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2 15:16:3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1、人物简介
勋伯格(A. Schoenberg,1874-1951),奥地利作曲家、音乐理论家,20世纪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他是自学成才的典范,曾在柏林和维也纳任教授,后因犹太人身份在纳粹上台之后被解除了教授职务,1933年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任教,1940年入美国籍。他与自己的两个学生贝尔格和韦伯恩同为十二音音乐的代表作曲家,三人被称为“新维也纳乐派”。勋伯格的音乐创作经历了多种风格的变迁,这些多元化的特征分别体现在其创作的三个阶段中。 2、创作分期及代表作品
第一阶段(1897-1908,作品1-10):晚期浪漫主义音乐时期。代表作有弦乐六重奏《净化之夜》,交响诗《佩里亚斯与梅丽桑德》,《d小调第一弦乐四重奏》、《第二弦乐四重奏》等。
第二阶段(1908-1922,作品11-22):无调性音乐时期。此时他与调性、传统音乐决裂,用新的无调性手法创作了一系列作品,代表作有《3首钢琴曲》、《2首歌曲》、《5首管弦乐曲》,《5首钢琴曲》、《小夜曲》、为一个角色所写的歌剧《期待》、戏剧配乐《幸运之手》、独唱套曲《月迷彼埃罗》等。
第三阶段(1923-1951,作品23-50):十二音音乐时期。代表作有《钢琴组曲》、《钢琴协奏曲》、《管乐五重奏》、《第三弦乐四重奏》、《弦乐三重奏》、《乐队变奏曲》、《小提琴协奏曲》、《一个华沙幸存者》、《第二室内交响曲》、歌剧《从今天到明天》等。 3、艺术成就
(1)勋伯格的音乐创作从晚期浪漫主义出发,逐渐放弃调性到无调性过渡性的探索,最后找到新的音乐组织手法——十二音体系,其标志性的作品是《5首钢琴曲》和《钢琴组曲》。从无调性音乐时期开始到十二音音乐时期是勋伯格的表现主义风格时期,重要作品有《月迷彼埃罗》、《一个华沙幸存者》和《乐队变奏曲》。
(2)十二音作曲技法是勋伯格对音乐创作的重要贡献,他选用半音阶的十二个音自由组成一个序列,在十二个音都出现之前,不重复其中任何一音,以原形、逆行、倒影和倒影逆行四种形式进行创作;旋律具有跳跃性特点,多用增、减音程,七度、九度音程和各种复音程。他的作曲技法对20世纪音乐有着强烈而深远的影响。
(3)对音乐理论有重要贡献,著有《和声学》(1911)、《初学作曲者的范例》(1942)、《作曲基本原理》(1948)和《风格与思想史》(1950)等著作。 七、简述贝尔格及其艺术成就? 1、人物简介
贝尔格(A.Berg, 1885-1935),奥地利作曲家、十二音音乐的代表作曲家。一战时从军,战后创作了著名歌剧《沃采克》;1933年希特勒上台之后,他的作品遭到禁演,从而失去了经济来源。他的一生作品不多,但成就突出,和老师勋伯格一样,其创作经历了由晚期浪漫主义向无调性音乐,继而向十二音音乐风格的转变。 2、代表作品
歌剧:《沃采克》、《露露》(未完成)。 管弦乐:《抒情组曲》、《小提琴协奏曲》。 室内乐:《弦乐四重奏》、弦乐四重奏《抒情组曲》。 3、艺术成就
(1)对十二音音乐做出了重要贡献,与勋伯格、韦伯恩同为十二音音乐的代表作曲家,三人被称为“新维也纳乐派”。 (2)歌剧《沃切克》、《露露》以及以安魂曲形式悼念曼侬之死的《小提琴协奏曲》是十二音音乐的经典作品,也是表现主义音乐的代表之作。其中《沃采克》结合运用古典结构和无调性手法,获得与调性音乐同样的撼人效果,创造了当时大型严肃歌剧上演次数的最高纪录,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歌剧作品之一。
(3)他的十二音音乐常常显示出与传统音乐的一些因素相结合的特点,和传统音乐一样易于理解,激起听众的情感共鸣。他是十二音音乐作曲家中最受公众赞誉的一位,其作品《抒情组曲》亦是十二音音乐的典范之作。 附作品简介:《小提琴协奏曲》
贝尔格的《小提琴协奏曲》是20世纪有影响力的小提琴协奏曲之一,为纪念马勒遗孀阿尔玛·玛丽亚·马勒再嫁后所生的女儿曼侬而作。十八岁的曼侬在1935年4月复活节那天不幸去世,给贝尔格以沉重的打击,但同时也给他带来了创作的灵感,他立即放下手中的歌剧《露露》,全身心地投入到这首小提琴协奏曲的创作中。四个月后,贝尔格按照安魂曲的构思完成了这部作品,然而不久,贝尔格也于同年的圣诞节前夕与世长辞,《小提琴协奏曲》竟成为他本人的安魂曲。
该曲是20世纪小提琴协奏曲中第一首运用十二音技法创作的作品,其中也结合了调性。全曲分四个乐章,这四个乐章又被组合成两大部分:一、二乐章为一部分,连贯演奏,表现“生”;三、四乐章为另一部分,同样连贯演奏,表现“死”。在第一部分中,作者用柔和、单纯的旋律,圆舞曲的节奏形态描绘出一位亭亭玉立、楚楚动人、青春活泼的少女形象;第二部分中,
极不和谐、撕裂般尖锐的和声又不禁让人联想到饱受病魔摧残的曼侬的痛苦与无奈,使人伤感与心碎。尽管这部作品运用无调性旋律和频繁的不协和和弦,听起来让人感到陌生,但其深刻动人的音乐内容却始终给人的心灵以强烈的震撼力。 八、简述韦伯恩及其艺术成就? 1、人物简介
韦伯恩(A. Webern,1883-1945),奥地利作曲家,哲学博士,也是勋伯格的高足之一。他的作品以简洁浓缩为特征,最长的为十五分钟,最短的仅十五秒;作品编号共31项,有17首声乐作品和14首器乐作品,全部作品同场演出仅三小时左右。他的创作经历了从晚期浪漫主义风格到无调性、十二音技法的转变,并为整体序列音乐指明了方向。 2、代表作品
(1)器乐作品:《帕萨卡利亚》,《弦乐四重奏“6首小品”》、《5首管弦乐小曲》、《小提琴与钢琴的3首小曲》、《交响曲》、《9件乐器的协奏曲》、《管弦乐变奏曲》等。
(2)声乐作品:无伴奏合唱《轻舟飞逝》,《第一康塔塔》、《第二康塔塔》等。 3、艺术成就
(1)对十二音音乐做出了重要贡献,与勋伯格、贝尔格同为十二音音乐的代表作曲家,三人被称为“新维也纳乐派”。韦伯恩在十二音音乐中除了对音高加以组织外,还对时值、力度、节奏、织体、音色等要素作了相应安排,如《交响曲》等,这类作品为“整体序列”创作指明了方向。
(2)作品以一种高度浓缩、格言式的音乐语言著称,长度一般只有几分钟,有的只有几小节,如《5首管弦乐小曲》中的第四首只有6小节,演奏时间约19秒。这些作品体现了韦伯恩独特的风格,促进了新音乐的发展,在音乐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3)与贝尔格试图将20世纪的音乐创作拉回过去的做法不同,韦伯恩的创作更具先锋性,他将老师勋伯格的创作原则运用到极致,因此音乐语言也显得更抽象、主观。他的音乐语言特点为:旋律、和声零散,突出乐器音色的频繁变化,曲式结构短小。这种音乐语言在预示序列音乐的同时,还影响了点描音乐的形成,确立了音色音乐的重要地位。 九、十二音音乐的来源、含义及代表人物? 1、来源
十二音音乐(twelve-note system,德:zwolftonmusik)是20世纪20年代产生的一种作曲方法,也称十二音体系,它是传统调式与和声体系不断扩展的结果。奥地利作曲家豪尔(Josef Matthias Hauer,1883-1959)等人最早使用十二音技术,而真正将十二音技术发展成体系的是勋伯格,以他的《五首钢琴小品》(Op.23)、《小夜曲》(Op.24)和钢琴《组曲》(Op.25)作为诞生标志。 2、含义
十二音音乐作曲法:作曲家预先设置十二个半音的基本音列(basic serial,缩写为BS或B),并以原型prime(P)及其三种变形:逆行retrograde(R),倒影inversion (I) ,逆行倒影retrograde-inversion(RI)作为基本材料进行创作,这些音列通过音高移位(每个音列都有48个关系密切的音高序列),节奏变化等方式进行展开。它的基本原则是:十二个半音地位平等,取消传统大小调体系的音级功能差别。具体写作中应遵循下列规则:①每一个音必须在其余11个音都出现之后方可重复,防止调性的出现,但允许震音、波音、辅助音的短暂重复;②避免三和弦进行,以免引起调性感;③四度、五度音程,三全音音程尽可能只用一次;④在序列中不过多使用相同的音程。 3、代表人物
勋伯格、贝尔格、韦伯恩 第三节 新古典主义音乐 十、何谓新古典主义音乐?
新古典主义音乐(Neo-classicism),又称“新巴罗克时期音乐”,是20世纪20年代流行于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现代音乐派别之一。
1、起因与标志性作品
(1)从历史文化背景来看,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战争的浩劫使整个欧洲的经济严重破坏,从根本上打破了人们的梦想,他们开始进行理智的构想,希望复古,回到从前宁静平和的社会形态。这是新古典主义音乐产生的起因之一。
(2)从音乐发展规律来看,晚期浪漫主义音乐发展到20世纪20年代已经有一百年历史,那种狂热奔放,激越幻想般的风格走到了极点,因此新古典主义音乐的产生有其必然性,它是针对晚期浪漫主义音乐中感情上的表现而出现的。
(3)直接起因:新古典主义音乐兴起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的1920年,源于意大利作曲家布索尼发表的一封公开信《新的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音乐由此取意。
(4)标志性作品:新古典主义音乐的标志性作品是斯特拉文斯基1920年创作的舞剧《浦契涅拉》,该作品成为新古典主义运动的开端,也使法国成为新古典主义运动的中心。 2、特征
(1)从美学上看,新古典主义追求的是均衡、稳定、理性的音乐,反对后浪漫主义音乐中膨胀的主观意识和浓烈的个人情感表达;反对他律论,支持自律论,提出“返回巴赫”的主张,采用“音乐就是音乐”的绝对音乐形式,关注音乐中的技术和形式,而不是内容,以艺术形式代替情感表达。
(2)从具体的表现形式上看,追求旋律、节奏的均衡对称,要求恢复库普兰、亨德尔、浦塞尔等巴罗克时期及早期古典主义,甚至蒙特威尔第、帕勒斯特里那时代的创作风格和具体手法;提倡清新规范的曲式结构,反对自由散漫的结构;提倡纯音乐,复兴浪漫主义时期之前的体裁形式(托卡塔、大协奏曲、赋格、恰空等),反对标题音乐;提倡小型化、室内化的乐队编制,反对庞大的乐队编制。但是,由于这个音乐流派常把巴赫等作曲家的音乐形式与20世纪新的音乐语言结合在一起,倾向于采用扩张调性、甚至无调性技法,和声复杂,常夹带20世纪特有的尖锐、新颖、不协和的音响,配器音色多变,因此并没有真正回到古典主义时期的功能调性系统中,没有真正地反映巴罗克时期的音乐本色。
所以,人们把这个复古的音乐流派称为“新古典主义音乐”,以区别于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 3、代表人物及作品
(1)[俄]斯特拉文斯基的舞剧《浦契涅拉》、合唱与乐队作品《诗篇交响曲》。 (2)[德]欣德米特的交响曲《画家马蒂斯》。 (3)[法]奥涅格的诗唱剧《火刑堆上的贞德》。 (4)[法]米约的音乐哑剧《屋顶上的公牛》。 十一、斯特拉文斯基的音乐创作与艺术成就? 1、人物简介
斯特拉文斯基(Igor Stravinsky, 1882-1971),美籍俄罗斯作曲家。在西方现代音乐史上有这样一个评价:如果仅仅提一部20世纪的经典管弦乐作品,那么《春之祭》必是首选之作。虽然这仅是一家之言,但无不说明斯特拉文斯基的重要地位;值得一提的是,他在舞剧音乐方面的贡献尤为突出。他和画家毕加索一样,是一个不断实验,勇于探索的音乐家,其创作经历了俄罗斯风格、新古典主义风格和序列主义音乐的转变过程。 2、创作分期及代表作品
(1)第一阶段(至1920年前):俄罗斯风格时期。这时的作品反映了他对俄罗斯古老习俗和宗教礼仪的兴趣以及里姆斯基-科萨科夫音乐的影响,以三部舞剧《火鸟》、《彼得鲁什卡》和《春之祭》为代表。
(2)第二个阶段(1920-1951):新古典主义风格时期。这时的他身处瑞士和法国,反对浪漫主义宣泄情感的音乐,开始复古,作品形成了新古典主义风格。从1920年的《浦契涅拉》开始,到《众神领袖阿波罗》(1927-1928)、《小提琴协奏曲》(1931),最后以1951年的歌剧《浪子历程》结束这段时期的创作。
(3)第三个阶段(1951-1971):序列主义音乐时期。1952年受韦伯恩的影响,开始写十二音音乐,1956年又进入整体序列音乐的探寻。合唱《哀歌》(1958),《安魂赞美诗》(1966)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品。 3、艺术成就
(1)作为20世纪的音乐领袖,斯特拉文斯基在创作中不断开拓新的领域,在影响同时代作曲家的同时也使他们不可抗拒地追随其后。新古典主义风格和序列音乐写作是他引领的两个重要的音乐潮流;作为新古典主义音乐的倡导者,他主张对古典时期的美学原则进行反思和重新运用,并作有该音乐风格的标志性作品《浦契涅拉》。
(2)斯特拉文斯基为俄罗斯音乐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与佳吉列夫合作,创作了许多优秀的舞剧作品,表现了俄罗斯古老的民俗特色和宗教精神,以《火鸟》、《春之祭》为代表。
(3) 他的作品具有独特的音乐语言:节奏作为创作中最有价值的部分,突破了强弱规则交替的限制,呈现多样化、复杂化的状态;旋律常建立在一个音域狭窄的短小片断上,呈锯齿形,没有起伏,服从于音乐的整体需要;和声模糊,不采用三度叠置的结构;配器时,常寻找乐器的特殊音区和演奏法,偏爱管乐,不喜欢弦乐,因为弦乐的情感表达容易引起人们对浪漫主义音乐的联想,与他的创作原则不符。 附作品简介:
1、《火鸟》:斯特拉文斯基于1910年为佳吉列夫领导的俄罗斯芭蕾舞团创作的舞剧音乐。作品取材于俄罗斯民间神话,王子伊凡依靠神奇的火鸟的帮助,击败了魔王,救出公主并与她结成伴侣。音乐具有东方色彩。
2、《春之祭》:斯特拉文斯基1913年创作的舞剧音乐,是20世纪影响最大的作品。它描写了俄国古代未开化民族在春天祭献大地的仪式。作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对大地的崇拜,在山冈上进行庄严肃穆的春祭活动;第二部分是祭献,一名少女在圣神的祭礼中奉献了自己的生命。
3、《浦契涅拉》:斯特拉文斯基1920年创作的一部独幕舞剧,带有歌唱;首演成功后,他又把这部作品改成了管弦乐组曲。采用古典体裁结构:①序曲 ②小夜曲 ③小谐谑曲,快板,小行板 ④塔兰台拉 ⑤托卡塔 ⑥两个变奏的加沃特 ⑦活泼的快板 ⑧小步舞曲,终曲。
剧中的浦契涅拉是早期意大利喜剧中的一个人物,他热心、机智、聪明,得到了城市姑娘们的欢心,却也因此遭到其他男青年的妒忌,在被他们设计陷害的过程中,他假装死去。男青年们以为达到了目的,于是换上浦契涅拉的衣服向各自心爱的姑娘求婚,浦契涅拉不但没有报复他们,还借助魔法师的长袍,让他们双双成亲,最后自己也娶了一位心爱的姑娘。 十二、欣德米特的音乐创作与艺术成就? 1、人物简介
欣德米特( Paul Hindemith, 1895-1963),美籍德国作曲家、指挥家、中提琴家、音乐理论家和教师。他是一位多才多艺的音乐家,精通多种乐器;也是一位多产的作曲家,尝试各种手法进行创作,其中最出众的是他的新古典主义音乐作品,他本人也是德国新古典主义音乐的代表作曲家之一。 2、创作分期及代表作品
(1)第一阶段(1918-1923),晚期浪漫主义和表现主义音乐时期。同时也受到当时其他创作手法的影响,探索各种风格的创作,主要作品有第一至第四首《弦乐四重奏》、第一首《室内乐队曲》等。
(2)第二阶段(约1923-1933),新古典主义时期。受“返回到巴赫”运动的影响,并应和“法国六人团”的新古典主义音乐风格。主要作品有《E大调小提琴奏鸣曲》、《乐队协奏曲》、第一至第七首《室内乐队曲》、歌剧《当天新闻》等。 (3)第三阶段(1934-1963),以新古典主义时期风格为主。从严格意义上说,这个时期的作品有多重性,很难严格分类,但有一种明确的倾向表现在他音乐观念的转变期,他认为音乐应该消除作曲家与听众之间的隔阂,要织体清晰,调性明确稳定,具有抒情性,这种风格反映出回归古典主义音乐的主要倾向,以著名交响曲《画家马蒂斯》(由歌剧改编)和钢琴曲《调性游戏》为代表。 3、 艺术成就
(1)作为作曲家:他是新古典主义音乐的代表作曲家之一,以交响曲《画家马蒂斯》为代表作品。他反对为艺术而艺术,将巴赫以及更古老的音乐特点融入现代手法进行创作;他的音乐风格的主要特色是:巴罗克式的曲式、节奏和旋律,十分重视对位,不谐和、干涩的对位因素占重要地位。因此,也常常被称为“作曲家中的作曲家”。
(2)作为理论家:他著有《作曲指南》和《论西方的三种和声体系》等著作,是20世纪作曲理论最重要的著述之一。在这些著作中,他结合德国传统的理论体系,创造了个性化的和声体系;反对无调性,认为无调性理论是现代的谬误,违反了“类似地球引力那样的力量”,没有中心点;他认为和弦可以由三度、四度、五度或其它音程构成,也可以是混合式的,但序进上必须有一个法规,使它成为一个调性的综合体,必须赋予调性的形式,只有这样才能使音乐发展有逻辑性,赋予它美感。 (3)作为演奏家:他多才多艺,一生从未间断过演奏实践;他不仅是造诣很高的小提琴、中提琴演奏家,也是钢琴、单簧管、小号、长笛、大提琴、低音提琴等乐器的演奏能手。他组建的“阿玛尔-欣德米特弦乐四重奏”是当时欧洲最优秀的组合。 附作品简介:《画家马蒂斯》
欣德米特于1934年从他创作的同名歌剧音乐中选编的交响曲。原歌剧有七场,根据宗教改革时期德国画家马蒂斯(1460-1528)故事中的真实情节加以部分虚构创作而成。其中天主教徒焚烧路德教派书籍以及女主角一面洗澡一面歌颂热水和澡盆等情节,遭到当时纳粹政府的非难,而使歌剧禁演。现在其同名的交响曲更著名,它是新古典主义音乐的代表作品。虽然作曲家拿马蒂斯的三幅名画的标题为三个乐章命名,但他认为此作品并不是标题音乐,只是试图唤起听众与看画时相同的心理反应。 第一乐章《天使的音乐会》。画面内容:在圣母玛丽亚与幼小的耶稣之前,有一位微笑的天使正在演奏古大提琴,他的对面还有两个小天使在演奏着小提琴。音乐选自歌剧第六场的序曲,建立在中世纪的基调上,用对位法呈现主题,给人以宗教改革时音乐风格的印象。
第二乐章《葬礼》。音乐缓慢,选自歌剧最后一首间奏曲。表现了人们在被处极刑的救世主耶稣周围,注视着遗体被安放进墓穴的情景。
第三乐章《圣·安东尼的考验》。音乐表现了画面上各式各样的妖魔,它们向这位圣徒进攻,场面惊心动魄,最后上帝派使者解救受难的安东尼,以赞美歌《赞天上的救星》表达安东尼被解救后的心情,并在辉煌中结束。 十三、简述法国“六人团”(Les Six)及“三人团”的艺术成就? 1、“六人团”的由来
在1917年以后的法国,有六位青年音乐家经常以“新青年”的名义在一起举行音乐会,他们希望法国的音乐走一条明快、活泼、简朴的新路。1920年法国音乐评论家亨利·科莱写了一篇题为《俄国的“五人团”与法国的“六人团”》的文章,其中 “六人团”的提法引起了人们的共识,并由此流传开来,这六人是奥里克、迪雷、奥涅格、米约、普朗克和泰莱菲雷。这就是“六人团”的由来,不过他们作为一个团体的时间不长,由于志向和美学趣味上的差异,不到三年就分道扬镳了。 2、“三人团”的由来
“三人团”是在“六人团”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几年后,“六人团”的六人发展各不相同:迪雷不久就放弃了音乐,回到农村;泰莱菲蕾也没有什么有价值的作品再出现了;奥里克的兴趣转向了电影创作。最后,留下米约、奥涅格和普朗克三人,他们成为20世纪法国音乐界的代表人物,史学中又把他们称为法国“三人团”。 3、“六人团”人物简述
(1)奥涅格(Arthur Honegger, 1892-1955),瑞士作曲家,1920年成为“六人团”成员。他的音乐生活一直没有割断与德国音乐的联系,曾提出以巴赫为伟大榜样;他经常采用巴赫式的复调音乐进行创作,带有德国音乐特点,同时从格里高利圣咏、爵士乐、十二音体系等多种音乐风格中吸取养料,音乐始终有调性,雄浑、热情,充满动力感;正因如此,他被视为新古典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品:管弦乐曲《太平洋231》,清唱剧《火刑堆上的贞德》、《大卫王》,《第三交响曲》(第一乐章很有新意)、《第五交响曲》等。
(2)米约(Darius Milhaud, 1892-1974),法国作曲家、钢琴家,1920年成为“六人团”成员。他的音乐风格具有多样性,总体上倾向于抒情风格;旋律常采用类似流行音乐的简单纯朴的音调;节奏一般很规整,常常带有强烈的切分音,与南美民间音乐有关;和声具有多重叠性;多调性是他的音乐最显著特点之一。代表作品:管弦乐《屋顶上的公牛》、《巴西的乡愁》,舞剧《世界的创造》等。
(3)普朗克(F. Poulenc, 1899-1963),法国作曲家、钢琴家,1920年成为“六人团”成员。创作了大量的作品,音乐风格兼收并蓄,但仍有强烈的个人风格特征,主要以调性音乐为主,旋律性强,穿插了20世纪和声的不协和因素,音乐中含有优美、诙谐和惆怅的情感表达。代表作品:舞剧《母鹿》,《小提琴奏鸣曲》等。
(4)迪雷(L. Durey,1888-1979),法国作曲家,1920年成为“六人团”成员。早期音乐含有新古典主义音乐因素,1945年后按照共产主义艺术观念进行创作。代表作品:木管曲《困扰》(1920),清唱剧《长征》(采用毛泽东诗词)等。 (5)泰莱菲雷(G. Taillferre, 1892-1983),法国作曲家,1920年成为“六人团”成员。作品具有明显的新古典主义风格。代表作品:两架钢琴的《户外游戏》,《第一钢琴协奏曲》,《竖琴小协奏曲》,《小提琴奏鸣曲》等。
(6)乔治·奥里克(G. Auric,1899-1983),法国作曲家,1920年成为“六人团”成员。热衷于电影音乐,作有电影音乐《给我们自由》、《凯撒与克莱奥帕特拉》,另有舞剧《水兵》、《加马舍的婚礼》等作品。 附作品简介:
1、《屋顶上的公牛》(Le Boeuf sur le toit):又名《无事的酒吧间》,是法国“六人团”作曲家米约于1929年创作的管弦乐曲。该乐曲使用了探戈、马克西克斯、桑巴以及南美的流行曲调,其标题来自一首巴西歌曲,主题具有戏谑的性格。它后来被改编为哑剧音乐,描写的内容与美国有着密切联系,体现了一种玩世不恭的情调。
场景:在禁酒期间,一个酒吧间里挤满了各式各样的人物,有黑人拳击师、黑人侏儒、摩登女郎、赛马场的赌棍等,每人都戴着一个很大的假面具,他们正在玩游戏,一切杂乱不堪。远处突然传来警笛声,警察为禁酒而来,大家惊慌起来,酒店侍者急忙挂出“本店只售牛奶”的牌子,于是变成顾客们一边啜吸牛奶,一边跳舞的场景,警察进来后品尝了牛奶,也和他们一起跳起舞来。侍者打开房顶的大吊扇时,上面的叶片掉下来切掉了警察的头,大家若无其事,黑人侏儒照样唱着浪漫曲,侍者把警察的头交给摩登女郎,她抱着头快活地跳舞,最后人们一一离去。当酒吧侍者把警察的头按回警察的身上时,他竟然复活了,但是当接过侍者递给他的足足两尺长的账单时,他却目瞪口呆。
2、《太平洋231》(Pacific 231):是奥涅格于1924年创作的管弦乐作品。“太平洋231”是当时一种先进的大型蒸汽机车头的名字,奥涅格对此产生了兴趣并进行创作。
作品表现了对“太平洋231”从静态到启动时噪音的简单模仿,以及运行中逐渐加速奔驰,再到停车的一系列机械运动过程。音乐中快速变换节拍、节奏,充分发挥和声的不协和因素以及浑厚的配器手法,使音乐富有感染力和时代感。该作品是新古典主义音乐的重要作品,也是20世纪音乐的代表作品之一。 十四、简述萨蒂的艺术成就? 1、人物简介
萨蒂(E.Satie,1866-1925),法国作曲家,对法国“六人团”产生了重要影响。 2、代表作品
钢琴曲《玄秘曲3首》、《3首萨拉班德》,交响戏剧《苏格拉底》,舞剧《游行》、《弦技表演》和《松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