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施工企业民工队伍素质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0 5:14:3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浅谈“如何提高建筑施工企业民工队伍素质”

作者:XXX

中铁二十二局集团XXXX有限公司承建的广州新客站北咽喉路改桥工程,地处珠三角的核心地带。由于其影响力大,工期紧,涉及的知识面广泛,要求标准高,所以,对各参建施工队伍的素质要求也就相对高一些。如何提高民工队伍的素质,保证工程的安全,质量,进度工作顺利进行,这也是民工队伍出现以来,许多建筑施工企业都非常关心的问题。针对广州新客站工程民工队伍的教育、培训和管理,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一、民工队伍的选择

提高民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就要从基础工作抓起。注重民工队伍\整\的选择,对整个民工队伍而言,要了解各民工队伍所属地区的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教育的发展程度,有什么样的风俗习惯,各成员之间团结与否等情况,从中选择一个素质相对较好的民工队伍。这样,也便于日后施工过程中的协调,统一管理;相对而言,民工队伍\零\的选择,就是要对组成民工队伍的每一个成员进行选择,包括年龄、性别、体质、文化程度、操作技能等都要有一定的要求。具体地讲,有以下几个方面:1、民工的年龄应控制在20-45岁之间,太年轻或年岁太大都不适合从事建筑施工生产;2、民工的身体素质要较好,如果身体残疾或有慢性病等也不适合从事建筑施工生产;3、民工应具有初、高中文化程度,这样,学习新技能,接受新事物较快,容易沟通;4、尽量少用女工,并应将女工安排在需要细心和耐心且相对轻松的工作岗位;5、应对民工的施工操作技能进行考核后择优录用,并将技术熟练的民工和没有技术的民工保持适当的比例,这样,工作中配合起来较容易,而且,工作效率也要高好多。各施工企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可以将民工队伍\零\的选择作得细致些,也可作得粗略些,但是必须要做这一步工作,否则,民工队伍人员混杂,滥竽充数,其素质就无从谈起。

二、注重民工队伍全面、系统的教育、培训和考核

首先,民工队伍的入场教育和培训是民工队伍素质管理的重要内容,是提高民工队伍素质的重要途径。民工队伍的培训要全面,并形成体系。如果民工队伍不接受全面、系统的培训,其素质是不可能提高的。但是,很多企业只重视民工上岗前施工技术、施工安全方面的教育和培训,这是不够的,还要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社会主义法制、法规的宣传和教育,以及社会主义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的教育和引导。民工的教育和培训也不是一天、两天,一节课、两节课可以完成的,要长期地、全面地、系统地开展培训,而且形式要多样性。并且,适当地开展各种劳动竞赛,技术比武等活动激发民工的学习热情,达到全面提高民工素质的目的。

其次,加强对施工班组长,带班人员的教育和培训,经常沟通,交流,了解各班组的日常饮食,生活状况,工资发放情况,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实实在在地替民工队伍解决问题。提高各班组长,带班人员的责任心,让他们认识到“将工人带出来,就要对其负责人,保证其人身安全”的思想管理工人。这样,能大大带动民工队伍的集体感,提高日常工作中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对企业的依赖性。从而有利于企业日常工作的管理和落实。提高对企业,对工作负责的责任心,凝聚力。

三、保持相对稳定的民工队伍

民工队伍流动性太大,去留相对自由,这是民工队伍素质管理的一大难题。因此,要提高民工队伍素质,保持相对稳定的民工队伍是非常重要的。对整个民工队伍来讲,不要轻易的、频繁地换队伍。在通过筛选确定下民工队伍以后,就应当尽可能使其保持稳定;对民工队伍成员来讲,要有一定的制度,用来约束民工的去留,不能说来就来,说走就走,或者今天来几个,明天走几个。只有队伍和人员都相对稳定了,民工队伍的素质才有可能提高。

其一、民工人员稳定,每个工人的施工操作熟练程度将随着时间的增加而不断得到提高,所谓熟能生巧,工作自然就越做越好。

其二、民工人员稳定,每个工人对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管理模式等都非常熟悉,能够自觉遵守和维护各项规章制度,对企业的施工管理可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其三、民工人员稳定,企业才能为民工提供较为系统、全面的施工技术或文化等方面的培训。但是,根据施工单位的具体情况,施工任务不一定长期饱满,为了实现劳动力的动态配置,民工队伍的稳定只能是相对的。

四、促进民工队伍的滚动发展

民工所从事的施工生产是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因此,“师傅带徒弟”仍然是施工企业非常适用的素质管理手段。因为,民工队伍的稳定是相对的,所以,我们必须促使民工队伍有序的滚动发展,所谓滚动发展也就是“师傅带徒弟”的发展模式。比如,在现有民工队伍的素质有所提高后,有意

识地辞退一些民工(其中有些是自己要走的,有些是企业安排的),然后再招收一批新民工,补充不足的劳动力,而不是单纯地换队伍或大量换人。这样,新来的人就会象徒弟一样向先来的人学技术、学规矩、学习企业精神,受到直接的教育或潜移默化的改变。如此周而复始,既能够保持相对稳定和素质较高的民工队伍,又能适应劳动力动态配置的需要,还能够防止民工新老大量交替容易产生的其他管理问题。因此,促进民工队伍的滚动发展是提高民工队伍素质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