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好玩教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7 1:15:3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好玩教案

密 铺

教学内容:教材第76-78页 教学目标:

1、理解什么是密铺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学会设计简单的密铺图案。

3、经历密铺认识过程,充分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经历欣赏数学美、创造数学美的过程,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享受由美带来的愉悦。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掌握密铺的特点,知道那些图形可以进行理密铺,并能进行简单的密铺设计。

掌握密铺的特点,能进行简单的密铺设计。

多媒体课件,任意四边形10个,方格纸,七巧板,水彩笔等 教学过程:

活动一:创设情境,欣赏密铺

1、欣赏:课件出示生活中奇妙而美丽的图案。

2、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图案是由哪些图形铺成的呢?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3、同桌交流,再汇报(师相机板书:无空隙 不重叠) 种铺法,数学上称它为“密铺”。(板书:密铺) 活动二:观察比较,理解密铺 小组讨论交流后集体汇报。

4、小结:是的,像这样把一种或几种平面图形既无空隙,又不重叠地铺在平面上,这

1、课件出示:三幅图,可以看作是密铺吗?为什么?

2、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密铺图形呢? 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奇妙的图形密铺世界。 活动三:操作探究,体验密铺

1.质疑牵引、激起兴趣。

3、小结:的确,密铺把我们的世界装点得丰富多彩。密铺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美的享

老师还带来了一组图形大家熟悉的图形。(课件出示圆形、正三角形、长方形、梯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如果只用一种图形,你们猜猜看下面的哪些图形可以进行密铺呢?

2.鼓励猜测、大胆想象。

谁愿意发挥你的想象力,大胆的猜测一下?“ 学生大胆的发表各种猜测。

3.动手操作、实践验证。

我们用什么方法验证你的猜测呢? 出示活动要求:

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方法!我们就来动平铺一铺。

(1)小组合作,每人选择一种图形铺一铺。 (2)想一想,铺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3)将铺的结果在小组里交流。

4.汇报结果、展示交流(用投影展示)。 任意四边形可以密铺吗?

对于他的验证结果,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赞成他的观点吗?

5.师生共同小结、得出结论。课件出示在这组图形中,正三角形、长方形、梯形、正六边形可以进行密铺。圆形和正五边形不能进行密铺。 活动四:鼓励创造,设计密铺

1、刚才我们欣赏了密铺,探索了密铺,接下来就让我们动手创作美丽的图案吧? 2、生自由创作,师巡视,并对学生的创作进行必要的指导。 3、展示欣赏、交流感受。 活动五:总结升华

1、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密铺是一门学问,在美丽奇妙的密铺背后,还蕴藏着许多的数学奥秘,让我们一起去探索、去研究,共同创造我们多姿多彩的生活! 板书设计

: 密 铺

把一种或几种平面图形既无空隙,又不重叠地铺在平面上,这种铺法,数学上称它为“密铺”。

可以密铺的图形: 不可以密铺的图形:

课后反思:

奥运中的数学

教学内容:教材第79页—第80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了解奥运会知识,体验学习乐趣,总结学习方法,学生从而达到愿学、乐学、会学、善学的境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全情投入,体验奥运文化内涵,发现奥运会特有的数学价值,渗透爱国教育,教育学生从小积极强身健体。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运用知识解决奥运会比赛项目的数学问题,提高计算能力。 难点:灵活解决问题和位置的猜测。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第28、29、30届奥运会有关的数据,奥运会开幕式录像、110米跨栏决赛的实况录像、郭文珺气手枪最后一枪录像,多媒体课件等。

2、学生准备:课前收集奥运中的数学知识和有关运动员的比赛信息等。 教学过程:

一、由视频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谈话:孩子们,我们来看一段视频。 观看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提问:在奥运会中有我们学过的数学知识吗? 生自由发言。

师揭示课题:奥运中的数学。 二、穿越时空,观看活动

1、综合运用,提升基础

师:孩子们,今天夏老师想带你们一起坐上时光机穿越时空,一起回到过去,观看

2004年雅典奥运会比赛,你们愿意去吗?

生:愿意。 播放穿越视频。

师:在雅典奥运会上,田径项目有一件振奋人心的好消息。我国选手刘翔在男

子110

米栏的比赛中获得冠军。我们一起去回顾当时激动的场景。

播放视频。

出示前三名运动员的决赛成绩。

提问:你们能根据这三名运动员的成绩能提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自由提问回答。

师:当时男子110米栏的奥运会纪录是12.95秒,你们知道刘翔比奥运会纪录少多少秒吗?

生脱口而出:0.04秒。

追问:老师给你们出示两幅图,你们能根据上面的数据,判断哪幅能描述当时的冲刺情况?

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达成共识:原来相差的时间越少,相差的距离就越短;相差的时间越多,相差的距离就越长。

依照上面的引导,学生会推导出第二幅图才是正确的冲刺画面,然后我播放刘翔在奥运会决赛的冲刺画面进行验证,并且表扬判断的同学。

2、加深感情,巩固提高

师:奥运金牌的取得,极大地鼓舞了中国运动员的土气,让我们再次穿越,去看看2008年奥运会中很有优势的跳水比赛。

出示情景图。

(1)学生阅读所给信息。

(2)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秦凯落后何冲多少分? 生讨论,说明自己的看法。

(3)根据最后一跳的成绩,判断谁获得冠军。 3、巧用教材,拓展思维

师:孩子们,让我们再次穿越,去看2012年伦敦奥运会。我们现在所处的是射击比赛场地,你们所看到的是我国选手郭文珺参加射击比赛的决赛场景。当郭文珺打出第一枪时,中外记者纷纷从不同角度对她进行拍照。

出示课件,让学生辨认这四幅图片分别是哪个记者拍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