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周杏鹏课后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9:39:1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周杏鹏课后答案

【篇一:传感与检测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周杏鹏)课后

习题答案】

求是什么?

首先先由各种传感器将非电被测物理或化学成分参量转化成电参量信号,然后经信号调理,数据采集,信号处理后,进行显示,输出,加上系统所需的交,直流稳压电源和必要的输入设备,便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自动检测系统。

对传感器通常有如下要求:1,准确性2,稳定性3,灵敏度4其他:如耐腐蚀性,功耗,输出信号形式,体积,售价等。

1-3试述信号调理和信号处理的主要功能和区别,并说明信号调理单元和信号处理单元通常由哪些部分组成。

信号调理在检测系统中的作用是对传感器输出的微弱信号进行检波,转换,滤彼,放大等,以便检测系统后续处理或显示。

信号处理模块是自动检测仪表,检测系统进行数据处理和各种控制的中枢环节,其作用和大脑相类似。

信号调理电路通常包括滤波、放大、线性化等环节。

信号处理模块通常以各种型号的嵌入式微控制器、专用高速处理器(d5p)和大规模可编程集成电路,或直接采用工业控制计算机来构建。 2-1随机误差,系统误差,粗大误差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有什么不同?从提高测量准确度看,应如何处理这些误差? 随机误差主要是由于检测仪器或测量过程中某些未知或无法控制的随机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系统误差产生的原因大体上有:测量所用的仪器木身性能不完善或安装,布置,调整不当;在测量过程中温度,湿度,气压,电磁干扰等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测量方法不完善,或者测量所依据的理论本身不完善;操作人员视读方式不当等。

粗大误差一般由外界重大干扰或仪器故障或不正确的操作等引起的。 减小和消除系统误并的方法

1.针对产生系统误差的主要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2.采用修止方法减小恒差系统误差 3.采用交叉读书法减小线性系统误差 4.采用半周期法减小周期性系统误差 随机误差的处理

可以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其分布范围做出估计,得到随机影响的不确定度。

粗大误差的处理

拉伊达准则和格拉布斯准则

2-2工业仪表常用的精度等级是如何定义的?精度等级与测量误差是什么关系?

人为规定:取最大引用误差百分数的分子作为检测仪器(系统)精度等级的标志,即用最大引用误差去掉正负号的数字来表示精度等级。精度等级常用符号g表示。0.1,0.2,0.5,1.0,1.5,2.5,5.0七个等级是我国工业检测仪器(系统)常用精度等级。

检测仪器(系统)的精度等级由生产商根据其最大引用误差的大小并以选大不选小的原则就近套用上述精度等级得到。

2-3已知被测电压范围为0-5v,现有(满量程)20v. 0.5级和150v. 0.1级两只电压表,应选用哪只电表进行测量?

两者比较,通常选用a表进行测量所产生的测量误差较小。即选用20v, 0.5级

3.2什么是仪表的灵敏度和分辨力?两者间存在什么关系?

灵敏度是指测量系统在静态测量时,输出量和输入量的增量之比。 能引起输出量发生变化时输入量的最小变化量称为传感器或检测系统的分辨力。

灵敏度与分辨力关系:传感器的分辨力主要由敏感元件本身特性决定,提高灵敏度的措施,如提高放大倍数以及降低信噪比在一定程度有助于提高系统分辨力,但这种手段的作用在于充分发挥敏感元件的性能,因此其最大效果受限于敏感元件本身,若敏感元件本身分辨力有限,则灵敏度的提高也不会影响传感器的分辨力。(灵敏度大则分辨率小)

3.3 判断线性度的方法有哪几种?哪一种精度最高?那一种精度最低?

最小二乘法、端基线法、理想线性度法。通常最小二乘法精度最高,理想线性度法精度最低。

3.7传感器与检测系统静态校准的条件与步骤是什么?

静态标准条件是指没有加速度,振动,冲击(除非这些参数本身就是被测物理量)及环境温度一般为室派(20士5) ℃,相对湿度不大于85%,大气压力为(101士7 )kpa的情况。 静态校准的步骤如下:

1,根据标准的情况,将传感器或检测仪器全量程(测量范围)分成若干等间距点(一般至少均匀地选择五个以上的校准点,其中应包括起始点和终点);

2,然后由小到大逐一增加输入标准量值,并记录下被校准传感器或检测仪器与标准器相应的输出值;

3,将输入值由大到小逐一减小,同时记录下与各输入值相应的输出值;

4,按2,3所述过程,对传感器进行正,反行程往复循环多次测试,将得到的输出-输入测试数据用表格列出或作出曲线;

5,对测试数据进行必要的处理,根据处理结果就可以确定被校准传感器或检测仪器的线性度,灵敏度,滞后和重复性等静态特性指标。 4.1什么是金属电阻丝的应变效应和灵敏度系数?

金属材料的电阻相对变化与其线应变成正比。这就是金属材料的应变电阻效应。

km=(1 +2u)+c(1-2u)为金属电阻丝的应变灵敏度系数,它由两部分组成:前半部分为受力后金属丝几何尺存变化所致,后半部分为因应变而发生的电阻率相对变化。

4.3试述电阻应变片温度误差的慨念,产生的原因和补偿方法。

由温度变化引起应变计输出变化的现象,称为应变片的温度效应(也称温度误差)。 产生的原因:1,温度变化引起应变片敏感栅电阻变化而产生附加应变;

2,试件材料与敏感材料的线膨胀系数不同,使应变片产生附加应变; 温度补偿:应变片自补偿法;桥路补偿法;热敏电阻补偿法

4.4什么是直流电桥?若按不同的桥臂工作方式,可分为哪几种?各自的输出电压如何计算? s=0.5

4.7拟在一个等截面的悬臂梁上粘贴四个完全相同的电阻应变片,并组成差动全桥电路,试问:四个应变片应如何粘贴?试画出相应的电桥电路图,试说明如何克服温度误差? 在梁的固定端附近的上下表面顺着梁l的方向各粘贴两片应变片。 为了好理解,我解释一下:

就是说从上往下看〔顺着力的方向),上面有两个并排的应变片,同样下面也有两个并排的 应变片。这样,上而受拉时,下而受挤压,两者发生极性相反的等量变化,4个应变电阻片 就组成了全桥电路图在书本p113图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