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发展局2018年商贸工作计划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2 19:01:3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附件3

厦门市贸易发展局2018年商贸工作计划

2018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是贯彻国务院《意见》的关键一年,也是商贸形势最为复杂的一年。因此,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统一认识,充分运用我们在困难情况下推进发展的经验,持续推进商贸业平稳较快发展。 2018年我市商贸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以“稳外需、扩消费、调结构”为工作中心,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政策,深化结构调整,继续优化环境,持续开拓市场,做深对台经贸,推进流通现代化,做大会展产业,保障市场供应,努力推动商贸业又好又快发展。 2018年我市商贸工作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完成出口299亿美元,同比增长8%;完成进口167.5亿美元,同比增长7%;合计完成进出口466.5亿美元,同比增长7.7%。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7亿元,同比增长14%。 实现上述目标,我们要努力抓好以下十方面的工作:

<一)进一步完善外贸扶持政策,努力实现外贸平稳增长

1. 优化进出口信用保险扶持政策。信保扶持政策作为出口风险管理的有效途径,在目前市场系统性风险较大的情况下,为企业出口提供有利保障。为进一步扩大信保扶持政策的覆盖面,适度调整扶持比例,试点行业统保。一是推广企业统保,保持统保企业扶持力度;二是保留资信调查费和进口信保保费扶持,适当下调保单融资贴息;三是选择工艺品、石材等我市传统优势出口商品试点行业统保。 2. 加大重点出口企业开拓市场扶持力度。重点出口企业是我市出口的中坚力量,加大对重点出口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的扶持力度,拟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在产品认证、境外网点建设以及境外宣传方面提高扶持比例;二是在重点出口企业首推EC全球数据宝,帮助企业在开发客户、降低风险、提高客户忠诚度、掌握竞争对手动向、发掘市场机会和威胁方面提供实时的数据信息;三是增加产品设计扶持,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3. 提高大型工业企业出口扶持政策针对性。明年的工业企业出口将有一定程度的复苏,但部分企业仍可能存在一定困难,因此,工业出口企业应具有针对性,对我市新的出口增长点或出口下滑较大的大型工业企业,集中有限

资金给予一对一的扶持,避免“撒胡椒面”。 4. 增加中小外贸企业融资扶持。充分发挥国家中小外贸企业扶持资金的作用,充分调动商业银行对我市中小外贸企业融资的积极性,对商业银行开展的中小外贸企业融资给予一定的奖励。 5. 进一步加大大宗商品进口扶持力度。重点扶持矿产<铁矿砂、煤、石材)、农林渔产品<渔粉、植物油、橡胶、大豆和纸浆)以及塑料化工、贱金属等大宗进口商品。将从两个方面加大扶持:一是加大进口奖励;二是对国内贸易信用险保费给予补助。 <二)积极推进外贸结构调整,努力提升出口核心竞争力

1. 培植出口基地。根据我市出口产品结构,结合我市重点规划发展的13个产业集群,重点打造20个左右我市出口基地,培植其长久竞争力。一是争取商务部对出口基地的认定和扶持;二是制订出口基地扶持政策和措施,在公共平台建设、开拓市场、人才培训、宣传推介等方面给予扶持;三是扶持优势产业行业协会的建立和发展,加强行业管理,强化行业宣传推介,共同开拓市场;四是在调研的基础上培育一批优势产业专业展览会,促进优势产业集群发展。 2. 积极筹建厦门市国家设计中心。在调研参考香港、

台湾设计中心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积极筹建厦门市国家设计中心,并积极申请列入商务部“国家设计中心”试点城市,借助其平台帮助企业开展研发设计,提高出口产品竞争力和附加值。 3. 扶持流通型外贸出口企业。流通型出口是我市企业采用掌握订单、研发设计、口岸物流、融资结算四个环节,而生产制造环节委托外地企业的出口方式,其出口额约占全市出口的38%,创造GDP约占全市第三产业GDP的10%。由此可见,流通型出口是我市出口的“生力军”,它的长足发展对于突破我市区域小、生产成本高的瓶颈意义重大。一是引导其转型升级,加大研发设计,提高产品附加值,创建自有品牌;二是探讨扶持政策,从开拓市场、平台建设等方面给予扶持;三是鼓励流通型出口企业扩大进口贸易,提供流通型进口服务,建立完善的进出口贸易服务体系。 4. 完善服务贸易促进体系。一是对我市具有优势的运输、旅游、计算机信息服务、飞机维修等重点领域进行分类指导、重点促进;二是发挥对台优势,在金融、保险、建筑、通讯、旅游、运输及体育、文化和娱乐服务等服务贸易项目上争取先行先试;三是培育我市服务贸易重点企业<行业)和国际品牌,以厦门对外图书交流中心认定为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为起点,继续争取国家文化出口重点

项目的认定,培育一批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服务贸易企业;四是加大项目、载体建设,选择有特色的领域,举办地方促进活动,强化与境外政府机构、中介组织和企业在服务贸易领域的合作和交流。此外,要建立服务贸易发展跨部门协调联系机制,研究制订服务贸易中长期发展规划,不断完善服务贸易统计体系。 5. 继续加强“出口品牌”建设。一是继续评选“厦门市国际知名品牌”,进一步完善充实品牌扶持政策,重点扶持其开拓市场、境外认证注册、宣传推介等。二是继续加大品牌宣传,继续举办“出口品牌海外知识产权保护培训班”,并利用香港贸发局渠道,开展“厦门市国际知名品牌”整体宣传,包括“厦门市国际知名品牌特刊”、网站宣传等。 <三)积极创新服务方式,努力优化外贸经营环境 1. 积极争取政策支持。重点关注出口退税、进出口税收、外汇管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等方面的政策调整,积极反映我市企业的问题,并积极争取政策支持。重点争取我市列入第二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城市。 2. 完善外贸企业联系服务机制。一是完善100家重点外贸企业档案,加强对企业的跟踪服务,及时了解掌握、分析企业经营和财务指标变化,关注企业出现的问题,并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寻求解决的途径;二是建立出口上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