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第一章讲义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0 19:24:0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精锐一对一学科教师辅导讲义

讲义编号______________ 学员编号:年级:课时数: 学员姓名:辅导科目:化学学科教师: 课题 授课日期及时段 1. 教学目的 2. 1.掌握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判断 2.学会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3.掌握基本实验技能 教学内容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及化学基本实验操作 【知识点梳理】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2.物理变化与物理性质 【物理变化】 (1)定义: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2)特征:物质的形态发生了变化 (3)形式:破碎、扩散、蒸发、凝固、熔化、升华、吸附、干燥等 【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水溶性、挥发性、密度、硬度、熔点、沸点等。问:吸水性属于物理性质吗? 3.化学变化与化学性质 【化学变化】 (1)定义:变化时生成了其他物质,又叫化学反应 (2)特征:生成了其它物质 (3)常伴随的现象:发光、放热、变色、变味、变质、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生锈等。 【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与什么物质反应、可燃性、受热分解、氧化性、还原性、热稳定性、腐蚀性。问:脱水性属于化学性质吗? 4、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联系和区别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注: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但物理变化中一定不伴随化学变化。 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1、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实验探究步骤:观察物质的性质、变化、现象、结论、解释 (1)、点燃前: ①观察蜡烛的颜色 形态、形状:乳白色固态圆柱状颜色:乳白色状态:固态 ②用小刀切下一块石蜡,投入水中,观察:浮在水上。结论:难溶于水,硬度小,密度比水小 (2)、点燃蜡烛: ①用火柴点燃蜡烛,观察蜡烛火焰,火焰分三层,第二层最明亮,内层暗。结论:石蜡具有可燃性,其火焰分三层,第二层最亮,内层暗。 ②取一根火柴,迅速平放在火焰中,1s后取出,火柴杆接触外焰部分变黑。结论:外层温度最高,加热用的是外层(外焰)。 ③用一干燥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片刻,取下火焰上方的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石灰水,振荡烧杯内壁有水雾,石灰水变浑浊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 (3)、熄灭蜡烛 ⑴将蜡烛熄灭观察有白烟 蜡烛燃烧时先由固态转变成液态,再汽化,而后燃烧 用火焰接触白烟,蜡烛复燃 2、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实验探究步骤:观察物质的性质、变化、现象结论、解释、化学方程式 (1)、用排水法收集气体 ①在两个集气瓶中装满水,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倒放水中。将塑料管小心插入集气瓶内,吹气,集气瓶中的水排出,集气瓶内充满气体,呼出的气体大部分没有溶于水 ②在水中集满气体后,用玻璃片盖住瓶口,从水中取出正放于桌上,气体无色,呼出的是无色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2)、探究呼出气体的性质 ①向一个盛空气的集气瓶和一个盛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各滴入几滴石灰水,振荡,盛空气的集气瓶内石灰水没有变浑浊,盛呼出气体的集气瓶内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人呼出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CO2+Ca(OH)2===CaCO3↓+H2O ②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盛空气和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燃烧的木条在盛空气的集气瓶中持续燃烧一会再熄灭; 结论:燃烧的木条在盛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立即熄灭,人呼出气体中含有较少的氧气 ③取一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呼气,并与放在空气中的另一块玻璃片比较,对着呼气的玻璃片上有水珠。结论:人呼出气体中含有较多的水蒸气 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 1药品取用的基本原则 ⑴实验室取用药品要做到“三不”: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能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⑵取用药品注意节约:取用药品应严格按规定用量。若无说明,应取最少量,即:液体取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⑶用剩的药品要做到“三不”: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能拿出实验室,要放在指定的容器里。 2.固体药品的取用 ⑴取用固体药品的仪器:一般用药匙;块状固体可用镊子夹取。 ⑵取用小颗粒或粉末状药品,用药匙或纸槽按“一斜、二送、三直立”的方法送入玻璃容器;取用块状或密度大的金属,用镊子按“一横、二放、三慢竖”的方法送入玻璃容器。 3液体药品的取用 ⑴取用少量液体,可用胶头滴管。滴加到另一容器中的方法是将滴管悬空放在容器口正上方,滴管不要接触烧杯等容器壁,取液后的滴管不能倒放、乱放或平放。 ⑵从细口瓶倒出液体药品时,先把瓶塞倒放在桌面上,以免沾污瓶塞,污染药液;倾倒液体时,应使标签向着手心,以防瓶口残留的药液流下腐蚀标签;瓶口紧靠试管口或仪器口,以免药液流出。倒完药液后立即盖紧瓶塞,以免药液挥发或吸收杂质。 ⑶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常用量筒量取。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倒入液体到接近要求的刻度,再用滴管逐滴滴入量筒至刻度线。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注意:俯视则读数偏大,仰视则读数遍小。 4.物质的加热 (1)酒精灯的使用 ①酒精灯的火焰分外焰、内焰、焰心三部分,其中外焰温度最高,因此,加热时应用外焰部分加热; 使用原则:两查两禁一不可。两查:查灯芯,查酒精剩余量。如果灯芯顶端不平或已烧焦,需要剪去少使其平整,灯里酒精的体积应大于酒精灯容积的1/4,少于2/3。两禁止: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绝对禁止用一只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一不可:使用完毕,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灭。 ②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坩埚等;可以加热但必须垫上石棉网的仪器有:烧杯、烧瓶等;不能加热的仪器有:量筒、集气瓶、漏斗、水槽等。 (2)给物质加热:加热玻璃仪器前应把仪器外壁擦干,以免使仪器炸裂;给试管里药品加热时,应先使试管均匀受热——预热,然后对准药品部位加热。给液体加热,试管与桌面约成45度角,且试管内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口不准对着有人的地方。 注意:给试管里固体加热时,试管口一般应略向下倾斜,以免湿存水或生成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5.仪器的洗涤 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6.近代化学理论的建立 ⒈原子、分子理论:由道尔顿(英国人)、阿伏加德罗(意大利)建立了原子—分子理论。⒉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由门捷列夫(俄国人)发现。 7.一些常见危险化学药品标志 【专项例题巩固】 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活用实例】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牛奶变酸B.灯泡通电C.酒精挥发D.蜡烛燃烧 【活用实例】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 A.木炭燃烧B.食物腐烂C.矿石粉碎D.火药爆炸翰林汇 【活用实例】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 【活用实例】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是 () A.状态和颜色发生变化B.放热和发光C.有气体逸出D.有其它物质生成 【活用实例】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融化成水B.铁生锈C.豆磨成豆浆D.汽油挥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