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学复习资料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11 7:12:3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从平面看,可分为正多边形亭、长方形亭和近长方形亭、圆亭和近圆亭、组合式亭。 从立体构形看,可分为单檐、重檐、三重檐等 Eg:鸳鸯亭,两个屋顶交叉在一起 台:

廊:是一种“虚”的建筑形式,其作用是把园内各建筑单体建筑连在一起。可分为双面空廊、单面空廊、复廊和双层廊等

从平面看,可分为直廊、曲廊和回廊

从外部环境看,可分为水走廊、爬山廊、平地廊

半廊:一边为墙体,一边为柱子。半廊两边连接的为半亭。 复廊:在双面空廊的中间隔一道墙,形成两侧单面空廊的形式。 园林建筑小品的分类

服务小品:供游人休息、遮阳用的廊架、座椅,为游人服务的电话亭、洗手池等,为保持环境卫生的废物箱等。

装饰小品:各类绿地中的雕塑、景墙、窗、门、栏杆等。

展示小品:各种布告栏、导游图、指路标牌、说明牌等,起到一定的宣传、指示、教育的功能。

照明小品:以草坪灯、广场灯、景观灯、庭院灯、射灯等为主的灯饰小品

? 座椅:园林中最常见、最基本的“家具”,是供游人休息的必要设施。座椅在园林中

具有实用功能还有组景点景的作用。兼具观赏、休息、谈话的功能。 要求:,普通座面高38—40cm,座面宽40—45cm,标准长度:单人椅60cm左右,双人椅120cm左右,三人椅180cm左右,靠背椅的倾角在100—110度为宜 舒适,造型简洁,细部简洁,维护方便,使用持久,抗破坏能力强 ? 台阶:在园林设计中起到不同高程之间的连接作用和引导视线的作用

要求:①踏步高和宽的关系:2h+b=60cm②H为12—16cm,b为30—35cm(室内),室外为整倍数③低于10cm的高差不宜设置台阶,可考虑做成坡,不可做一级台阶。当地面坡度超过12°时可设踏步,当地面坡度超过20°时,一定要设置踏步,当地面坡度超过35°时,在踏步一侧应设扶手栏杆④台阶长度超过3m或需要改变攀登方向的地方,应在中央设置休息平台,平台宽度应大于1m⑤踏面应做防滑处理,并保持1%的排水坡度⑥为方便夜间行走,台阶附件应设照明装置,人员集中的场所可在台阶踏步上暗装地灯。⑦过水台阶和跌流台阶的阶高可依据流水效果确定,同时考虑儿童进入是的防滑处理 ? 汀步:(可设在水中、草地上)

要求:①圆形一般尺寸为φ500mm,60mm厚②长方形的青石板一般是1000×400×60mm③成人的脚步间隔平均是45—55cm④相邻两汀步之间间隔为100mm左右⑤步石露出土面高度通常是3—6cm

庇护物:提供庇护的建筑物 种类很多、造型多样

分类:亭:供人休息、遮荫、避雨的建筑,高2.4—3m,宽2.4—3.6米,立柱间距3m左右。 廊:有顶盖的长条形建筑。檐口到地面高度一般2.2—2.5m,宽度1.8—2.2m 廊的分类

花架:以植物材料为顶的廊。开间3—4米,进深2.7—3.3m,高3m。

第五章 园林地形

地形:指一定范围内承载树木、花草、水体和园林建筑等物体的地面。微地形:专指一定园

林绿地范围内植物种植地的起伏状况。 《园冶》:“高方欲就亭台、低凹可开池沼”,就低挖池,就高堆山,使园林绿地的地形符合自然山水规律,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

基本常识 -等高线上的数字,单位是米。-数字越大,地势就越高。等高距愈小则图上等高线愈密,地貌显示就愈详细、确切;

-等高距愈大则图上等高线就愈稀,地貌显示就愈粗略。

园林地形的功能作用:1. 地形的骨架作用(a地形作为植物景观的依托,地形的起伏产生了林冠线的变化b地形作为园林建筑的依托,能形成起伏跌宕的实现变化c地形作为纪念性内容气氛渲染的手段d地形作为瀑布山洞等园林水景的依托)

2.地形和视线(凸地形视线开阔、发散,a等高线呈封闭状,高度是外低内高b视线开阔,具有延伸性c观景之地b造景之地;凹地形视线封闭、集聚,a等高线高度是外高内低a空间呈集聚性c聚集视线)

3.利用地形分隔空间 4.地形的背景作用

地形的分类:1、平地 按地面的材料分为土草地面、沙石地面、铺装地面、绿地种植地面。1%-7%的坡度。2、台地 坡度大于8%,宜规划为台阶式或台地式地形。(3)坡地 即倾斜的地面,又可分为:缓坡,坡度8%-10%;中坡,10%-20%;陡坡,20%-40%。

园林地形设计原则:功能优先,造景并重 ;利用为主,改造为辅 ;因地制宜,顺应自然 ;填挖结合,土方平衡;

地形设计1.平地 -造景特点 :天穹是关键的景观要素 ;场地缺少私密感 ;缺少第三维 ;平地易流于单调 ;缺乏人的尺度等。-平地造景设计 平地主要有:建筑用地、集散广场、露天剧场、体育运动场、停车场、花坛群、草坪等。也可以进行挖湖堆山,平地是山地和水体的过渡。

2.坡地 -造景特点 :坡地具有动态的景观特性 (眺台、挑台 );具有排水问题 ;斜坡具有创造很好水景(瀑布、溪涧等)的特性。-坡地造景设计 缓坡地形 :疏林草地,观叶、观花风景林 。中坡地形 :可作溪流水景;植物设计以风景林为主。陡坡地形 :做成较陡的梯步道路。

现代地形造景的手法:用点状地形加强场所感、用线状地形创造连绵的空间;微地形的用与处理:利于地形排水、平衡土方;

易创造优美、细腻的景观;微地形造型应有起伏曲折,以符合自然特征。 下沉式地形设计应注意排水与实用功能

第六章 园林道路

一、园路:是指绿地中道路,广场等各种铺装地坪。它是园林中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是园林的骨架、网络。 二、园路的功能: 1.划分园林空间

忌直求曲,以曲为妙;“曲径通幽”,“路径盘蹊”;斗折蛇行,一步换一形,追求一种隽永含蓄,深邃空远的意境,目的是增园林的空间层次 2.丰富景观

因景设路,因路得景。 3.引导游人

合理的设计引人观赏 三、 园路的布局形式

1、规则式:西方园林多为规则式布局,园林路笔直宽大,轴线对称,成几何式。

(彼得沃克的极简主义:凯宾斯基前庭 大格网与小路穿插,先高新技术开发区,厦门海湾公

园的锯齿线道路)

铺装设计上:人流集中处用硬质,分散处用软质

补充知识点:浮水植物——是指植物悬浮于水面上的植物,又称为漂浮植物,无根,体内气体较多,使叶片能够随水漂浮。 挺水植物——是生长在浅水区的植物,它的根或地下茎生长在泥土中,通常有发达的通气组织,茎和叶绝大部分挺立水面。湿生植物

2、自然式:中国园林多与水为中心,园林多采用自然式布局,园路讲究含蓄, 但在庭院,寺庙园林或在纪念性园林中,多采用规则式布局。主要道路网为大循环,次要道路为小循环。

四、园路规划的设计要点:

1、回环性:园路中的路多为四通八达的环形路,路人从任何一点出发都能遍游全园,不走回头路。

2、主次分明:

a主路:4~6m 纵坡宜小于8%,横坡宜小于3%,主路应为无障碍设计。 b 次路:2~4m 纵坡宜小于18%,可设置台阶(不宜小于2级),宜设置护栏措施。 c 游步道:1.2~2m 游步道可出现尽端道路,地面铺装可灵活(卵石) d 园务路:为便于园务输出,养护管理等的需要而建造的路

设计要点:①通行机动车的园路宽度应大于4m,转弯半径不小于12m。 ②园路在地形险要的地段应设置安全防护措施。

③公园出入口以及主要园路宜便于通过残疾人使用的轮椅 ④单个的出入口最小宽度1.5m 3、疏密适度:园林的疏密同园林的规模、性质有关,在公园内道路大体占总面积的10%~12%;在动物园、植物园或者小游园内,道路网密度可升高,不宜超过25%。 补充:绿地占总用地>70%,园林构筑物小品<5%. 4、曲折性

“路因景曲,境因曲深””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延长路线,增加层次。园路的曲折要有目的,随意而曲,曲得其所。 a自然式水池岸布路——随池而曲 b山坡路盘旋环绕 c为逾越障景而曲

d两土丘之间沿丘脚的相连线弯曲

e符合传统,曲径通幽;转折处布置山石,树木,或地势开降,曲中有理,路在绿地中。 忌:弯曲时角度相同;短距离内弯曲太多;走投无路的弯曲;为曲而曲;脱离绿地。 举例:宝安江南村——遇水可转化为桥、汀步;遇到建筑,路可转化为廊 5、多样性(路的形式多种多样)

在人流聚集处或庭院内,路——场地; 林间或草坪中,路——步石、休息岛; 遇到建筑,路——廊;

遇到山地,路——盘山道、石级、岩洞; 遇到水,路——桥、堤、汀步。 6、园路的坡度

设计要求:a先保证路基稳定,尽量利用原有地形以减少土方量;

b 游步道坡度超过10%时,为方便行走,可设台阶,台阶不宜连续使用太多(如地形允许,经过11至19级设一平台,使人有喘息、观赏的机会);

c 路在山坡时,坡度大于等于6%时,要顺着等高线做盘山路状;考虑自行车时,坡度小于

等于8%;考虑汽车时,坡度小于等于15%;

d 园路与等高线相交,来回曲折,增加观赏点和观赏面。 7、园路交叉点设计注意点:

a 避免过多路交叉(路况复杂、导向不明)

b 尽量靠近正交,锐角过小,车辆不宜转弯,人行要转弯绿地 c 做到主次分明,在宽度、铺装、走向上应有明显区别

d 要有景色和特点,尤其是三叉和丁字路口,可形成对景,让人记忆深刻

e 交叉路口的相连避免冲突,出入口的艺术处理,与周围环境协调,考虑地表的排水以及对花草树木生长的影响等等 8、最后补充点:

a 园林绿地通车率不高,不必为追求景观气魄而随意扩路,减少绿地、增加投资; b 注意园路两侧空间的变化,疏密相间,留透视线,并有适当缓冲草地,开阔视野 c 园中最重要的是绿植景观,而非人工构建物

d 大面积地铺,令地表升温,造成土壤排水、通风不良、阻碍植物的生长(可采用透气性铺地材料)

五、园路的设计

园路设计包括:1、线形设计

2、路面设计(结构设计、铺装设计)

1、结构设计:a 面层:路面最上一层,直接承受荷载和气候,要做到坚固、平稳、耐磨、一定的糙度、便于清扫

b 结合层:面层与基层之间的一层,用于结合、找平、排水

c 基层:路基之上,承受面层荷载,传给路基,要求具有一定的强度,一般采用碎石、砾石灰石或各种废渣

d 路基:路面的基础,承载、保证路面强度与稳定性 2、铺装设计(寓意性、装饰性)

1)铺装色彩——常见以中性色为基调,以少量便暖和偏冷的色彩做装饰性花纹,应与环境空间气氛协调

2)铺装形状——方形(整齐、规矩,有安定感,方格状的铺装产生静止感);波浪形(具有动感,造型活泼);圆形(完美、柔润,几何之最优美形,水边散铺圆块,可联想波纹、荷叶);仿自然纹理的不规则形(乱石纹、冰裂纹等,使人联想荒野、乡间,具有自然、朴素感)

3)铺装质感——自然面的石板表现原始的粗狂感,光面地砖透出华丽精致 铺装尺度——图案尺度与场地有关,大面积铺装用大尺度图案

4)地面铺装的图案处理——a规范图案反复使用;b统一全局处理;c广场边缘的铺装处理 5)铺装材质——彩色混凝土沥青,水泥混凝土等(下面会详细讲述) 3、铺装材质:

a 花岗岩——荔枝面(室外多见);蘑菇面(用于柱、墙角);抛光面;自然面;火烧面(表面粗糙);机切面

b 大理石——纹理丰富华丽,不耐酸、化学稳定性差

c 文化石——材质坚硬、色彩鲜明、纹理丰富、风格各异、抗压、耐磨、耐火耐寒、耐腐蚀、吸水率低

d 砖——亲切,成本低(一般50元\\平方米);按材料可分为:粘土砖、混凝土砖;按形式与功能分为:仿古青砖、广场砖、植草砖等;常用品牌:艾尔、苏埠诺克 e 卵石——鹅卵石(粒径60-150);卵石(粒径15-16);豆石(粒径3-15);雨花石 卵石

可做拼花,也可用来修边

f 特殊材料——玻璃、马赛克、青铜、熟铁、喷石漆、木屑、煤渣等等

g 木材——暖性材料,温暖舒适,价格因材而异,变化较大(室外木材用防腐木为好,但价格较贵)。举例:杜伊斯堡北风景公园的金属广场;中山岐江公园入口。 4、铺装设计

1)要点:铺装的适度变化可以用来引导人流,创造过渡空间,不让人过处可设大块砾石或鹅卵石;广场铺地结合地方特点、植被、硬地或天然状岩石等组合方式。

2)选取铺地材料时应注意:a 材料肌感可影响人行速度;b 细铺纹理强调原地的品质和形状、增强尺度感;c 场地纹理的变化可暗示表面活动方式,划分人、车、休息、游戏等功能,刺激视听。

第七章 园林水景观 1集中式用水东西方园林水景之比较:○1东方:中国园林崇尚自然,水是重要的设计要素:○

2分散使用水—适用于江南私家园林(瘦西湖 化整—适用于北方皇家园林(颐和园昆明湖)○

为零);枯山水:日本园林的精华,实质上是以砂代水,以石代岛的做法,极少的构成要素达到极大的意蕴效果,追求禅意的枯寂美。西方:西方园林强调规整,水景布置也不例外。

(法国几何式图案园林、意大利台地园)○2东西方园林理水手法的不同主要是东西方文化渊源分野所致。东方园林:重视意境,手法自然,水的设计以环湾见长,越湾越有不尽执意;西方园林:重视视觉,讲究格局与趋势,水的设计显露着人工造景的痕迹。

水的表现形式:静水类水景观(水池、池塘、沼泽园等,其形状可以是规则式或自然式,平和宁静、清澈见底);动水类水景观:落水、流水、压力水(瀑布、漂流或者喷泉,一般都由小水泵提供水源动力、有声音)。

四种水形式的运用:源头(压力水)--过渡形式(流水或落水)--终结(静水类)

1创造良好的视距:水的几种造景设计手法:○充分利用水的行为限定和视觉渗透,获取良好

视距和最佳构图效果 H=W θ=45°细部;2H=W θ=27°全部收入;3H=W θ=18°整体及周围 2系带作用:水具有将不同园林空间和不同景点连接起来产生整体感的能力。○3焦点作用:○

向心空间的焦点、轴线的焦点、空间的醒目处、人的视线容易达到的地方等等。

第八章

生态修复:所谓生态修复是指对生态系统停止人为干扰,以减轻负荷压力,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自组织能力使其向有序的方向进行演化,或者利用生态系统的这种自我恢复能力,辅以人工措施,使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或使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主要指致力于那些在自然突变和人类活动活动影响下受到破坏的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工作,恢复生态系统原本的面貌,比如砍伐的森林要种植上,退耕还林.让动物回到原来的生活环境中。这样,生态系统得到了更好的恢复,称为“生态修复”。

生态修复意义: 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人口剧增、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一个大问题。跨进新世纪,我国已经进入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优化人居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我们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生态系统退化和丧失很严重的地区,土地荒漠化、沙尘暴、洪水灾害、水资源短缺等,已严重威胁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国民福利。为此我国采取了一系列工程措施,如植树造林、自然保护区建设、退耕还林等,但总体上我国的生态环境还是相当严峻。

生态和谐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石。我们必须站在构建和谐社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