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_王松桂_教学大纲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6 17:46:3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课程性质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理工经管本科各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安排在大学二年级开设。北京工业大学各专业普遍开设该课程,是学校重点建设的公共基础 课程之一,由应用数理学院以概率统计学科部为主的课程组负责。根据教育部教学大纲的要求和不同专业的不同需要,课程组把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分为两种开设:概 率论与数理统计(经)针对人文经管、城市规划和建筑学各专业开设,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工)则针对理工科各专业开设。两者都强调应用,但后者基本理论的要求 稍高。二者均为48学时。

师资队伍概况

北京工业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有良好的师资队伍。北京工业大学应用数理学院有概率统计博士点与博士后流动站,同时国家一级学会“中国现场 统计研究会”挂靠在我院。课程组依托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博士点,由15人组成,有教授6人(包括5名概率统计学科博士生导师),副教授4人,讲师5人。既有 著名的学科带头人,也有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结构合理(50岁以上4人,40—49岁7人,40岁以下4人),学术氛围浓厚。

教材建设

全校正在使用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材就是由我们小组的王松桂教授、高旅端教授、程维虎副教授编写,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该教材获教育部全国普 通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由于社会迅速发展的需要,课程组认为有必要改版,增加最新应用成果一章,使学生更加视野开阔。因此新版增加了在金融、气象、地质、 质量管理、抽样调查等领域的应用成果。这些内容在国内现有的工科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材中是少见的,属本书新的特色。新版书稿基本完成,将在今年内出版,已 与科学出版社签订了再版合同。

由我们小组的谢莉、尹素菊、陈立萍、李寿梅老师编写了与之配套的辅导教材《概率统计解题指导—概念、方法与技巧》一书, 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此书是我们概率与数理统计课题组上课用的主要参考书之一。

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概率统计的理论和思想方法对于本科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如何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入门,并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掌握概率统计应用的技术是教学难点。为 此,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制作了与教材配套的课件,通过在课堂上把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变抽象为直观,收到良好的效果。同时,利用多媒体技术,增加 了应用背景知识、随机试验的演示与模拟和范例的介绍,有助于学生理解这门课程的应用和重要性。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案等上网,使学生课前与课后可根椐自己的 需要进行针对性的学习。利用北京工业大学“教育在线”的“教师空间”与“学员空间”,开通了教师与学生的平台。另外,我们正在加紧网上内容的改造,例如: 增加新的栏目“教师风采”、“概率统计故事”、“随机试验”;修改“电子教案”、“作业习题”等栏目。改造工作将在8月份完成。 教学特色

我们注意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例如,结合理工科学生在做实验时用最小二乘法拟合经验曲线的实际,强调概率统计的应用;利用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挂靠 我院的便利,每年邀请了几十名概率统计界国内外知名学者来我校讲学,以提高

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还邀请了对教学有研究的知名学者来我校介绍概率统计的重要 应用(如北京大学谢衷洁教授的讲座);又如,举办校内大学生数学建模培训和比赛,并结合学生参加全国数学模型比赛的需要,拓宽学生的概率统计及其应用的知 识,取得良好效果。

近几年来,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共获得全国一等奖 4 项,二等奖 11 项,北京市一等奖15 项,二等奖26 项。其中概率统计及其应用的知识的灵活运用是必不可少的。相应的教学研究成果获北京工业大学教学研究成果一等奖。 教学与科研成果

所有教师在从事教学的同时,也从事概率统计的理论和应用或教育教学研究,积累了大量概率统计理论、应用和教学方面的经验,取得了众多研究成果:国 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全军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北京市优秀教育成果一等奖1项,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二等 奖1项。国际学术会议最佳论文奖1项。目前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优秀青年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教委基金等的教学研究与科研项目15 项。近五年中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论文近百篇,国内出版专著、译著11部,国外出版专著2部。

学科建设促进教学

学科建设是建立优秀师资队伍的前提和手段。我们通过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博士点的建设,以及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挂靠我校的便利,广泛联系国内同行,推 动与同行的学术交流,虚心向同行学习。例如2002年课程组曾在北京工业大学主办为期3天的工业统计研讨会,会议报告的成果都是各方专家把概率统计方法应 用于实际所取得的成果。2004年5月,课程组在北京工业大学主办“京津地区概率统计“五四”青年研讨会”。青年学者的精彩报告,使学生和我们的老师耳目 一新。我们也曾经邀请北京大学谢衷洁教授到校在300人大教室中举行报告会,介绍他多年来把概率统计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成果。仅2003年度到校做报告 的国内外概率统计学者有20多人。

学科建设的发展不仅提高了课程组教师队伍的水平,也提升了学生对于课程的了解和兴趣,提升了学生对于概率统计方法的认识和掌握。

英文名称:Probability and Statistics

课程编号:0000026/0000027

课程类型:基础必修课

学时:48 学分:3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

使用教材及参考书: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王松桂、程维虎、高旅端编著,科学出版社,2000年9月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解题指导---概念、方法与技巧》,谢莉、尹素菊、陈立萍、李寿梅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

学时分配

章 学 时 分 配 合计 讲课 习题课 实验课 上机课 讨论课 其他 1 7 1 - - - - 8 2 6 1 - - - - 7 3 7 1 - - - - 8 4 6 1 - - - - 7 5 2 - - - - - 2 6 4 - - - - - 4 7 6 1 - - - - 7 8 4 1 - - - - 5 (习题课亦可根据授课对象的具体情况适当调整)

英文名称:Probability and Statistics(Engineering)

课程编号:0000026

课程类型:基础必修课

学时:48 学分:3

适用对象:工科各专业本科生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

使用教材及参考书: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王松桂、程维虎、高旅端编著,科学出版社,2000年9月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解题指导---概念、方法与技巧》,谢莉、尹素菊、陈立萍、李寿梅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

一、 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一门工科各专业必修的公共基础课课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研究自然界、人类社会及技术过程中大量随机现象中统计规律性的一门数 学学科。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人类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这门数学学科得到了蓬勃发展,它不仅形成了系统的理论,而且在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工程技 术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基本

方法,使学生初步掌握处理随机现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概率统计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随机事件

第二章 随机变量

第三章 随机向量

第四章 数字特征

第五章 极限定理

第六章 样本与统计量

第七章 参数估计

第八章 假设检验

第九章 线性回归分析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课堂讲授:48学时,其中习题与提高讲授不少于4学时。教师根据授课对象对部分章节的内容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计算机应用的优势进行授课。

新手段的实验:(1)教学中可适当加入随机试验的演示;(2)鼓励学生参加实际课题(例如:鼓励学生参加建模比赛)。

作业:布置习题数量要不少于教材各章后的所有习题的65%(第八章的第4、5节,第九章除外),所布置的习题要难易得当,以此加深学生对所学概念的理解、基本方法及技巧的掌握,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试:闭卷笔试。

四、学时分配

章 学 时 分 配 合计 讲课 习题课 实验课 上机课 讨论课 其他 1 7 1 - - - - 8 2 6 1 - - - - 7 3 7 1 - - - - 8 4 5 6 7 8 6 2 4 6 4 1 - - 1 1 - - - - - - - - - - - - - - - - - - - - 7 2 4 7 5 (习题课亦可根据授课对象的具体情况适当调整)

教学内容:随机试验、随机事件与样本空间,随机事件之间的关系与运算,事件的频率与概率,概率的基本性质,古典概型,条件概率,乘法定理,全概率公式与贝叶斯公式,事件的独立性。

教学要求:

1. 理解随机事件、样本空间的概念 ; 2. 熟练掌握事件之间的关系及运算法则 ;

3. 了解频率概念 ;掌握概率的概念与基本性质,并用其进行概率计算 ; 4. 理解古典概型的定义,并用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

5. 理解条件概率的概念、独立性概念 ;掌握乘法定理、全概率公式和贝叶斯公式 。

重点:随机事件之间的关系与运算;概率的概念、基本性质与概率计算;乘法定理、全概率公式和贝叶斯公式的应用。

难点:古典概型下事件概率的计算,条件概率,独立性概念,事件的概率的计算(特别是:加法定理,乘法定理,全概率公式及贝叶斯公式的应用)。

教学内容:随机变量及分布函数,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与分布函数,常见的离散型随机变量(0—1分布、二项分布及泊松分布),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函数与分布函数,常见的连续型随机变量(均匀分布、指数分布及正态分布),求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的方法。

教学要求:

1. 了解随机变量的概念 ;

2. 掌握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和分布函数的概念及性质,能用概率分布计算有关事件的概率 ;

3. 掌握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和分布函数的概念及性质,能用概率密度函数或分布函数计算有关事件的概率 ;

4. 熟练掌握0—1分布、二项分布、泊松分布、均匀分布、指数分布和正态分布的概念及性质 ;

5. 掌握求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的一般方法 。

重点: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或分布密度与分布函数的互求;求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0—1分布、二项分布、泊松分布、均匀分布、指数分布和正态分布的概念及性质。

难点:连续随机变量的分布密度及其分布函数的互求;求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 教学内容:二维随机向量及其分布;二维离散型随机向量的概率分布与边缘概率分布的关系及运算;二维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分 布函数与边缘分布函数、概率密度与边缘概率密度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