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数学二轮复习讲义专题一集合与逻辑(定稿)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8 14:16:3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专题一 集合,常用逻辑用语,不等式,函数与导数(讲案)

【备考策略】 预计时间:3.12---3.21

根据近几年新课标高考命题特点和规律,复习本专题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深刻理解集合、集合间的关系、四种命题及其关系,全称量词、特称量词(存在量词)、充要条件、函数等重要概念。

2.熟练掌握解决以下问题的思想方法:

(1)集合的包含与运算关系问题;(2)命题真假的判定与否定问题;(3)充要条件的确认问题;(4)函数图象和性质(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最值性、对称性)的确定和应用问题;(5)函数的实际应用问题;(6)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求解与基本不等式的应用问题;(7)含参数的线性规划问题;(8)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切线、单调性、极值(最值)、零点问题。

3.特别关注以下便是的热点和生长点

(1)定义新概念、新运算的函数、集合问题;(2)综合度较高的函数图象和性质的选择、填空题;(3)与现实生活热点紧密相关的函数应用题;(4)含有参变量的高次多项式、分式、指数或对数式切线、单调性、极值(最值)、零点问题。

第一讲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最新考纲透析】 预计时间:3.12

1.集合

(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①了解集合的含义、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②能用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 (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①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 ②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 (3)集合的基本运算

①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 ②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 ③能使用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 2.常用逻辑用语 (1)命题及其关系

1

①理解命题的概念。

②了解“若p,则q”形式的命题及其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会分析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

③理解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意义。 (2)简单的逻辑联结词

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含义。 (3)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①理解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的意义。 ②能正确地对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进行否定。 【核心要点突破】

要点考向一:集合间的包含与运算关系问题

考情聚焦:1.该考向涉及到集合的核心内容,所以在近几年各省市高考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常与函数、方程、不等式、解析几何等知识交汇命题。

2.多以选择、填空题的形式考查,属容易的送分题。

考向链接:解答集合间的包含与运算关系问题的思路:先正确理解各个集合的含义,认清集合元素的属性;再依据元素的不同属性采用不同的方法对集合进行化简求解,一般的规律为:

(1)若给定的集合是不等式的解集,用数轴来解; (2)若给定的集合是点集,用数形结合法求解; (3)若给定的集合是抽象集合, 用Venn图求解。

例解1:(1)若集合A?x1?x?3,B?xx?2,则A?B等于 ( )

A.x2?x?3 B.xx?1 C.x2?x?3 D.xx?2 (2)(2010·广东高考文科·T1)若集合A={0,1,2,3},B={1,2,4},则集合AA.{0,1,2,3,4} B.{1,2,3,4} C.{1,2} D.{0} 要点考向二:以集合语言为背景的新信息题

考情聚焦:1.该考向由于形式新颖,具有很好的考查学生探究、创新能力的功能,因此特别受命题专家的青睐,而成为近几年很多省市高考中的一大亮点。

2.常与集合相关知识相类比命题,多以选择、填空题的形式出现。

考向链接:以集合语言为背景的新信息题,常见的有定义新概念型、定义新运算型及开

????????????B=

2

放型,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新概念或运算,通过对题目的分析,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类比集合的有关定义运算来解决。

例解2: (2010·广东高考文科·T10)在集合{a,b,c,d}上定义两种运算?和?如下:

那么d? (a?c)? A.a B.b C.c D.d 要点考向三:命题真假的判断与否定问题

考情聚焦:1.该类问题具有一题考查多个重要考点的强大功能,从而成为高考的热点。 2.此类问题往往综合性较强,多以选择、填空题的形式出现。 考向链接:1.命题真假的判定方法:

(1)一般命题p的真假由涉及到的相关交汇知识辨别真假。

(2)四种命题的真假的判断根据:一个命题和它的逆否命题同真假,而与它的其他两个命题的真假无此规律。

(3)形如p?q、p?q、?p命题真假根据真值根据教材中给定方法判断。 2.命题的否定形式有:

至少有一原语句 是 都是 > 个 一个也没否定形式 不是 不都是 ≤ 有 要严格区分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之间的差别。

例解3:给出命题:已知a、b为实数,若a?b?1,则ab?逆否命题三个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

个 个 至少有两至多有一?x?A使p(x)真 ?x?A使p(x)假 1.在它的逆命题、否命题、4A.3 B.2 C.1 D.0

要点考向四: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确认与探求问题

考情聚焦:1.该考向涉及的是高中数学的一个重要考点,同时该类题目的背景知识丰富,可以是高中数学的任何一个分支,因此一直是各省市高考命题的一个热点。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