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传感网应用技术》课程标准.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 20:52:3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无线传感网应用技术》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无线传感网络技术

课程代码:1501030 建议课时数: 128 学分:8 适用专业: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

1前言 1.1课程的性质

关键词:课程地位、主要功能、与其他课程关系

该课程是移动互联应用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主要讲述无线传感网络的基本概念,常见的微型传感器,传感网络的通信技术、支撑技术、应用开发基础,传感器网络协议的应用开发等内容。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基于Zigbee技术的无线传感网络应用开发调试方法,并能进行简单基于Zigbee协议栈的无线组网项目的应用开发。该课程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其前继课程为《嵌入式应用基础》,无后继课程。后继的SPT实训中会有些项目需用到本课程的知识。

1.2设计思路

关键词:课程设置依据、课程目标定位、课程内容选择标准、项目设计思路、学习程度用语说明、课程学时和学分

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和移动通信之后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是信息产业领域未来竞争的制高点和产业升级的核心驱动力,是加速推进工业化、信息化融合的催化剂。随着物联网产业的蓬勃发展,社会信息化智能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物联网已经逐渐融入到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物联网是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全面互联的网络,其主要特征是通过信息传感设备等方式获取物理世界的各种信息,结合互联网、通信网等网络进行信息传送与交互,采用智能计算技术对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从而提高对物质世界的感知能力,实现智能化的决策和控制。物联网主要由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组成,其中感知层包括传感器、二维码、RFID(射频识别)、多媒体设备等数据采集和自组织网络系统;网络层包括各种网关和接入网络以及异构网融合、云计算等承载网支撑系统;应用层包括信息管理、业务分析管理、服务管理、目录管理等物联网业务中间件和物联网应用子集系统。在物联网技术中,无线传感网络是由大量的静止或移动的传感器以自组织和多跳的方式构成的无线网络,以协作地感知、采集、处理和传输网络覆盖地理区域内被感知对象

的信息,并最终把这些信息发送给网络所有者,以其低功耗、低成本、分布式和自组织的特点带来了信息感知的一场变革。其应用领域可以归纳为: 军事、航空、防爆、救灾、环境、医疗、保健、家居、工业、商业等领域。

《无线传感网应用技术》立足于实际能力培养,对课程内容的选择标准作了根本性改革,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项目为导向组织课程内容和课程教学,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来构建相关知识技能,并发展职业能力。依据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专家分析会对物联网技术专业学生今后工作任务和职业技能分析,本课程确定了无线传感网络系统设计和实施的一般步骤:系统需求分析、系统硬件原理图和PCB设计、系统软件设计、系统调试运行等过程任务组织课程内容。首先避免了从概念、理论、定义入手的理论课程组织模式,而是从与生活工作紧密相关的项目应用入手,展开系统需求调研、进行系统分析设计、确定具体工作任务型教学模式。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无线传感网络系统开发”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注重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本课程在项目及模块设计上,依据“无线传感网络系统开发”工作任务的过程进行,课程本身就是一个讲座加上三个相对完整的小项目构成的。其中,“无线灯光控制系统”项目着重培养学生建立对CC2530接口开发及无线通信的初步认识,使学生从概念上先对本课程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把握。“无线传感数据采集系统”项目着重培养学生简单使用CC2530进行ZigBee协议栈开发的能力,进行无线环境数据监测,如温湿度以及光照度的检测。整个课程项目以分析、设计、实现和调试相关的工作任务来进行,必备的无线传感网络知识融入到相应的工作任务中学习。在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方法和职业态度。项目以江苏省物联网职业技能竞赛的Zigbee部分为载体,着重培养学生熟悉Zigbee协议栈的移植、简单无线通信协议的开发等功能,通过这个项目的设计,使得学生初步具有无线传感网络系统的程序调试能力。 “无线智能家居项目开发”项目根据前两个项目学到的知识技能,加入无线wifi模块,循序渐进,进行更接近实际应用的智能家居中的灯光控制系统的开发。通过本项目的进行,进一步锤炼学生前面掌握的知识技能,以此提高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

为了更好地达成课程目标,提高课程目标对教学过程的指导价值,本课程在实施过程中深度淡化教材和讲授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加强项目引导和教师引导的作用。使教学更加贴近真实项目情景,强化对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倡导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培养学生的工程规范和团队合作精神,为提高学生更专门化的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本门课程的总学时为128学时。总学分:8学分。

2课程目标

关键词:知识要求

《无线传感网络技术》旨在使学生掌握无线传感网络的基本概念、传感器的使用及Zigbee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系统分析、软硬件设计能力,系统调试能力,系统组装测试能力,系统运行维护能力。通过任务引领型的项目活动,使学生在认知和实际操作上,对无线传感网络设计有一个整体认识,并掌握嵌入式系统设计的基本技术和程序设计技能。倡导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培养学生的工程规范和团队合作精神,为提高学生更专门化的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能力要求

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

具备无线传感网络需求分析技能。 具备CC2530系统软件设计技能。

具备传感器的识别、使用及程序设计功能。 具备Zigbee协议栈应用程序开发技能。

简单网络通信协议的开发技能。

? 具备CC2530系统硬件设计技能。 ?

完整项目整体设计、规划及实现技能。

3课程内容和要求

根据专业课程目标和涵盖的工作任务要求,确定课程内容和要求,说明学生应获得的知识、技能。

序项目号 名称 无线传感网络1 知识讲座 4 工作任务 知识要求 技能要求 课时 了解无线传感网络及Zigbee技术 ? ? ? ? ? 能描述无线传感网络的概念 ? 能描述Zigbee技术的基本概了解无线传感网络及应用领域 念 了解Zigbee技术的基本概念? 了解无线传感网络和Zigbee及其用途 技术的应用领域 Zigbee开发的基础知识 ? 了解Zigbee开发的一些基础了解物联网应用项目开发流程 知识 ? 能基本掌握物联网应用项目开发流程 ? 能进行物联网项目的需求分析 ? 能进行物联网项目的概要设计 ? 能进行简单物联网项目的电路设计、焊接和调试 4 无线灯光2 控制系统 40 硬件电路设计 ? 掌握系统的需求分析 ? 掌握系统的概要设计 ? 掌握电路设计、焊接、调试的方法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