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音乐史最全面复习资料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2 14:57:5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1)代表人物及作品:罗马作曲家卡瓦莱里(E.Cavalieri,约1550~1602)创作的《灵魂与肉体的体现》(La rappresentazione di Anima,edi Corpo)于1600年2月上演,该剧为罗马歌剧奠定了基础。《灵与肉的体现》实际上被史学界视为清唱剧,具有歌剧的雏形,内容涉及宗教道德方面。

(2)特征:注重歌剧场面的壮观给人带来的愉悦,加入了华丽的舞台设计、机关布景和芭蕾场面,每幕都以合唱和舞蹈结束。 3、威尼斯歌剧

(1)第一个歌剧院的建立: 1637年在威尼斯建立的第一个歌剧院——圣卡西亚诺,使歌剧从贵族沙龙和宫廷走向市民阶层。 (2)代表人物及作品:1607年,威尼斯歌剧作曲家蒙特威尔第完成了歌剧《奥菲欧》的创作,歌剧题材与利努契尼的《优丽狄茜》相似。在剧中,蒙特威尔第凭借他在牧歌和宗教音乐创作方面的丰富经验,结合运用16世纪音乐宝库中的各种手段,使《奥菲欧》成为歌剧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歌剧。

(3)特点:在歌剧中大量采用咏叹调和二重唱,注重情感抒发,对美声唱法加以重视,很少用合唱形式,弦乐器家族首次占有重要地位,由此加强了音乐的表现力。 4、那不勒斯歌剧

(1)朝正歌剧方向发展:那不勒斯是意大利歌剧发展的最后一个城市,始于17世纪末,至18世纪定型为正歌剧(Opera seria),这种歌剧的影响力一直延伸到了19世纪。它常以虚构的历史或英雄事迹为题材,而且由于对美声的追求,使那些既具有男性的强有力肺活量又带有女性柔美明亮音色的“阉人”歌手盛行起来。

(2)代表人物及作品:那不勒斯乐派代表人物A.斯卡拉蒂(Alemandro Scarlatti,1660~1725)在声乐抒情调的基础上创作自由发展的咏叹调(aria),给予美声演唱以广阔施展的天地。代表作为《泰奥多拉》。 (3)特点(也是正歌剧的特点):

① 在内容上:多取材于古代神话和历史传说,内容严肃,与喜剧相对。

② 在结构形式上:由原先的五幕歌剧变为紧凑的三幕结构,常在幕与幕之间穿插喜剧性的幕间剧(Intremezzo,在舞台口表演)。由极具个性的序曲(快—慢-快的三段形式)开场,宣叙调和返始咏叹调交替进行,极少使用重唱和合唱,也不用舞蹈。 ③ 两种不同的宣叙调:一种是干念式宣叙调,用于较长的对白或独白,独唱声部只用通奏低音伴奏;另一种是带伴奏的宣叙调,它善于表达复杂情感,同时也在戏剧性的紧张场景中使用,独唱由乐队伴奏。

④ 返始咏叹调:这种咏叹调是ABA三段体形式,作曲家通常不再把再现的A段写出,而只在B段的结尾处标记da capo,意为从头反复,故作“返始”之意,并在结尾处标记Fine(意为结束)。 五、法国早期歌剧的形成与发展、特征及代表人物?

1、形成与发展:法国歌剧无论在语言或乐曲的表现上均有别于意大利歌剧。当时法国有自己的舞台艺术形式——古典悲剧和芭蕾,作曲家一方面深受法国古典戏剧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尝试着结合意大利歌剧的形式进行创作,最终于1659年诞生了法国的第一部歌剧,它是由R.康贝尔(R.Cambert,1628~1677)创作的在巴黎上演的《波莫纳》,这部作品实际上是由一系列歌曲组成的具喜剧风味的田园剧。17世纪时,受意大利歌剧的影响,法国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特征的歌剧,这是一种把宣叙、歌唱、芭蕾融为一体的称为“抒情悲剧”(Tragedie lyrique)的法国歌剧形式。 2、抒情悲剧的特征:

(1)歌剧题材一般选自历史、神话。

(2)歌剧序曲由意大利歌剧序曲“快-慢-快”的风格改为“慢-快-慢”的法国式序曲形式。 (3)宣叙调带有歌唱性,而咏叹调则带有朗诵性,不突出宣叙调与咏叹调的对比。 (4)歌剧中插入芭蕾舞场面,使歌唱与芭蕾艺术融为一体,并重视合唱及管弦乐的作用。 (5)歌剧旋律由于受到舞曲的影响,音域窄,乐句方整,音响华丽。 (6)不用阉人歌手。

3、抒情悲剧代表人物:作曲家吕利(Lully, 1632~1687)(吕利简介见本章第二十题) 六、德国早期歌剧--歌唱剧(Singspiel)的简况? 1、德国第一部歌剧和第一座歌剧院:

(1)1644年由哈斯多夫(G.Harsdoffer)撰写脚本,斯塔登作曲(S.T.Stden,1607~1655)的《西勒维希》(Seelewig)被史学家认为是德国现存最早的歌剧。由于这部歌剧是对白与分节歌形式,所以也被称为歌唱剧(Singspiel),它是德国本土最早的歌剧形式。

(2)1678年在汉堡建立了德国第一座歌剧院,于是德国的歌剧艺术事业以汉堡为中心就此展开。 2、代表人物及其歌剧创作的特征:

代表人物为凯塞尔(R.Keiser,1674~1739),他从1695年起担任汉堡歌剧院的首席作曲家,创作了100多部歌剧,取材于历史传说、神话故事或生活喜剧。他的歌剧受法国和意大利的影响,总体特点是: (1)歌剧的题材有神话故事、历史传说和喜剧性内容等。

(2)歌剧大部分的形式具意大利风格,但不同的是,宣叙调用德语演唱,咏叹调用意大利语演唱。 (3)旋律常常与德国民歌相联系,一些大众性质的歌曲被融入到歌剧音乐中。 (4)不用阉人歌手。

在凯塞尔之后,亨德尔(Handel)、玛特逊(J. Matteson)、泰勒曼(G. P. Telemann)等人的作品相继演出,曾轰动一时,但在意大利歌剧强大势力的影响下,德国歌剧逐渐衰落。 七、英国的假面剧和早期歌剧的发展?

1、假面剧的简况:假面剧因演出时戴假面具而得名,其形式为歌唱、说白、舞蹈、合唱、器乐和朗诵调等,舞蹈是剧中最重要的成分,其次是布景,最后才是脚本与音乐,剧情常用对白形式。“假面剧”流行于16世纪的英国,是宫廷内一种娱乐性的话剧,题材多具神秘性和寓言性。1656年类似于意大利歌剧的戏剧才在英国产生,英国歌剧作品不多,大多参照意大利歌剧和法国歌剧而作。

2、普赛尔及早期歌剧的特点:

英国的第一部歌剧通常被认为是《围攻罗斯特》,它是1656年由五位作曲家共同谱曲完成的,其中的对话完全写成宣叙调式的段落,但是音乐部分已经遗失,仅留下脚本。我们至今还能看到两部英国早期的歌剧,一部是布鲁(John Blow,1649~1708)于1684年作的《维纳斯和阿多尼斯》(Venus and Adonis),另一部是普赛尔(Henry Purcell, 1659~1695)于1689年创作的《迪多与伊尼阿斯》(Dido and Aeneas),这两部歌剧都受到法国和意大利歌剧的影响。真正使英国歌剧具有本民族特征的是普赛尔,他的歌剧有以下特征:

(1)在声乐方面与意大利歌剧有许多共同的特点,但用英语演唱。

(2)在器乐方面和法国歌剧有相通之处,用通奏低音形式,但旋律与英国的民歌紧密相连,没有炫人耳目的华丽音响,音乐细致地刻画剧中人物的心理和情感。 第二节 大型声乐套曲 八、清唱剧(oratorio)的简况?

1、含义:清唱剧又称神剧,是一种大型的声乐套曲,内容富于戏剧性和史诗性。它和歌剧一样,也包括合唱、重唱、咏叹调、宣叙调、序曲和间奏曲等,但因清唱剧是一种只唱不演的所谓“清唱”形式,无动作表演和布景,内容以《圣经》题材为主,所以与歌剧相区别。亨德尔的《弥赛亚》、海顿的《创世纪》是清唱剧中的经典作品。 2、第一部清唱剧:1600年在意大利产生,由卡瓦莱里创作的《灵与肉的体现》。

3、两种形式:清唱剧实际上分为两种:一是使用拉丁文的清唱剧,以《圣经》为题材,属于宗教音乐,称为“拉丁清唱剧”;二是使用意大利文的清唱剧,面向公众,不局限于《圣经》题材,取材自由,因此被称为“世俗清唱剧”。到17世纪下半叶,前者逐渐消失,后者继续发展,并影响到德国等国。 九、康塔塔(cantata)的简况?

1、含义:康塔塔是一种包括宣叙调、咏叹调、重唱、合唱和管弦乐的多乐章声乐套曲。在形式上,它与清唱剧相似,但规格较小,内容简单,侧重于抒情,不一定采用宗教题材,它常常以序曲开始,合唱结束。

2、由来及其发展:康塔塔于1600年前后诞生于意大利,它是与清唱剧平行发展的体裁,后来在德国盛行一时。在意大利,cantata一词最初泛指声乐作品,与器乐曲sonata对应,最早使用康塔塔一词的是意大利作曲家阿·格兰迪(A.Grandi,1575~1630)。早期的康塔塔在罗马流行,A.斯卡拉蒂是当时最多产的康塔塔作曲家;后来康塔塔流入欧洲的其他国家,英国、法国和德国的作曲家用本国的语言进行康塔塔的创作;1700年以后,它在德国得到很大的发展,并在巴赫的创作中达到顶峰,著有《农民康塔塔》、《咖啡康塔塔》、《复活节康塔塔》等;巴罗克时期之后,康塔塔逐渐衰落。

3、两种形式:通常康塔塔分为两类:一类是在家庭社交场合表演的小型康塔塔(可以是一首咏叹调),称为室内康塔塔;第二类是有管弦乐队伴奏的,在特定场合下演唱的大型康塔塔。 十、受难乐(passion)的简况?

受难乐是根据《新约圣经》中关于耶稣受难的记述而写成的一种清唱剧。它产生在意大利,后来在德国的新教中得到发展。受难乐在发展过程中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5世纪,罗马天主教仪式中开始出现受难乐的雏形。

2、14世纪后半叶,单声部圣咏构成的“素歌受难乐”成为受难乐发展的第一个阶段。 3、15世纪开始,复调手法的运用使受难乐进入它的第二个发展阶段——“应答受难乐”。

4、1650年后,受难乐发展到第三个阶段——“受难清唱剧”阶段;它借鉴了清唱剧和歌剧的写法,运用众赞歌音调,并且加入了《圣经》之外、自由释义的歌词段落。

重要的受难乐作曲家是许兹,他的作品有《基督临终七言》、《耶稣复活的故事》等。巴赫使受难乐达到最高境界,著名作品有《马太受难曲》等。 第三节 乐器与器乐的发展 十一、巴罗克时期的主要乐器有哪些? 巴罗克时期的主要乐器可以分为四大类: 1、键盘乐器:古钢琴、大键琴和管风琴。

2、弦乐器: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琉特琴在巴罗克时期逐渐失去原有的地位,取而代之的是小提琴。 3、管乐器:较常见的是双簧管、低音管、长笛;铜管乐器中的法国号、小号、长号常常出现在大型的合奏中,但在独奏乐中较少见。

4、打击乐器:定音鼓是乐队中经常使用的乐器。 十二、巴罗克时期乐器制作的发展情况?

文艺复兴时期的乐器大多沿用至巴罗克时期,管风琴、古钢琴和提琴等乐器的制作在巴罗克时期进入到一个辉煌的发展阶段。 1、管风琴:管风琴制作在德国有突出的发展,最重要的制琴家族是齐尔伯曼和施尼特格。阿尔普·施尼特格(Arp Schnitger,1648~1719)在汉堡以南的诺恩费尔德制琴,他制作了近两百座各种尺寸的管风琴,大部分用纯律调音,逐渐用金属共鸣管取代木制管,键盘多达三至四排,音栓和脚键也增多了,音域可达四个八度;总的来说,管子的结构更加科学,琴键和琴栓的设计也更完善。

2、 古钢琴:它有两种类型:拨弦古钢琴(harpsichord)和击弦古钢琴(clavichord)。拨弦古钢琴产生于14—15世纪,有大小不同的各种样式,通过触键使一装置上的羽毛或皮革的舌状物拨弦而发声,音色尖锐而清晰,它也被称为羽管键琴,是巴罗克时期演奏通奏低音和音乐会独奏的主要乐器。击弦古钢琴更为古老,在12世纪就已出现,形状为长方形,声音是通过琴键另一端的铜制叶片击弦而发声,音色较柔和,音量较小,适合在家庭等小范围的场合进行室内演奏。

3、小提琴:意大利北部城市克雷莫纳的提琴制作业非常发达,云集了很多著名的小提琴制作家族,其中的三大名家为:阿玛蒂、瓜乃里和斯特拉底瓦里。小提琴的制作工艺开始于16世纪,巴罗克时期制造的提琴音色柔美,声音洪亮,工艺精良,其制作技术达到了一个空前绝后的高峰。 十三、巴罗克时期器乐的发展?

在文艺复兴时期之后,随着乐器制造技术、演奏技术的提高,到17世纪下半叶,器乐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管风琴制作业的完善,促使一大批作曲家进行管风琴音乐的创作,他们使管风琴音乐作品的重要性超过了声乐作品,这是器乐发展的一个历史的转折点。1700年以后,提琴家族的发展使提琴的制作达到了完美的境界,对当时弦乐创作和演奏技术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总之,巴罗克时期器乐的发展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概述:

1、博洛尼亚乐派:博洛尼亚是意大利北方的一个城市,17世纪中叶其重要性仅次于教皇辖地罗马。1450年在教皇批准下,博洛尼亚建立了第一所音乐学院,1666年又成立了爱乐学院(Accademia Fiharmonica),它吸引了很多优秀的音乐家前来创作和演奏,著名的博洛尼亚乐派由此诞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音乐家是维塔利和科雷里,他们对推动室内乐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确立了三重奏鸣曲形式;1689年,加布里埃利首次把大提琴从通奏低音乐器中独立出来,使之成为一件独奏乐器。 2、管风琴音乐:17世纪管风琴音乐最发达的地区是德国,大部分著名的管风琴作曲家都集中在信仰路德教的德国中部和北部地区;在信仰天主教的南方,管风琴的作用主要是为宗教仪式伴奏。管风琴音乐的独奏体裁主要有三种:①托卡塔 ②赋格曲 ③以众赞歌为基础的作品,此外还有少量的帕萨卡利亚和恰空舞曲。 3、古钢琴音乐与十二平均律:

古钢琴音乐的体裁在17世纪末到18世纪初主要是托卡塔、幻想曲、前奏曲、赋格曲、变奏曲(帕萨卡利亚和恰空)、主题与变奏、组曲、奏鸣曲(大约1690年以后)等。其中最重要的是主题与变奏、组曲两种。17世纪下半叶,作曲家们开始用一个原创的主题来写变奏曲,主题往往短小如歌,在陈述之后进行一系列的变奏;这种体裁的作品在18世纪逐渐增多,并且成为多乐章作品中的一个乐章(多为第二乐章)。组曲也是在17世纪下半叶定型的,它源自意大利的室内奏鸣曲,由四种风格的舞曲组成,它们是:阿勒曼德(allemande)、库朗特(courant)、萨拉班德(sarabande)、基格(gigue)。

关于十二平均律,人们曾经在琉特琴、维奥尔琴等乐器上进行过十二平均律的实践,约17世纪30年代弗雷斯科巴尔迪在键盘乐器上采用平均律;后来巴罗克时期强调“调的性格”作用,认为不同的调性可以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从而忽略了平均律的应用;直到巴赫创作了著名的两卷《平均律钢琴曲集》(The Well-Tempered Clavier)后,十二平均律才在键盘上广泛应用。 十四、简述巴罗克时期的奏鸣曲(sonata)?

(1)含义与来由:奏鸣曲源于意大利文“sonare”,有鸣响之意。16世纪的奏鸣曲泛指一切乐曲,巴罗克时期的奏鸣曲通常由几件乐器演奏,属于室内乐,音乐家们喜好创作三重奏鸣曲(Trio Sonata)(一般是两个小提琴分别演奏两行谱和两个通奏低音乐器演奏一行谱,共三行谱的合奏); 18世纪上半叶,独奏奏鸣曲(一般以键盘乐器为主,也有以小提琴为主,加上通奏低音乐器)取代了三重奏鸣曲的地位。

(2)17世纪以后奏鸣曲的分类:根据使用场合可分为教堂奏鸣曲(Sonata da chiesa)和室内奏鸣曲(Sonata da camera)两种。前者比较严肃,由“慢-快-慢-快”四乐章组成,多用于宗教仪式,是古典奏鸣曲的前身;后者具世俗性,带有舞曲风格,常常在宫廷和私人客厅中演奏,为古典组曲的前身。

(3)特征:一般为四至六个乐章,每个乐章的速度和内容都具有对比性,通常由“慢-快-慢-快”结构组成。 十五、简述巴罗克时期的协奏曲(Concerto)?

(1)含义:协奏曲(Concerto) 有竞赛、协同合作的含义,最早产生于17世纪末,是巴罗克时期最重要的器乐形式。 (2)类型:

1)大协奏曲(Concerto grosso ):当时最重要的管弦乐体裁,由二或三件乐器构成一个独奏组(Concertino)与合奏部分(tutti)进行协奏,也是小组独奏乐器和大组乐器相互对比的竞奏。该体裁源于意大利作曲家斯特拉德拉的《多乐章交响曲》,在托雷利(G.Torelli)手中得以确立;维瓦尔第有许多精彩的大协奏曲作品,巴赫的《勃兰登堡协奏曲》是大协奏曲中最伟大的作品。

2)乐队协奏曲或协奏交响曲(Sinfonia Concertante):在大协奏曲之后发展起来的多乐章协奏曲体裁,其特征是:乐队中的某个乐器既起到独奏的作用,又充当合奏的角色,其中发挥华丽技巧的某个乐器与合奏部分常常形成对比竞争风格,该体裁尤其强调协奏部分。托雷利确立了这种体裁形式,在18世纪中期前后,乐队协奏曲逐渐融入到早期交响曲之中。

3) 独奏协奏曲(Solo Cancerto):协奏曲体裁中最后发展起来的一种形式,它是由一件乐器与管弦乐队进行协奏的体裁。托雷利于1698年创作的独奏协奏曲奠定了这种体裁形式的地位。维瓦尔迪在《四季》中充分发挥独奏小提琴的作用,对古典独奏协奏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十六、何谓托卡塔(toccata)?

托卡塔意为触键,最早见于16世纪的琉特琴谱,16世纪末应用于键盘乐器,是一种比较自由的、接近即兴创作的体裁。它的技巧性比较高,特别是脚键的运用;经常采用模进、模仿对位的手法进行写作;一般包括若干段落,在慢速和快速之间交替;常以慢速的狂想曲开始,并与随后比较严格的赋格段落形成对比,因此托卡塔也被称为“带赋格的前奏曲”。 十七、简述赋格曲(Fugue)?

赋格曲是一种严格运用卡农模仿手法的复调体裁,它是17世纪在利切卡尔和坎佐纳等音乐体裁上发展起来的。赋格曲有二至六个声部,一般常见的是三或四声部,一首完整的赋格曲由主题、答句、对句及插入句四个部分组成。赋格曲的代表作曲家是巴赫,他的《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将该体裁发展到了顶峰。 十八、简述前奏曲(prelude)?

前奏曲本身的含义是引子和序曲。17世纪之前,它指的是在声乐曲前作为伴奏的引子部分;17世纪初成为独立的小曲,但还是作为整套作品前的一个段落,起活动手指或导入乐曲主要部分的作用。当时的圣咏前奏曲(Chorale Prelude)是巴罗克时期管风琴音乐中最重要的、使用于教会的器乐曲。前奏曲到18世纪后才成为篇幅不大、曲式自由、带有即兴性质的独立小品,其中以管风琴的前奏曲居多,以巴赫的作品为代表。 十九、简述组曲(Dance Suite)?

1、含义:组曲是由几首乐曲按照对比原则组成的一种器乐套曲,其中各曲有相对的独立性。组曲有古组曲和现代组曲之分。 2、古组曲:是18世纪中叶前流行的组曲,通常由德国的阿勒曼德(Allemande),法国的库朗特(Courant),西班牙的萨拉班德(Sarabande),英国的基格(Gigue)四种舞曲组成。它们在速度上形成慢-快-更慢-更快的对比,用同一调性构成,后两首舞曲之间还可加入一首或几首其他舞曲。著名的古组曲有巴赫的《法国组曲》、《英国组曲》和《德国组曲》。

(1)阿勒曼德是16世纪下半叶起源于德国的一种二拍子舞曲,17世纪上半叶发展成中速、四拍子、复调形式的器乐曲,常用弱起拍,性格庄重,二段体曲式,在德国古典组曲中作为四首舞曲中的第一首。另外,在德国和瑞士的南部还流行着另一种同名的舞曲,它是一种活泼的三拍子舞曲。

(2)库朗特是起源于法国的一种舞曲,盛行于l7世纪,后逐渐成为复调性的器乐曲。该舞曲分为法兰西式和意大利式两种,前一种速度较快,用3/2和6/4拍,以附点节奏、弱起拍、长音符结束为特点;后一种用3/4和3/8拍,音符短小,活泼流畅;通常两种方式混用。库朗特舞曲是古典组曲四首舞曲中的第二首。

(3)萨拉班德源自南美,是16世纪初在西班牙流行的一种舞曲。它缓慢而庄重,三拍子,第一拍音符比第二拍音符短小,第二与第三拍常合为一体,形成一种特殊的切分节奏。萨拉班德是古典组曲四首舞曲中的第三首。

(4)吉格是英格兰的民间舞曲,急速活泼,用6/8和12/8拍。在16世纪后期和17世纪指的是结束剧场演出的活泼性的歌舞节目;18世纪时成为古组曲中的最后部分。

此外,作曲家们还经常会在阿勒曼德之前加上前奏曲(Prelude),在萨拉班德和基格之间加入嘉禾舞曲(Gavtte )、布雷舞曲(Bourree )、波兰舞曲(Polonaise)等。

3、现代组曲的构成:一是从歌剧、舞剧、戏剧音乐或电影音乐中选出若干段辑成组曲,如柴科夫斯基的《天鹅湖组曲》,格里格的《培尔·金特》组曲;二是由文学、绘画、民间传说、神话、民俗风情等内容构思而成的组曲,如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舍赫拉查德》,德沃夏克的《捷克组曲》,圣—桑的《动物狂欢节》,拉威尔的《鹅妈妈》等。(说明:在此把组曲作为一个整体来解释。)

第四节 巴罗克时期的代表音乐家 意大利代表音乐家

二十、简述蒙特威尔第与“两种常规”的思想? 1、人物简介

蒙特威尔第(Claudio Monteverdi,1567~1643),他是介于文艺复兴时期和巴罗克时期之间的人物 2、创作分期与代表作品

蒙特威尔第一生共写了八册牧歌,如《亚利安那的悲歌》、《战争与爱情牧歌集》等,前四册牧歌集的创作手法属于文艺复兴时期的风格,而后四册牧歌集则具有巴罗克时期的音乐风格。他还创作了三部歌剧:《奥菲欧》(L'Orfeo,1607),《尤里西斯的返国》(Il Ritorno d'Ulisse in Patria, 1640)以及《波佩亚的加冕》(L'Incoronazione di Poppea, 1642)。他充分利用音乐和戏剧的表现手段,对歌剧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其创作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582-1607年古风格(prima prattica)时期,创作了前四册牧歌和两首弥撒曲。

第二阶段:1607-1614年现代风格(seconda prattica)时期,创作了第五、六册牧歌,不仅采用单纯的对位法,还以数字低音为基础;歌剧《奥菲欧》也写于这个时期。

第三阶段:1614-1643年激情风格(stile concitato)时期,创作了第七、八册牧歌,这时的牧歌带有伴奏,重视旋律、乐器和情感的表现。 3、艺术成就

(1) 是意大利牧歌的奠基人,牧歌领域的集大成者。

(2) 是写作有情感的旋律,摆脱宗教的束缚的新音乐倡导者。

(3)提出了“两种常规”的思想。他在1605年第五册《牧歌集》的前言中谈到,文艺复兴时期的复调传统,即“古代风格”,可称为“第一常规”(prima prattica),而他自己所采用的新的作曲手法可称为“第二常规”( second prattica)。他强调作曲家在运用“第一常规”时,“和声(指复调音乐)是歌词的主人”,即形式第一,内容第二;而在“第二常规”中则相反,“歌词应成为和声的主人”,即内容第一,形式第二。

(4)歌剧《奥菲欧》是自歌剧诞生后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歌剧,它使歌剧艺术从此进入一个成熟的发展 二十一、简述A.斯卡拉蒂与他对歌剧的贡献? 1、人物简介

斯卡拉蒂(Alessandro Scarlatti,1660~1725),共写了115部歌剧,是现代歌剧的缔造者。 2、代表作品

以歌剧《皮罗和黛梅特廖》(1694)、《十人团的垮台》(1697)以及《格里赛尔达》(La Griselda,1721)最著名。 3、艺术成就

(1)他是歌剧发展史上重要的作曲家,那不勒斯乐派的创始人。

(2)首创了返始咏叹调(aria da capo),干念式宣叙调(secco)和带伴奏的宣叙调(accomponiato),充分发挥了歌剧作为音乐戏剧的表现力,赋予美声唱法广阔的施展空间。

(3) 确立了那不勒斯歌剧序曲快—慢-快的三段形式,使之成为交响曲的先声。

(4) 创用了巴罗克晚期典型的管弦乐编制:弦乐四声部加上双簧管、大管、小号和圆号等。 二十二、简述D.斯卡拉蒂与他的奏鸣曲? 1、人物简介

D.斯卡拉蒂(Domenico Scarlatti,1685~1757),是意大利作曲家、演奏家,A.斯卡拉蒂的儿子,共作有555首奏鸣曲以及歌剧、清唱剧和其他圣乐,在古钢琴音乐领域有较大贡献。 2、艺术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