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4/30 20:58:5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名词解释

1.荚膜:许多细菌的最外表还覆盖着一层多糖类物质,边界明显的称为荚膜。 2.芽孢:某些细菌在它生活史中的 某个阶段或某些细菌在遇到不良环境时,细胞质.细胞核逐渐脱水浓缩,在菌体内形成一个内生胞子。

3.鞭毛;鞭毛是某些细菌的运动器官,由一种称为鞭毛蛋白(flagellin)的弹性蛋白构成,结构上不同于真核生物的鞭毛。细菌可以通过调整鞭毛旋转的方向(顺和逆时针)来改变运动状态 。

4.菌毛:菌毛是在某些细菌表面存在着一种比鞭毛更细、更短而直硬的丝状物,须用电镜观察。特点是:细、短、直、硬、多,菌毛与细菌运动无关,根据形态、结构和功能,可分为普通菌毛和性菌毛两类。前者与细菌吸附和侵染宿主有关,后者为中空管子,与传递遗传物质有关。

5.质粒:游离于原核生物核基因组以外具有独立复制能力的闭合共价环状双链DNA分子 。

6.灭菌: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灭全部微生物,包括致病和非致病微生物以及芽孢 。

7.异染颗粒:

8.L型细菌:当细菌细胞壁中的肽聚糖结构受到理化或生物因素的直接破坏或核成被抑制时,细菌并不一定死亡而成为细胞壁缺陷的细菌。

9.抗生素:由某些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能抑制或杀死某些生物细胞(主要是微生物和肿瘤细胞)的物质。

10.脂多糖:即革兰阴性菌的内毒素。它由脂类A、核心多糖和寡糖重复单位构成。

11.菌落:由单个细菌分裂增殖,经过一定时间(18~24h)后,可形成肉眼 12.核衣壳:由病毒的核心核酸和包绕核酸的外壳蛋白构成。

13.热原质:许多G-菌如伤寒沙门菌、铜绿假单胞菌以及一些G+菌如枯草芽胞杆菌能产生一种多糖,注入人体或动物体内可引起发热反应,成为致热原。(其实就是指菌体脂多糖)。

14.干扰现象:两种病毒感染同一细胞时,一种病毒抑制另一种病毒增殖的现象。

15. 灭活:病毒受理化因素作用后,失去感染性称为灭活。

16.孢子:真菌的生殖结构,是由生殖菌丝产生的。大多数真菌是通过各种有性或无性的抱子繁殖的。抱子也是真菌鉴定和分类的主要依据。无性抱子是指不经过两性细胞的配合而产生的孢子。

17.真菌:是一大类具有细胞壁和典型细胞核,不含叶绿素,不分根、茎、叶的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核高度分化,有核膜和核仁,胞质内有完整的细胞器。可引起人类感染性、中毒性及超敏反应性疾病。

18.刺突:指某些包膜病毒的包膜上所具有的钉状突起,也称为包膜子粒。 19.条件致病菌:指正常菌群在机体健康或正常情况下不致病,只是在抵抗力低下时 才导致疾病,这类微生物称为条件致病菌。

20.正常菌群:指人体体表及胃肠道、呼吸道等与外界相通的腔道黏膜表面栖居的细菌数量相当于人体细胞的10倍。 些微生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和人形成共生关系。许多微生物对人不仅无害,而且有益。通常把这些在人体各部位经常寄居而对人体无害的细菌称为正常菌群。

21.消毒:是指杀死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能杀死细菌芽孢的方法。

22.防腐:是指防止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方法。

23.培养基:是人工配制的细菌生长繁殖所需的营养物质,调配合适的pH(7.2-7.6),经灭菌后使用的培养细菌物质。

24.基础培养基:含有细菌所需要的最基本营养成份,可供大多数细菌生长。组分是1%蛋白胨和0.5%NA.CL配制而成,还需加入琼脂(2-3%---固体培养基、0.3-0.5%--半固体培养基)。

25.选择培养基:是利用细菌对各种化学物质的敏感性不同,在培养基中加入一定的化学物质,抑制非目的菌生长,有利于需要分离细菌的生长,如SS琼脂培养基。

26鉴别培养基:利用各种细菌分解的作用物及其代谢产物的不同,可应用含有一定作用物和指示剂的培养基来培养细菌,作鉴别之用,如糖发酵培养基。

27.支原体:为没有细胞壁,呈高度多形态性,能通过滤菌器,可用人工培养基培养增殖的一类最小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28.立克次体:是一类体积微小,绝大多数为自身代谢不完善,严格细胞内寄生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29.衣原体:是一类严格寄生在细胞内,有独特发育周期,能通过细菌滤菌器的原核细胞形微生物。在生物学分类的地位处于立克次体与病毒之间。一度曾被认为是病毒,现已归属为细菌类。

30.转化:是指受体菌直接摄取供体菌的游离DNA片段,并正整合到自己的基因组中,从而获得新的遗传性状叫转化。

31.转导:是以温和噬菌体为媒介,将供体菌DNA片段转移到受体菌内,使受体菌获得新的遗传性状,称转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