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4 10:03:2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专题复习十一 文言文阅读课时3
一、(2015·德州中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
①
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
②
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雊。斯之不远,倘能从
③
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
(节选自王维《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注释】①曩(nǎng):从前。②雊(gòu):雉鸡叫。③天机:天性。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与“夜登华子冈”中“夜”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上使外将兵 .C.腰白玉之环 .
B.其一犬坐于前 .
D.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实是欲界之仙都然是中有深趣矣 ..B.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与月上下 ..C.复与疏钟相间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D.倘能从我游乎请从吏夜归 ..
3.把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②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
4.甲文中的“猿鸟乱鸣”和乙文中的“吠声如豹”都是声音描写,其作用有何不同? 5.甲、乙两文都是写给朋友的书信,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甲】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蒲松龄《狼》)
①②③
【乙】苏子夜坐,有鼠方啮。拊床而止之,既止复作。使童子烛之,有橐中空。嘐嘐聱聱,声在橐中。曰:“嘻!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死鼠。……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
苏子叹曰:“异哉!是鼠之黠也。闭于橐中,橐坚而不可穴也。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吾闻有生,莫智于人。扰龙伐蛟,登龟狩麟,役万物而君之,卒见使于一鼠;堕此虫之计中,惊脱兔于处女。乌在其为智也。”
……若有告余者曰:“……不一于汝,而二于物,故一鼠之啮而为之变也。人能碎千金之璧,不能无
④
失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此不一之患也。言出于汝,而忘之耶?”…… .(苏轼《黠鼠赋》) 【注释】①拊(fǔ):拍。②橐(tuó):袋子。③嘐(jiāo)嘐聱(áo)聱:象声词,形容鼠咬物的声音。④虿(chài):蝎子一类的毒虫。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其一犬坐于前 犬: .②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 .③橐坚而不可穴也 .
见:
穴:
④不能无变色于蜂虿 于: .
2.翻译下面的语句。
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
3.两文都写人与动物的“较量”,但有着截然不同的结局,其原因分别是什么?
4.两文均“叙事”而“达意”,但体裁和表现侧重点不同,试做简要说明。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甲】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林嗣环《口技》)
①②③
【乙】光绪十六年春闰二月甲子,余游巴黎蜡人馆。见所制蜡人,悉仿生人,形体态度,发肤颜色,长短丰瘠,无不毕肖。自王公卿相以至工艺杂流,凡有名者,往往留像于馆。或立或卧,或坐或俯,.或笑或哭,或饮或博,骤视之,无不惊为生人者。余亟叹其技之奇妙。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注释】①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②蜡人:用蜡做成的人的形象。③生人:活人。④亟(qì):屡次,不断地。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间: .②不能名其一处也 .③无不毕肖 .
名: 肖:
④
2.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不能指其一端 其一犬坐于前 ..B.凡有名者 .
C.往往留像于馆 .
念无与为乐者 .
求石兽于水中 .
D.余亟叹其技之奇妙 .
属予作文以记之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②骤视之,无不惊为生人者。
4.下列句子中不能表现口技表演者或蜡人制作者高超技艺的一项是( ) A.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B.余亟叹其技之奇妙。 C.见所制蜡人,悉仿生人。
D.形体态度,发肤颜色,长短丰瘠,无不毕肖。
5.甲、乙两段文字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一、
1.C 【解析】 “夜登华子冈”中“夜”的用法是名词作状语。C项“腰白玉之环”中的“腰”是名词用作动词,其他三项加点字都是名词作状语。
2.D 【解析】 A.判断动词/这;B.参与,这里指欣赏/和;C.相互交错/参与;D.跟随/跟随。 3.①太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
②如果你不是这样天性清新高雅的人,我哪能用这不打紧的事务(游山玩水的闲事)相邀呢?
4.“猿鸟乱鸣”使景色灵动,充满生机活力;“吠声如豹”以动写静,衬托了冬夜的空旷寂静。
5.甲文作者和朋友分享对山川之美的热爱之情和隐逸情怀;乙文作者邀请朋友来山中同游,委婉希望他淡泊名利,回归自然。 二、
1.①像狗一样 ②被 ③咬洞 ④在
2.因此没有咬东西却装作咬东西,用声音来招引人;没有死却装死,用装死的样子求得逃脱。
3.甲文中屠户能认识狼的本性,并识破狼的狡诈,善抓时机,行动果敢;乙文中因人精力不专,懈怠疏忽,反受外物左右,被对方的欺骗手段蒙蔽,陷入对方圈套。
4.甲文为小说(或寓言),重在突出故事之奇,因此以记叙为主,作者观点十分简要,故事寓含的道理由读者从中意会。乙文为小品(或赋),重在“悟理”,以“黠鼠”逃脱为基础和凭借,着重推演故事的因果关系,进而得出启示,揭示道理。 三、
1.①夹杂 ②说出 ③相像(相似)
2.D 【解析】 A.代词,其中/代词,其中;B.代词,……的人/代词,……的人;C.介词,在/介词,在;D.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代词,指代“重修岳阳楼这件事”。 3.①(客人们)扬起衣袖,露出手臂,两腿瑟瑟发抖,几乎想争先恐后地逃跑。 ②猛然看到他们,没有不惊叹像是活人似的。
4.C 【解析】 A、D两项从正面表现口技表演者、蜡人制作者高超技艺,B项从侧面表现蜡人制作者高超技艺,C项只是客观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