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全国各地中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世界现代史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5:18:2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0年全国各地中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世界现代史(按主题整理)

第一学习主题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选择题

1、(2010·内江)十月革命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这场革命爆发于( )B A. 1917年10月 B.1917年11月 C.1918年10月 D.1918年11月 2、(2010·贵州铜仁)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带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你知道十月革命爆发的时间吗

A.1917年 B.1915年 C.1920年 D.1922年

3、(2010·重庆)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鼓舞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下列关于十月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列宁亲自领导和指挥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B.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C.是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 D.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4、(2010·青岛)2008年度中国“十大流行语”排行榜上,排在前两位的是“北京奥运会”、

“金融危机”,如果1917年的俄国也有一个“年度十大流行语”排行榜,你认为排在前两位的应是

A.十月革命、人民委员会 B.苏联成立、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新宪法 D.一五计划、赫鲁晓夫改革

5、(2010·东营)从世界历史上看,社会主义第一次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从理想到现实巨大飞跃的重大事件是

A.巴黎公社成立 B.俄国十月革命 C.“苏联”成立 D.宪章运动 6、(2010·三明)与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俄国1861年改革 B.二月革命 C.十月革命 D.新经济政策 7、(2010·陕西)1917年11月7日,晚9点40分,伴随着“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上大炮发出的一声怒吼,起义者攻打冬宫的战斗开始了!结合右图的理解,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俄国十月革命特点的是C

A.采用暴力手段夺取政权

B.走城市革命珠道路 C.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D.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社会主义革命

8、(2010·成都)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权为抗击国内外敌人实行过一系列非常措施,被称为 A.临时政策 B.特殊政策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新经济政策

9、(2010·十堰)1921年,苏俄在国民经济陷于瘫痪的状态下,果断地在全国实施 A.战时共产主义 B.新经济政策 C.一五计划 D.农业集体化

10、(2010·菏泽)列宁认为,既然俄国无法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那么就“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这项对小农占优势的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有深远指导意义的政策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政策 D.工业化政策 11、(2010·鄂尔多斯)18.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邓小平认为列宁比较好的“思路”是

A.实行新经济政策 B.进行十月革命

C.实行赫鲁晓夫模式 D.实行斯大林模式

1

12、(2010·汕头)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是(C)

A.废除粮食税,实行余粮征集制 B.实行农业集体化政策,消灭地主阶级 C.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D.推行计划经济,重点发展重工业 13、(2010·滨州) 1921 一1925 年,苏俄(苏联)农业生产情况表

年份 项目 粮食作物耕种面积(万公顷) 粮食作物产量(亿普特) 1921年 6620 22.13 1923年 7860 34.55 1925年 8730 44.24 苏俄(苏联)农业生产出现以上变化的原因是 A.十月革命的胜利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 . 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D.赫鲁晓夫改革 14、(2010·泰州)右图为苏俄(联)粮食产量变化曲线,其中影响1921~1925年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模式 D.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15、(2010·安徽)有人说,“对于苏联农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阳光灿烂”。这里“阳光灿烂”的原因是实行了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 D.社会主义工业化 16、(2010·聊城)右边是苏俄(联)粮食产量变化曲线图。l921--1925年粮食产量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法令》的颁布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行 D.农业集体化的推行

17、(2010·自贡)20世纪20年代,从本国国情出发,实行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来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人物是 A.邓小平 B.毛泽东 C.马克思 D.列宁 18、(2010·乐山)右图反映的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B.农业集体化政策的实施

C.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D.斯大林模式的推行 19、(2010·咸宁)1922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当时加入苏联的有哪几个加盟共和国?

①俄罗斯联邦 ②外高加索联邦 ③乌克兰 ④白俄罗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0、(2010·扬州)1921年苏俄实施的新经济政策“新”在

A.把社会主义与市场、商品货币关系联系起来 B.实行工业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 C.排斥市场调节和价值规律

D.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21、(2010·海南)1922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当时加入苏联的有

2

①俄罗斯联邦 ②外高加索联邦 ③乌克兰 ④白俄罗斯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⑤ C. ①② D. ②③⑤

22、(2010·潍坊)斯大林曾说:“工业化的中心,工业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这一思想

给苏联发展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A.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B.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C.加速了农业化的发展 D.形成了过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23、(2010·东莞)斯大林创建的政治经济体制虽然使苏联取得巨大的建设成就,但这一模式

也存在着严重的问题。斯大林模式在政治上的弊端是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排斥市场调节 C.权力高度集中

D.民主法制健全

24、(2010·岳阳)下列符合20世纪30年代的苏联情况的是: A.重工业由外国资本家经营 B.市场经济繁荣

C.经济危机严重 D.基本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25、(2010·沈阳)右图为苏联工业化宣传画。画中人物领导苏联人民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成为世界上一流工业强国。他是

A.斯大林 B.赫鲁晓夫

C.勃列日涅夫 D.戈尔巴乔夫 26、(2010·孝感)这是流行于前苏联的一则笑话:某主妇到食品店买肉。“有肉吗??‘没有。?’那牛奶呢?”“我们只管卖肉,过街那家店看有没有牛奶卖。”这则笑话( )C

A.赞扬苏联人特别有幽默感

B.说明社会主义制度不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讽刺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带来的物质短缺问题 D.表明苏联人特别爱吃肉、喝牛奶 二、非选择题

27、(2010·河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 以俄共为主的左翼政治派别仍然把列宁视为自己的领袖和精神象征。他们认为,列宁领导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使劳动人民当家作了主人,是列宁把俄国从战争中拯救出来。列宁倡导人民政权,反对人剥削人的制度,这些对于今天和未来的俄罗斯来说仍然具有现实意义。俄罗斯右翼政治派别则对列宁、布尔什维克和苏联社会主义制度持极端仇视态度。 材料二 俄罗斯绝大多数学者仍然认为,列宁和“十月革命”不仅改变了俄国,也改变了世界,改变了资本主义本身。人们应该以历史的态度来对待历史。少数右翼学者认为,苏联历史中一切阴暗的东西都源于列宁,苏联的制度从一开始就错了。

材料三 在普通百姓心目中,列宁是穷苦人的救星,是公正的象征。在社会分配严重两极分化的今天,普通百姓更加怀念社会主义时代的福利。

(1)材料一、二、三分别是俄罗斯哪三个群体对列宁的评价?(3分)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他们作出评价的相同背景。(2分)

(3)在上述背景下,我们仍然认为列宁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拓者。请用所学的中外史实加以说明。(4分)

(1)政治派别(或政党)、学者、普通百姓。

(2)苏联解体;俄罗斯现状(或俄罗斯经济不景气,国际地位下降)。

(3)革命家:列宁领导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十月革命使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为中国革命指出了新的道路。开拓者:列宁实施新经济政策,探索了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等。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