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对联》教学案例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3:42:1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认识对联》教学案例

《认识对联》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学精华之一对联的兴趣,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2、使学生初步掌握对联的特点,进一步认识中华民族传统语言文化的精髓。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及协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了解对联的特点并进行运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了解“对子”。

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组材料,请大家先看第一组,我们来读一读。

生:(齐读)晴对雨,暑对寒,天地对山川,鱼虫对草木,旷野对平原;二月柳,九秋莲,露草对霜菅,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师:课堂上最美的就是朗朗的读书声,让这美妙的声音在会场上空回荡,好吗?来,我们再读一读。(生读)朗读了两遍以后,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发现了这些是相对的。

师:对,好多的词语是相对的,那么具体说一说,哪些词语是相对的呢? 生:晴对雨,暑对寒,天地对山川,大漠对长河。 生:鱼虫对草木,旷野对平原,露草对霜菅。

师:这些很明显的相对的词语我们一眼就能看见,还能找到相对的词语吗?仔细辨别一下。 生:二月对九秋,柳对莲。大漠对长河,孤烟对落日,直对圆。 师:大家对语言很是敏感。请再读一遍这朗朗上口的对韵歌。

师:(出示第二组材料)当第二组对韵歌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一定能把其中相对的词语找出来。 (生齐读)

来对往,去对回,雨雪对风雷,松柏对竹叶,草舍对柴扉。 潮涨落,月盈亏,暮色对朝晖,窗前莺共语,帘外燕双飞。

师:这遍朗读已经有大珠小珠落玉盘的韵味了!通过读这两首对韵歌,同学们大概已经知道什么叫做“对子”了。那么同学们能不能自己来“对一对”呢?老师把同学们分组,前后排的7个同学分成一组。每一组有一个同学发言,其他同学可以帮忙。如果组内同学都回答不出来,可以拨打999电话求助。可以求助于其他组的同学,也可以求助老师。

1 / 6

《认识对联》教学案例

(分五次出示,五个小组的成员共同合作填写,老师随机点拨。) 1.天对——,雨对——,大陆对——,山花对——,赤日对——。 2.秋月——,晚霞——,水绕对——,雨中山果——,灯下草虫——。 3.冬对——,暮对——,走兽对——,鱼唇对——,虎爪对——。 4.藤对——,豆对——,绿叶对——,摘花对——,煮酒对——。 5.金对——,宝对——,玉兔对——,猎户对——,白雪对——。 师:对好了吗?我们让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朗读声继续飘荡起来。(生对对子)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秋月白,晚霞红,水绕对云横,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冬对夏,暮对晨,走兽对飞禽,鱼唇对鹿角,虎爪对龙鳞。 藤对蔓,豆对巫,绿叶对红垄,摘花对采蜜,煮酒对喝茶。 金对玉,宝对珠,玉兔对白马,猎户对农家,白雪对红霞。 二、识对联。

师:刚才我们读的是对韵歌,下面我们朗读的是什么呢? (出示阅读材料,生读。)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迎新春春春,春光明媚 辞旧岁岁岁,岁月红火

佛脚清泉,飘飘飘飘,飘下两条玉带 源头活水,冒冒冒冒,冒出一串珍珠 春意布满大地 阳光普照人间 人民军队所向无敌 钢铁长城坚不可摧

(学生读完后异口同声地说“是对联”)

师:既然大家都知道是对联,那么谁能发现对联有什么特点呢?咱们还是分组讨论,3分钟后再交流。

(生小组讨论,教师在黑板上写一幅对联。) 师:有什么想法分享一下。孩子们!

生:字数是一样的,而且字与字是相对的。

2 / 6

《认识对联》教学案例

师:请把你的想法写在黑板上

生:上联与下联之间是有联系的。上联说了一件事,下联继续讨论这件事,只不过角度是不同的。

师:对了,上下是有联系的,意思是相关的。(板书:意思相关)

生:比如“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意思就是相反的。对联可以表达一个相同的意思,也可以表达相反的意思。

师:这也是上一个特点,意思相关。那么除了这三大特点以外,对联还有一个特点,需要我点拨一下吗?对联读起来朗朗上口,称为音韵相谐。上联一般贴在右边,下联一般贴在左边。上联的第一个字是第三声或第四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一般是第一声或第二声。

三、活动——挑战对联。

师:现在我们既然知道了对联的四大特点,那就要挑战自我了。用音韵相谐这个知识来区分上下联。(出示材料)

(一)区分上下联。

举例:爆竹声声辞旧岁(上)梅花点点迎新春(下)

1.同心同德,共绘四化宏图( )各行各业,齐跨长征骏马( ) 2.龙井茶多奇味( )武夷茶发异香( ) 3.壶中明月不老仙龄( )架上丹丸长生妙药( )

师:来展示一下你们的思维成果吧! (各组同学做出回答,均正确,获得了老师的赞扬。) (二)组合上下联。

师:现在难度高了一点,用意思相关,词语相对的方式把上下联组合到一起。(出示打乱排列次序的上下联,让学生组合。) 1、饮龙井茶,品江南丝竹 竹篮提笋,母怀儿 北京输油管油输京北 鸿是江边鸟

登虎丘塔,论天下园林 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 稻草扎秧,父抱子 蚕为天下虫

(生回答正确,获得老师的赞扬。)

3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