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本色阅读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10 15:36:1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语文教学需要咬文嚼字

张如意

“咬文嚼字”,词典上解释为: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抠字眼而不注重精神实质。从解释上看多为贬义。现在我们的阅读教学,注重学生的自读自悟,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是尊重学生阅读行为的巨大进步。但同时,我们的阅读也需要“咬文嚼字”。如何咀嚼文字,还阅读以本色呢?笔者以《湖心亭看雪》为例,谈一谈如何在阅读中“咬文嚼字”。

咬文嚼字写景处。写景的文字往往是作者匠心独运的地方,它寄予着笔者的情感因子。或工笔,或白描,都花费了作者的心思。《湖心亭看雪》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别致的雪景:“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唯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此句中就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去“咬文嚼字”。比如“与”一字。惜墨如金的古人为何不去掉“与”字,化为“天云山水,上下一白”?咀嚼品味、尝试阅读后我们得知:迭用三个“与”字,生动地写出天空、云层、湖水之间白茫茫浑然难辨的景象,给人浑然一体的视觉享受。再看“痕、点、芥、粒”这几个量词,同样值得我们咀嚼:这些量词极言所状物之小,读来如简约的画,似梦幻般的诗,给人一种似有若无、依稀恍惚之感。就数词“一”而言,也有其韵致: “上下一白”之“一”字,是状其混茫难辨,使人惟觉其大,与“痕、点、芥、粒”这几个量词巧妙搭配,对比鲜明。这力透纸背的“一”字,仿佛在努力的传达出作者也将自己置身于苍茫的雪景中,孑然一身,形影相吊,内心的孤独飘然于外。

咬文嚼字对话时。人物间的对话,是体现人物的性格,表达内心真实情感的一种方式。咬文嚼字人物的对话,咀嚼人物个性语言,也能获取阅读的乐趣。《湖心亭看雪》文中仅一处人物对话:“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这一句话出自“金陵人”之口。其实联系上文来看,作者是“独往湖心亭看雪”,作者希望把自己看做是做客湖心亭赏雪的唯一的一个。没想到两个“金陵人“先作者而到了,并且反客为主,口出此惊叹之语。我们就这一句“湖中焉得更有此人!”细细咀嚼,会得出这一惊叹虽发之于二客,实为作者的心声:张岱没想到也有如此雅兴的人,先自己而到。这期间既有“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惊喜,也有被扰了“独赏雪景,独品西湖”兴致的失落,更有对内心苦闷的恰到好处的掩饰。可是妙就妙在作者不发一语,给读者以无尽的想象空间,可谓“尽得风流”。这样的妙处,非咬文嚼字不能得也。

1

咬文嚼字细节点。文章中打动我们,给我们留有深刻印象的,唯有细节。在阅读中,我们针对文本的细节,咬文嚼字,咀嚼细处、妙处,自得其妙。《湖心亭看雪》中,细节描写就有很多处:“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一个“拥”字,值得品味:为何是“拥”,而不是“披”?“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此句尤其值得玩味:请作者入席饮酒,为何用“拉”而不用“请”?面对偶遇的赏雪“知己”,作者为何“强饮”?而后就匆匆而别,却没有我们意料中的把酒观雪、促膝长谈?作者问询好客主人的姓氏,对方为何答非所问?这些疑问,都是基于对文字的咀嚼,会激发起学生的探究兴趣:“拉余同饮”,颇有幸逢知己之乐,然而凄清的基调没有一丝的消减。正如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不过是一种虚幻的慰藉罢了。“强饮”,是为了酬谢知己,更想早一点脱身;“问其姓氏”,语焉不详,言外有后约难期之慨。咬文嚼字这些细节,我们会悟得隐藏在文字背后的诸多感受。

咬文嚼字闲来笔。文章中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闲来之笔”,其实也有无尽的深意,同样值得我们去品味。《湖心亭看雪》一文最后写道“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按理说文章写到作者与“金陵人”饮酒作别之后就算完结了,但是作者却又借舟子之口,点出一个“痴”字。“痴”有何意?用现代语言解释,“痴”意为傻、呆。文中的张岱也的确表现的很“另类”。但是,作者借这一“痴”字,看似“自嘲”,却又以相公之“痴”与“痴似相公者”相比较、相浸染,把一个“痴”字写得更透。所谓“痴似相公”,并非减损相公之“痴”,而是以同调来映衬相公之“痴”。这一字,也正是作者的得意处和感慨处,可谓文情荡漾,余味无穷。“痴”字表明特有的感受,来展示他钟情山水,淡泊孤寂的独特个性。这也是咬文嚼字的结果。

言到此,我的意思已经明了:阅读中的“咬文嚼字”,是努力的追寻“本色的阅读”,并非像传统教学中的把课文内容简单的分析讲解,把一篇富有感染力的文章搞得支离破碎、味同嚼蜡。而是引导学生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之上,认真揣摩、品味文中的精彩之处,抓住文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的关键词句,品出作品的美妙之处,悟出深邃之意,享受本色阅读的趣味。

此文刊发于《山东教育》2012年第七期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