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发展局2018年商贸工作计划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8 5:13:4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息沟通机制,协调相关部门帮助企业解决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定期举办“走出去”实务知识培训班,促进企业了解境外投资国别动态信息和国家对外投资鼓励政策;引导企业利用出口信用保险开展对外投资,提高境外企业抗风险的能力。三是加大对外投资扶持力度。加大企业在境外设点的政策扶持力度,对企业在新兴市场设点的补助由原来的5万元提高到10万元,积极鼓励我市优势产业和重点工业企业在新兴市场设立贸易网点,促进我市出口市场结构调整。 2. 规范对外劳务经营。一是继续推动外派劳务技能培训工作。鼓励校企联合办学,建立人才录用储备机制,推动海员劳务培训基地建设,争取中厦公司的培训中心成为商务部对外劳务培训基地。二是加大对非法外派劳务打击力度。通过报刊媒体网络宣传我市对外劳务合作工作,引导外派劳务人员走正规渠道;联合工商、公安、海事等部门继续整顿市场经营秩序,严厉打击外派劳务犯罪和无照无证非法经营外派劳务活动,加强企业规范经营,鼓励企业创建品牌。三是加强境外劳务人员权益保护。根据“谁派出,谁负责”的原则,及时有效处理劳务纠纷和突发事件,经常性地做好应对境外突发事件的应急准备;建立健全与外派劳务企业与外派劳务人员的定期沟通制度,及时预警,努力化解矛盾。 3. 拓展对外承包项目。加大对龙头企业和新批企业的扶持,积极为对外承包项目企业提供信息服务,创造条件承揽境外项目和劳务合作项目,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力争使我市的对外承包项目工作有新的发展。 4. 加强援外培训机构指导。及时了解商务部援外培训工作的改革方向,发挥我市优势,争取我市援外培训机构成为商务部援外培训一个主要培训点。加强对援外培训机构的指导和检查,督促培训机构做好培训项目的规划,落实好教案和招生计划,确保培训任务的完成。密切与商务部主管司局的联系,及时了解掌握相关信息,争取相关部门更多支持,确保国家下达的每一个援外培训任务圆满完成。 <七)提升内贸流通现代水平,努力搞活流通扩大消费 1. 加大促销力度。引导企业积极探索针对不同销售季节、不同商品特点开展各类促销活动,同时利用各种节庆活动,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方式,引导企业开展各类促销活动,促进消费升温。重点要进一步提升“厦门购物节”,通过发动各区举办分会场,发动行业协会举办重点主题活动,实现市、郊全覆盖,辐射周边各城市,扩大规模;并与厦门相关旅游节、艺术节同步举办,将购物、旅游、文化休闲互相渗透,发挥商旅文结合的综合优势,实现商、旅、文大融合,提升厦门购物节品牌。 2. 加快现代流通方式发展。以提高信息化水平为重点,继续推进物流配送、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组织形式发展,推动交易方式、服务功能、管理制度和经营技术创新,提高流通效率,重点扶持连锁企业提高信息化水平和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鼓励、支持连锁企业到岛外新区发展连锁网点。 3. 大力推进网上销售电子商务新业态。当前,网上销售已经开始兴起,尤其是B2C业态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我市具有商贸环境优良的中心城市优势,发展网上销售电子商务有着巨大的潜力。因此,我局将从以下几方面来推动:一是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促进B2C业态发展的措施;二是筹建B2C行业协会,形成行业发展合力;三是开展人才培训,主要对B2C的经营管理和技术保障等专业人才进行培训,增强发展后劲;四是推广本土渠道,通过合作或引进的方式,在厦门市打造一些全国性的B2C平台,提升综合实力;五是突出整体宣传,通过举办B2C论坛,以及在一线网站做厦门市B2C企业的宣传推广等,扩大厦门市B2C企业的知名度和信誉度。 4. 扩大农村消费。加快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在岛外各区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市场项目,新建和改造一批农家店;继续做好“家电下乡”工作,要扩大家电下乡补贴品种,简化补贴程序;继续推进汽车以旧换新工作,重点推

进小型农用车的以旧换新。 5. 完善商业设施。一是继续推进特色商业街<区)培育,会同相关区继续抓好商业<特色)街培育,将岛外商业街、特色街作为建设重点,同时进一步完善中山路、禾祥西路、湖滨南路电子一条街等中心商业区的服务功能;二是加快推进我市高档百货建设,引进世界知名品牌入驻我市,在巩固磐基国际名品中心发展的基础上,重点推进SM二期的开业、TESCO购物中心的建设;三是加快推进岛外商业基础设施建设,会同相关区做好规划,制定政策,引导商贸企业对接岛外工业集中区商贸配套建设,促进岛外商业繁荣;四是加快批发市场和专业市场建设与培育,增强我市区域商贸辐射力,加快传统市场改造升级,结合“双百市场项目”建设,改造提升一批影响力大、发展前景好的现有批发市场和专业市场;五是针对国际知名大卖场有农超对接意愿的基础,推进农超对接工作。 6. 促进消费升级。一是繁荣我市旧货交易市场,促进旧货流通,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消费需求,形成梯度消费的良性循环,带动新产品销售和资源节约;二是加强二手车市场建设,促进汽车的更新换代,适时启动汽车以旧换新工作;三是与有关部门联手,积极引导个性化、时尚化、品牌化消费;四是拓展通信产品、家政服务、体育健身、休闲旅游等消费。 7. 强化商贸招商引资。一是积极推进对台商贸招商工作。组织相关部门及商贸企业赴台考察、参展,吸引相关企业来厦考察、投资。二是协助在建商贸项目招商。以在建项目为载体,引进国内外知名商业企业和一批品牌专业店、品牌专卖店,提高我市知名流通企业和名牌商品的聚集度,进一步推进我市区域性购物中心的影响力。 8. 促进商贸企业发展。用足用好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做好中小商贸企业融资担保补助和国内贸易信用保险保费补助工作,改善中小商贸企业融资环境,促进担保机构降低中小商贸企业融资担保费率;支持企业购买信用保险和使用第三方提供的专业化信用服务产品,引导企业建立内部信用风险管控制度;继续协调和推动解决商贸企业刷卡费、商业电价过高等问题,营造良好经营环境,提升我市商业竞争力。 <八)完善市场保障体系建设,努力保障市场稳定健康运行

1. 进一步完善监测预警系统。强化市场监测和分析,抓住市场运行中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深入调查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参考,为企业及时提供供求信息,保障市场健康稳定运行。 2. 建立市场供应的主渠道。通过加强批发企业的规模化经营来提高市场保障能力,重点掌握蔬菜、肉类、禽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