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生态系统现状及其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4/29 2:31:5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森林生态系统现状及其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作者:刘生梅 李海玲 王云 王静 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第09期

摘要简单介绍了森林生态系统,并对其现状进行了总结,分析了遭破坏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提供参考。 关键词森林生态系统;现状;破坏原因;病虫害综合防治

中图分类号S7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09-0182-01

近几年来,由于全球变暖,人们大肆开采地下资源、滥砍滥伐,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系统,从而造成了某些森林病虫害的猖獗蔓延,给森防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正确理解和贯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森防指导原则,使有害生物种群得到有效控制,应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生态平衡规律开展森林病虫害防治。众所周知,森林病虫害的防治不是消灭某一种群,而是在于治其猖獗,防止蔓延成灾,这就要求人们找出安全、可行的方法,积极推行生物防治、生态防治以及物理机械防治法势在必行。 1森林生态系统简介

一个正常的生态系统应具备一定数量的有益生物,如益鸟、益虫、益兽等,它们能消灭大量的森林病虫鼠害,由于有益生物的存在可使森林中虽然有虫但不成灾。但若是这些有益生物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那么此消彼长,有害生物就会滋生蔓延。森林群落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是从个体、种群和生态系统3种水平来进行维持的,原始林中,病原菌和昆虫在稳定的群落中与其他成分存在相互作用,它们能削弱生长落后的个体林木,促使它们死亡,这对于优势种的生存也是必要的。由于森林同时存在着各种防御机制,它们的发展也不会达到蔓延成灾的水平[1]。混交林发生病虫害的概率小于纯林,人工林比天然林害虫更易猖獗成灾的道理正在于此。

2森林生态系统现状

森林具有多功能、多效益的特点,人们对森林经营的要求,不仅是经济效益,随着社会发展,人们更日益着重于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但由于人口剧增、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气候逐渐变暖和臭氧层破坏等各种破坏因素的合力作用下,世界森林所处的社会和生物环境正在恶化,特别是长期使用化学药剂防治森林病虫害使自然生物链遭到破坏,导致森林生态系统失去平衡,催生和加剧了某些病虫害的迅速发生并蔓延。因此,必须用生态学理论重新认识、理解并管理森林,维持其正常的生态平衡状态,这种状态还表现为各种生物种类数量的相对协调与稳定,这是受生态规律所支配的[2]。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破坏原因

正常的生态系统遭到破坏,除了某些不可逆转的自然因素外,最重要的原因莫过于人类活动对其产生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已达到破坏正常的森林生态结构的程度,森林自身已无力恢复和调整。

人类在漫长的社会活动中有意或无意引进或消灭某一物种,使得某些有害物种得以生存和发展;另外,过度放牧、无节制地狩猎、过度砍伐森林以及不当地调整林内各种生物的关系,破坏了森林植物的组成,均能引起森林系统生态平衡的破坏[3]。

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人类的活动改变了原有的森林环境,使某些微生物群落或种类得以发展或消灭,使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对森林环境污染最严重的莫过于滥用化学农药,尤其是广谱性化学农药的长期使用,破坏了土壤的理化性状,杀伤了有益生物,又使有害生物产生了抗性,迫使人们增加了用药的次数与数量,加重了对环境污染,造成恶性循环。由此可见,森林生态系统动态平衡的破坏主要是人类对自然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工农业生产带来的环境污染,特别是滥用化学农药造成的[4]。 4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不可否认,用化学农药防治某些森林病害,特别是暴发性外露虫害不失为有效的手段,但历史经验表明,对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必须向综合防治发展,这是勿容置疑的。而综合防治的效果也要遵循生态平衡规律,运用生态学原理,科学、合理、安全地进行防治。要贯彻以营林为基础,利用天敌和其他技术方法,互相协调、取长补短,彻底改变单纯依赖化学药品防治森林病虫害的做法,禁止滥用农药,少用或不用剧毒、污染严重的农药[5]。多年来单纯依赖化学防治的森防实践已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经验教训,森防工作者必须更新观念,加深理解“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森防方针,在今后的森防工作中除了加大森检力度外,还要积极探索和推行生态防治法,生物防治法和物理机械防治法,在准确掌握虫情、病性的基础上,根据害虫的种类、病害发生的面积选择合适的农药剂型、剂量以及用药时间,对残效期长的剧毒农药,一定要限制使用范围,以保护有益天敌,使森防工作逐步走向良性循环。 5参考文献

[1] 左金旭.高邮市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现状及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2011(3):241,243. [2] 龙勤,胡晓.森林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理论探析[J].西南林学院学报,2002(1):43-46,53.

[3] 王勇.基于生态承载力的喇叭河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1(1):322-323,325.

[4] 李占虎.森林病虫害可持续控灾与治理[J].农家之友,2001(8):257-258.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5] 王威威.浅谈森林病虫害的综合治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4):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