程序进入下一步前必须完成这些检查和措施并取得满意结果。( √ )

22、就是关于在特定工作埸所完成特定任务的方法的书面文件。( √ ) 23、给冰箱除霜时慎用尖锐的器具刮冰铲霜。( ╳ )

24、关于冰箱的报警温度设置,对于贮存全血的冰箱温度应高于8℃,对于贮存新鲜冰冻血浆的冰箱温度应高于-20℃。( ╳ )

25、为确保血液贮存质量,必须设专人对贮存血液、血浆的所有冰箱作不定期的检查。( ╳ ) 26、消毒液的作用是用来灭活可能存在于血液或其它体液中的传染因子的。( √ ) 27、贮存卡应按一定的顺序归档保存,以便能够快速、方便地查找。( √ )

二、

单选题 请将你选择的答案字母填在括号内。

1、病理实验室技术人员的职责是:( B )

A:技术人员必须经培训或考试合格才能从事相应的工作

B:技术人员发出的检验报告必须准确,且结果与对应的标本相符合并保存好完整的检测记录

C:技术人员对结果的准确性及对影响结果的因素作出评价 D:技术人员根据检测结果作出诊断供医生参考

2、正常情况下,可以告之献血者或患者检验结果的责任人是:( C )

A:直接担任实验室检测工作的技术员 工 B:接受过有关咨询培训的高级技术人员 C:医务人员 D:承担采血任务理人员 3、采血人员面临的主要危险因素是:( D )

A:被献血者的血液污染皮肤 B:接触有传染性疾病的人

C:被献血者的唾液污染皮肤 D:验手指血或采血时被针头刺伤皮肤 4、不应在实验室内采血的理由主要是:( C )

A:可能面临许多生物因素的威胁 B:可能面临许多化学试剂品的威胁 C:可能面临许多生物和化学因素的威胁 D:可能面临传染性疾病的威胁 5、污染针头的正确处理措施是:( B )

A:将针头丢入漂白剂中消毒处理 B:将针头丢入在指定的贴有标签的容器内,高压消毒或焚烧处理 C:将针头丢入10%次氯酸钠溶液中消毒处理 D:将针头毁形处理 6、流动采集的血液应安全地放在坚固的冷藏箱中运至血库保存,其冷藏箱的温度应为:( A ) A:2℃~8℃ B:2℃~6℃ C:4℃~8℃ D:4℃~6℃ 7、当血液贮存温度在8℃以上时,可能导致的输血不良反应是:( B ) A:可能出现严重溶血,导致输血致命危险 B:可能出现在采血过程中因疏忽而进入血液的细菌繁殖,导致输血致命危险 C:可能出现红细胞的携氧能力大大下降,导致输血不良反应 D:可能出现大量凝血因子破坏,导致输血不良反应

8、当血液贮存温度在2℃以下时,可能导致的输血不良反应是:( A ) A:可能出现红细胞溶血,导致输血致命危险 B:可能出现在采血过程中因疏忽而进入血液的细菌繁殖,导致输血致命危险 C:可能出现红细胞的携氧能力大大下降,导致输血不良反应 D:可能出现大量凝血因子破坏,导致输血不良反应 9、新鲜冰冻血浆的保存温度应在:( D )

A:-18℃ ~ -20℃之间 B:-18℃ 或 -18℃以下 C:-20℃ ~ -30℃之间 D:-20℃ 或 -20℃以下 10、病理实验室里,工作人员面临的最大危险主要是:( A ) A:待测标本中存在的许多传染物 B:电器和火灾的危险 C:化学药品(包括有毒物品)引起的危险 D:碎玻璃、注射针关等机械性伤害的危险

11、有些地方只能选择用掩埋的方法来处理废弃物,在此种情况下,对少量的传染性废弃物的处理方法是:( C )

A:用次氯酸钠溶液浸泡8小时,然后放入坑中掩埋 B:用次氯酸钠溶液浸泡10小时,然后放入坑中掩埋 C:用次氯酸钠溶液浸泡12小时,然后放入坑中掩埋 D:用次氯酸钠溶液浸泡6小时,然后放入坑中掩埋 12、关于血液贮存应注意的要点是:( A )

A:血液的保存温度为2℃~8℃,绝不允许全血或红细胞被冰冻 B:血液的保存温度为2℃~8℃, C:全血或红细胞绝不允许被冰冻 D::血液的保存温度为2℃~4℃,绝不允许全血或红细胞被冰冻 13、血液保存设备内温度的监控方法是:( C )

A:利用冰箱自动监测系统监控温度并用图表形式连续地做好温度记录 B:在冰箱无自动监测系统时,使用温度计来监控温度并做好观察记录 C:无论冰箱有无自动监测系统,都应使用温度计来检查温度并做好观察记录 D:利冰箱的报警系统监控温度

14、利用冷藏箱保存血液时,冷藏箱内冰袋的正确放置位置是:( D ) A:将冰袋放置在血液(浆)的上面,并使冰袋与血液不要直接接触 B:将冰袋放置在血液(浆)的下面,并使冰袋与血液不要直接接触

C:将冰袋放置在血液(浆)的上面和下面,并使冰袋与血液不要直接接触 D:将冰袋放置在血液(浆)的周围,并使冰袋与血液不要直接接触 15、当血液抵达血库,温度超过10℃时,决定血液是否使用的原则是:( A ) A:当血液离开冰箱的时间少于2小时并无任何溶血现象这些血液仍可使用 B:当血液温度超过10℃时,这些血液就不能使用

C:当血液离开冰箱的时间少于2小时这些血液仍可使用

D:当血液离开冰箱的时间少于3小时并无任何溶血现象这些血液仍可使用 16、运输新鲜冰冻血浆时,温度应保持在:( C ) A:16℃~18℃ 之间 B:18℃~20℃之间 C:-20℃或更低 D:-20℃左右 17、在水浴中融化新鲜冰冻血浆的温度要求是:( A ) A:30℃~37℃之间 B:大于30℃

C:37℃左右 D:25℃~30℃之间

18、当加热血浆的温度超过37℃时,血浆中什么物质会被破坏,,从而影响血浆质量:( B A:部份凝血因子和蛋白质被破坏 B:所有凝血因子和蛋白质被破坏 C:所有凝血因子被破坏 D:蛋白质被破坏 19、融化后的血浆的保存温度和最长保存时间应该是:( A )

A:2℃~8℃之间于24小时内输注 B:2℃~8℃之间于6小时内输注 C2℃~8℃之间于12小时内输注

D:2℃~6℃之间于血浆溶解后当天内输注 20、每套应定期审核其时间最好是:( B )

A:半年一次 B:一年一次 C:二年一次 D:三年一次 21、当在献血者的血液中发现存在时:( D )

A:本次不能献血 B:下次检测阴性后可献血 C:检测三次阴性后可献血 D:永久不能献血 22、记录保存的时间是:( D )

A:半年 B:一年 C:按卫生局的规定要求 D:按卫生部的规定要求 23、质量监督的两个主要方面是:( B )

A:监督工作人员的工作和着装 B:监督所得的结果和设备的使用 C:监督产品的贮存和发放 D:监督产品的临床使用和信息反馈

24、在发生断电或设备故障时,有时必须搬动贮存的血液或血浆,其最佳时机的选择应是:( A:全血冰箱温度高于8℃或血浆冰箱温度高于-20℃时 B:全血冰箱温度高于8℃或血浆冰箱温度高于-18℃时 C:全血冰箱温度达到8℃或血浆冰箱温度达到-18℃时 D:全血冰箱温度达到8℃或血浆冰箱温度高于-18℃时

25、对配制好的溶液应清晰地标明以下哪组内容?( D ) A:溶液的名称、浓度、批量及有效期

B:溶液的名称、浓度、用量、配制日期、失效日期

)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