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音乐史最全面复习资料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2 14:49:5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1、含义:16世纪中叶,宗教音乐日益世俗化,天主教认为过于华丽繁复的音响破坏了人们虔诚的信仰,因此,规定举行弥撒时必须忠实地配以清晰的音乐,禁用一切世俗曲调。当时以罗马圣彼得教堂为中心,聚集了一批从事声乐复调创作的作曲家,他们形成了一个乐派,创作出一种受佛兰德斯乐派影响同时又具有安详性格的声乐复调音乐。这个乐派被称为“罗马乐派”,其代表人物是帕勒斯特里那。

2、代表人物:帕勒斯特里那(G.P.de Palestrina,约1525-1594)是一位宗教音乐天才,他把法国佛兰德斯乐派的复调音乐发展到顶峰,并以他的去世结束了这个辉煌的时代。他的作品包括:宗教音乐方面的105首弥撒曲、250余首经文歌、35首圣母赞主曲以及其他的宗教性歌曲;世俗音乐方面的83首牧歌。帕勒斯特里那一生最钟爱弥撒曲,他的弥撒曲既有四声部形式,也有六、八、九声部形式;经文歌也是他喜爱的一种音乐体裁,作有四、六、八、九和十二声部的经文歌,其中以五声部的居多;其贡献主要在合唱领域。他的音乐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各声部清晰,歌词不被复杂的声部掩盖,一般采用一字对一音的音节式处理。

(2)较少使用半音,不协和音的运用大都有准备,和弦运用以三和弦及其第一转位为主,低音多为四、五度跳进,终止式时五度跳进尤为明显,音乐具有清澈宁静的特质。

(3)从整体而言,他的音乐虽较保守,但是它的冷静、清新与朴素,避免不谐和音的戏剧性碰撞和追求理性崇高境界的特点却成为罗马乐派的典范风格,他所创作的弥撒曲《马尔切里斯教皇弥撒曲》有力地证明了复调音乐能清楚唱出人们对上帝虔诚的爱,也因此奠定了他的大师地位。

六、何谓威尼斯乐派(Venetian School)?代表人物有哪些?

1、含义:威尼斯乐派在15世纪后半叶,由佛兰德斯乐派音乐家维拉尔特(A.Willaerte,约1485~1562)创立,16世纪下半叶,代表作曲家加布里埃利(G.Gabrieli,约1557~1612)对其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个乐派以圣马可大教堂为中心,创作双重合唱的复调音乐。圣马可大教堂空间庞大,有对应的两架管风琴,两侧各有一支合唱队,常以八至十二或更多声部的形式随两架管风琴齐鸣,形成了气势宏伟、呼应交替的双重合唱的复调圣歌。它有别于其它形式的复调音乐,其辉煌的效果成为文艺复兴时期复调发展的又一范例,这种风格最终传入德国,成为巴罗克时期大协奏曲的先声。 2、代表人物及其贡献:

(1)维拉尔特的贡献:首创复合唱形式,创立了威尼斯乐派。

(2)G.加布里埃利的贡献:大量运用器乐组合作为合唱伴奏,并对各种乐器组合进行实验,加强器乐与合唱队之间的音色对比,开巴罗克协奏风格之先声;他推动了器乐曲体裁的独立发展,被称为“近代配器法之父”。

(3)A.加布里埃利(A. Gabrieli, 约1515~1586)的贡献:按声区对合唱队进行分组,求得音色变化;推动管风琴技巧的发展,形成托卡塔、坎佐纳、前奏曲等纯器乐体裁。 七、简述弥撒曲的发展?

1、最早的弥撒曲是天主教的圣餐仪式曲,8世纪时罗马天主教把弥撒曲定为礼拜、祭祀时使用的一种基本音乐形式。11-13世纪,教会音乐家开始在专用的弥撒圣咏(定旋律)上写复调弥撒曲,代表人物是马肖。

2、文艺复兴时期开始,大约1450年左右,复调的常规弥撒曲成为欧洲最大、最重要的音乐形式,从杜费到若斯坎,我们看到了弥撒曲的一些变化,出现了最常用的两种作曲技法,一是“定旋律”(Cantus firmus)方式,二是“模仿”(Parody)方式。

(1)定旋律弥撒曲:它的定旋律几乎都来自素歌,这是15世纪后期至16世纪弥撒曲作品的典型手法,其中最有名的一条弥撒定旋律是杜费的“武士歌”(LHomme Arme)一曲,当时几乎所有的音乐家都曾用此曲作为弥撒曲的定旋律。

(2)模仿的弥撒曲:这种方式是在若斯坎手中兴起的,16世纪中叶左右,音乐家们不再只用定旋律来处理音乐,而是更大规模地使用“借用”方式,即模仿手法。模仿手法千变万化,有的是在原先声部的对位线条上加入另一个模仿的声部,而使原有的主题更鲜明;有的则扩大原有的乐曲结构,重新组织、整合其中的音乐素材。后来,这种模仿复调逐渐取代了原有的定旋律技法,成为16世纪弥撒曲创作的主体风格。

3、若斯坎去世后,弥撒曲体裁的形式基本形成,即五个乐章的形式,帕勒斯特里那赋予了这种复调音乐形式和技巧高度的稳定性和完美性。威尼斯乐派的兴盛,使弥撒曲向双重复调的形式发展,其中器乐伴奏的加入也为以后弥撒曲的发展开拓了更广阔的天地。

第二节 宗教改革与反改革

八、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后,产生了哪些新的音乐形式?它们的特点是什么?

宗教改革始于1517年10月3l日的德国,随后波及整个欧洲,改革运动的领袖是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1483-1546)。他以“赎罪券”之事撰写了《95条论纲》,并用《圣经》的理据《因信称义》与罗马教皇使徒辩论,最终导致宗教改革,产生

了新教。新教音乐与以往天主教音乐的不同,主要反映在用母语唱圣歌上,这些圣歌在不同的国家被冠以不同的名称:在德国被称为众赞歌,在法国和瑞士被称为格律诗篇,在英国则被称为礼拜乐和赞美歌。 1、德国众赞歌(chorale;Kirchenlied)的特点: (1)用德语代替拉丁语演唱。

(2)曲调来源于格里高利圣咏、新填词的俗乐和新创作的音乐。 (3)演唱的形式为管风琴伴奏的众人合唱形式。

(4)开始为单音音乐形式,后来发展成四声部合唱,主旋律在高声部。 2、法国和瑞士格律诗篇(psalter)的特点:

(1)用《圣经·诗篇》中的格律诗作为礼拜音乐歌词的核心。 (2)用法语演唱。

(3)曲调多为格里高利圣咏,新创作的音乐占少数。

(4)演唱方式开始为单旋律的无伴奏齐唱,后来供家庭礼拜吟唱,配有一些四声部或四声部以上的音乐,主旋律在高声部。 (5)音乐风格温和、含蓄,不及众赞歌活跃、有力。(因卡尔文反对音乐上精雕细琢的复杂形式而形成) 3、英国礼拜乐(service)和赞美歌(anthem)的特点: (1)用英语代替拉丁语演唱。

(2)礼拜乐是早祷、晚祷和领圣餐时使用的音乐。

(3)赞美歌是以《圣经》或其它宗教题材为歌词内容,用管风琴伴奏的独唱、合唱、独唱与合唱交替形式的音乐。 综观德国的众赞歌,法国的格律诗篇,英国的礼拜乐和赞美歌,三者有几个相同的特点: 其一,改复杂奢华的弥撒仪式为简朴庄重的礼拜仪式;其二,改拉丁文歌词为母语歌词,人人皆懂;其三,纳用一些新创作的宗教音乐和俗乐;其四,重视对位法中和声因素的使用。

这些特点也是新教改革的核心,它们促使教义得到广泛的传播,也使上述这些音乐形式更接近大众。 九、反宗教改革对音乐的影响有哪些? 反宗教改革对天主教音乐的影响有:

1、迫于天主教内部的改革呼声和新教产生的压力,天主教自身也开始了一场改革运动,被称为“反宗教改革运动”。针对新教的改革,罗马天主教教会在意大利北部城市特兰托,从1545年—1563年陆续开了18年之久的宗教会议,俗称“特兰托会议”。 2、针对各国改革的浪潮,特兰托会议在谈及音乐时,提出了两个针对性方案:一是世俗因素的渗入败坏了教义的纯洁性,宗教音乐要排除不虔诚的宗教内容;二是复杂的复调音乐使歌词含混不清,因此会议反对圣咏复调中无节制的花唱,提倡单声的格里高利圣咏;这个决议促成了罗马乐派的形成,以帕勒斯特里那为代表的音乐家们用严肃清晰的复调圣咏作品,平息了教会的复调圣咏之争,也使复调圣咏在教仪中得以继续存在和稳步发展。 第三节 世俗性声乐体裁 十、何谓弗罗托拉(frottola)?

弗罗托拉于15世纪末产生在意大利北部,它是一种与当时法-佛兰德斯乐派的复调音乐不同的世俗音乐体裁,其特点为: 1、音乐上:采用分节歌形式,词曲按音节处理,节奏鲜明。

2、织体上:属于非对位式织体,通常作四个声部的和弦式处理,其中高声部由人声演唱,另外三个声部由乐器演奏。 3、内容上:以表现爱情和具有讽刺意味的世俗内容为主。 十一、何谓劳达赞歌(lauda)?

单声的劳达赞歌早在13世纪就出现在意大利,15世纪末这种体裁得到了新的发展。其特征为: 1、它是一种在教堂以外唱的赞美歌,内容通俗,表达一种心灵的奉献。 2、歌词以意大利文为主,有的作品也采用拉丁文。

3、采用主调音乐织体,通常表现为两种形式:四个声部的无伴奏合唱,或者高声部由人声演唱,另外三个声部由乐器演奏。 十二、何谓维拉内拉(villanella)?

维拉内拉是16世纪40年代出现在意大利那不勒斯的一种声乐体裁。其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音乐上:采用分节歌形式,音乐幽默、生动、明快,与精致的牧歌形成对比。 2、织体上:为三声部的主调音乐风格,常出现平行五度。 3、语言上:采用方言,常以讽刺意味的世俗内容为主。 十三、简述意大利牧歌(madrigal)的发展?

1、兴起与发展:牧歌大约产生在1530年,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最有代表性的多声部世俗音乐体裁。它最初只为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士娱乐而作,歌词的文学性很高,内容常常描写爱情或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表演形式一般为三、四个声部的合唱,表演范围局限在小场合,如家庭聚会等。

16世纪下半叶,牧歌创作进入繁荣时期,它在玛林秋、杰苏阿尔多等人的手中渐趋成熟,17世纪初在蒙特威尔第的影响下发展到顶峰,成为教堂音乐之外最重要的音乐体载。它常以世俗爱情、讽刺寓言为内容,表现手法丰富,在发展过程中逐渐由复调对位形式转为主调音乐形式,合唱通常为五、六个声部,有时还会加入独唱;牧歌发展到后期时运用了戏剧的手法,这使得当时的音乐渐渐接近人文主义者理想的古希腊式音乐。之后,意大利牧歌又在英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2、16世纪意大利牧歌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早期:1520-1550年。这个时期的牧歌性质与弗罗托拉相似,采用自由创作手法,以主调音乐为主,多作四声部和弦式处理。代表作曲家有维拉尔特(Adriaan Willaert,约1490~1562)、韦尔德洛(P.Verdelot,约1470~1552)和阿卡代尔特(J.Arcadelt,约1505~1568)等。

中期:1550-1580年。该时期的牧歌着重于诗文感性的内容,对每个重要的字都加以强调,较多使用半音法,作曲手法以对位为主,大都是五声部的配置。代表作曲家有罗勒(Cipriano de Rore,1515/16~1565)、蒙特(Philippe de Monte,约1521~1603)等。

晚期:1580-1620年。该时期的牧歌发展到高度精致的形式,而且回到和弦式的主调音乐风格,出现了单声部独唱形式,半音法广泛使用,音乐的表现具戏剧化,五声部至六声部作品运用广泛。代表作曲家有:马伦齐奥(Luca Marenzio,1553~1599)、杰苏阿尔多(C.Gesualdo,约1560~1613)和蒙特威尔第(C.Monteverdi,1567~1643)等。 十四、何为尚松(chanson)?

16世纪20年代发展起来的法国尚松与意大利牧歌一样,是备受作曲家关注的世俗歌曲体裁,它改变了以往15世纪时沿着佛兰德斯风格发展的方式,呈现出一种在词曲上具有典型法国民族风格的声乐作品。代表人物:雅内坎(C. Janequin)、贡贝尔(N.Gombert)、克莱门斯(J.Clemens)等。具体特征表现为: 1、音乐上:旋律轻快优美,节奏强烈,音符常常反复,具有朗诵性。

2、内容上:多表现生活中爱情的一面,法语生动的模仿和对情景的描绘,使其描摹的对象显得惟妙惟肖。

3、形式上:一种模仿对位的歌谣曲形式。16世纪后,法国尚松发展成一种被称为“格律音乐”的五声部复调歌曲形式。 十五、何谓康索尔特(consort)?

康索尔特开始是英国本土的一种室内乐形式的小型器乐合奏曲体裁,16世纪时人们以这种器乐形式为伴奏,加上了人声的独唱或重唱,采用格律诗歌作歌词,从而产生了世俗歌曲形式的康索尔特。代表人物是威廉·伯德。 十六、简述英国牧歌的发展?

英国牧歌是在意大利牧歌的形式上发展而来的,1560年意大利牧歌开始在英国流传,1588年由尼古拉斯·杨(Nicholas Yange)翻译成英文的《阿尔卑斯山南的音乐》(Musica Transalpina)歌集的出版,促进了英国牧歌的发展,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英国牧歌开始盛行。与意大利牧歌相比,英国牧歌大概只发展到第二阶段,重要的代表作曲家是托马斯·莫利(Thomas Morley)。英国牧歌大体上与当时的教会音乐没有什么差别,其特点表现为:

1、从风格上看,属于对位风格,声部从二声部到六声部不等,以五声部为主。 2、从内容上看,多为田园性或抒情性的诗,常常具有幻想性质,用英文做歌词。

3、从音乐上看,音符总是尽可能地与文字意思相符合,和弦式的段落与对位式的段落交替出现,节奏性强,常变换拍子。 十七、文艺复兴时期德国世俗音乐的发展?

1、文艺复兴时期德国世俗音乐以“名歌手”(Meistersinger,也译为“工匠歌手”)为代表。“名歌手”来自市民阶层,他们沿袭了中世纪恋诗歌手的传统,有自己的行会,定期举办唱歌比赛,演唱的歌曲为单声风格,内容一般与《圣经》有关。代表人物是汉斯·萨克斯(H . Sachs ,1494~1576)。

2、文艺复兴时期在德国产生了一种独唱歌曲——利德(lied)。它是16世纪时结合佛兰德斯乐派的复调手法与德国中世纪以来的独唱歌曲,形成的四声部世俗声乐体裁。在四个声部中,一个声部为定旋律,其它三个声部围绕它构成复调;此外,利德中也有严格和声织体形式的作品。代表人物:路德维希·森夫尔(Ludwig Senfl)。 十八、何为比良西科(villancico)?

比良西科是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的世俗歌曲体裁,产生于16世纪。代表人物:莫拉莱斯(Cristobal de Morales,1500~1553)。它的特点是:

1、从内容上看:既涉及世俗内容,又涉及宗教内容。

2、从织体风格上看:以三或四个声部为主,与意大利的弗罗托拉类似,主旋律在高声部,其他声部以乐器伴奏形式出现,具有纯朴的民歌风格。

3、最有价值的方面:这类歌曲的价值不体现在歌唱声部,而在于它的伴奏部分。它的伴奏常常是一连串固定的和弦进行,这种形式后来演变成帕萨梅佐等器乐体裁形式中的低音主题。 第四节 乐器与器乐的发展

十九、文艺复兴时期的乐器有哪些?

文艺复兴时期的乐器发展日渐完善,当时常用的乐器大致分为三大类,即弦乐器、管乐器、键盘乐器

1、弦乐器:弹拨乐器——琉特琴(lute)族是当时最流行的乐器,它可作为独奏乐器或伴奏乐器,而且留下了许多琉特琴乐曲;弓弦乐器——古提琴家族的维奥尔琴(viol)。

2、管乐器:此时最常见的管乐器有短号(cornetto)、小号(tromba)、笛(flauto)、双簧管(oboe)和低音管(fagotto)等。

3、键盘乐器:这时的键盘乐器有管风琴(organ)、古钢琴(clavichord)、大键琴(farpsichord)等。其中管风琴在教堂音乐中运用得较为普遍。

二十、文艺复兴时期产生了哪些具有独立意义的器乐体裁?

西方音乐发展到16世纪仍是声乐艺术占主流,但是随着依附于声乐和舞曲伴奏的器乐形式的发展,具有独立意义的器乐曲体裁渐渐脱颖而出,表现为以下三类:

1、从舞曲中脱颖而出的器乐体裁:16世纪时,为键盘乐器和琉特琴而作的帕凡舞曲(pavane)、加亚尔德舞曲(galliard)、帕萨梅佐舞曲(passamezzo)和萨尔塔雷洛舞曲(saltarello)等,其后不久又出现两种重要的舞曲:阿勒曼德舞曲(allemende)和库朗特舞曲(courante)。

2、从声乐中脱颖而出的器乐体裁:16世纪初由经文歌演变而成的利切卡尔(ricercare)、16世纪20年代由尚松演变而成的坎佐纳(canzona)。

3、技巧性的器乐体裁:幻想曲(fantasia)、前奏曲(prelude)、托卡塔(toccata)。这三种体裁都具有即兴风格,一直沿用至今。

二十一、利切卡尔(ricercare)与幻想曲(fantasia)的关系?

利切卡尔是16世纪末源于经文歌的器乐曲形式,盛行于17世纪。利切卡尔与幻想曲在16世纪初脱离声乐和舞蹈而成为独立的器乐体裁后,彼此区别不大,常交替使用。它们作为琉特琴或键盘乐器的独奏曲体裁,在产生初期均具有即兴特征,后来采用主题模仿的方式,渐渐削弱即兴手法,形成对称的形式。 二十二、何为坎佐纳(canzona)?

坎佐纳在16世纪20年代产生,稍晚于利切卡尔。受法国尚松的影响,16世纪70年代重奏形式的坎佐纳逐渐形成。在发展中坎佐纳形成了三种类型:

第一类是保持尚松风格的四声部类型。 第二类是带有利切卡尔特点的类型。

第三类是在结构上更为自由,采用多种形式的对比,运用重复和再现原则的类型。 二十三、文艺复兴时期有哪些音乐观念的更替? 1、文艺复兴时期是声乐复调音乐的黄金时代。 2、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了具有独立意义的器乐体裁。

3、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使宗教产生了新的变化,世俗音乐得到发展,宗教与世俗音乐的分野开始模糊。 4、音乐情感呈一元化状态,二元化、戏剧性的因素也在酝酿之中。

巴洛克时期音乐复习

主要内容:巴罗克时期音乐的主要特点、早期歌剧的形成与发展、大型声乐体裁简况、巴罗克时期的乐器与器乐、巴罗克时期的主要音乐家。

复习提示:巴罗克时期是复调音乐发展的巅峰时期,出现了许多重要的新体裁,因此本章的复习不仅要延续前面“点”、“线”式的复习方法,还要有“面”上的概括,例如复习到复调音乐高度发展的巴罗克时期时,有必要对复调音乐的发展做一个总结,以化零为整,以不变应万变。

一、“巴罗克”一词的含义及时间划分?

1、含义:巴罗克(Baroque)一词源自葡萄牙文,意为不规则的珍珠。人们曾用该词来形容17-18世纪建筑物中装饰性的风格,后来巴罗克一词随着时间变化,成为一个时代风格的代名词。在艺术史上,巴罗克风格是指17、18世纪一种华丽的建筑风格,表现为精密的雕刻、弯曲的线条和夸大的装饰,这种风格明显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平衡风格形成对比。

2、时间:音乐史中通常将1600—1750年这一百五十年的历史称为巴罗克时期。即从第一部歌剧诞生开始到巴赫去世为止。 二、巴罗克音乐的风格特征?

巴罗克时期是复调音乐发展的全盛时期,也是向主调音乐转型的时期,其风格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通奏低音 (thoroughbass,basso continuo,又称数字低音):即作曲家在创作时只写旋律和低音,在低音旁用数字标出该音在和弦中的位置,然后演奏者根据这些标识,即兴地把和声填上去(例如:低音旁标记数字6,表示在该音的上方奏出六度音程,演奏者还会根据当时约定俗成的原则同时奏出一个三度音,构成三和弦的第一转位)。一般低音用大提琴、低音提琴或大管等乐器演奏,而键盘乐器、琉特琴则填充和声。此外,由于演奏者对乐曲的理解和所作装饰加花的不同,他们对乐曲的具体处理也会不同。通奏低音流行了一百余年之久,因此巴罗克时期也被称为通奏低音时代。通奏低音是巴罗克音乐的标志性特征,它的产生导致了和声学的诞生,和声体系的形成又促使大小调体系的产生,从而结束了教会调式时代。

2、协奏风格(Stile concertato):“协奏”原指独唱与合唱团之间的对比效果,后来它被运用到器乐作品中,一个乐器与一组乐器、一组乐器与乐队时而独立演奏,时而共同演奏,形成了特殊的对比效果。这种风格是巴罗克时期管弦乐作品的常见特征。

3、即兴处理:巴罗克时期音乐的鲜明特点体现在它的即兴风格上,主要表现在和弦的填充性处理,装饰处理,主题变化和终止式运用等方面。

4、情感因素:17世纪的作曲家希望在音乐中更多地注入情感,因此从音乐的各种素材着手,进行探索和试验,寻求音乐表现各种情绪和情感的方式和手段,于是音乐史上首次出现了表示作品速度和情感的标记,如:adagio、allegro、piano、forte等。不过,当时的这种情感与后来浪漫派音乐家表达的情感是不同的,它是一种普遍意义的情感因素,一种整体意义的情感形式。

第一节 歌剧(opera)的起源与早期发展 三、歌剧的含义和来源?

1、含义:歌剧是一种由戏剧(脚本)、音乐、舞蹈、建筑和美术等综合为一体的舞台艺术形式,其中戏剧和音乐是最重要的元素。歌剧的剧本称为Libretto,音乐形式包括:咏叹调(aria)、宣叙调(recitative)、重唱、合唱(chorus)、管弦乐、主导动机、序曲、幕间曲,以及舞蹈(ballet)等。 2、来源:

(1)歌剧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悲剧,这种艺术形式是歌剧艺术产生的根源。

(2)中世纪时期的一些音乐形式也为歌剧的产生奠定了基础。首先是10世纪末的宗教剧,后来宗教剧被神秘剧(Mystery)和奇迹剧(Miracles)取代,盛行于14-16世纪;其次是田园剧,这种体裁用音乐、诗歌、戏剧的手段表现乡村生活的场景,它一直盛行到16世纪,成为歌剧的重要起源之一。

(3)文艺复兴时期的牧歌剧也预示着歌剧的诞生。作曲家用牧歌这一体裁形式来谱写诗歌中的一些戏剧性场面,或用一组牧歌来描写一些简单的故事情节,后一种形式被称为牧歌剧。

(4)歌剧最直接的起源是15世纪末的幕间剧(Intermedio)。这是穿插在当时喜剧各幕间的一些寓言剧、神话剧或田园剧,到16世纪,各幕之间的幕间剧在情节上组成了一个相关联的故事,并且加入了装饰性的旋律和简单的和声伴奏。

(5)歌剧于16世纪末最终产生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当时,一群文化艺术界的名人经常在贵族巴尔第(Bardi )和柯尔西(Corsi )家聚会,他们热衷于恢复古希腊的戏剧,力图创造出一种诗歌与音乐相结合的生动艺术。他们认为复调艺术破坏歌词意义的表达,主张采用单声部旋律,并且在实践中发现:在和声伴奏下自由吟唱的音调不但可以用在一首诗歌中,还可用于整部戏剧中。随后就产生了最早的歌剧,当时称为田园剧。 四、意大利早期歌剧的发展及特征? 1、佛罗伦萨歌剧

(1)第一部歌剧:是1597年上演,由利努契尼写剧本、佩里作曲的《达芙尼》(Dafne),由于该作品的乐谱只留下残片,所以人们通常又把1600年上演,保留完整的,由利努契尼写脚本,佩里和卡契尼作曲的《优丽狄茜》(Euridice)作为最早的一部歌剧。

(2)早期歌剧的特征:脚本以希腊神话为基础,后来又加入历史题材。音乐部分采用通奏低音形式,歌唱部分主要为吟唱的宣叙调形式,音域不宽,节奏自由,有少量的乐器伴奏,也使用合唱。 2、罗马歌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