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9 17:35:5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十一章 机械功与机械能
11.1 怎样才叫做功
学习目标 1.学会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简单的规律,知道功的概念。 2.知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3.理解功的计算公式W=Fs,知道功的单位,能用功的公式进行有关计算。 重、难点 教学重点:经历建立机械功概念的过程,学会用公式对功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功的概念,会用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 器材准备 多媒体设备、小车、木块、弹簧秤、刻度尺等。 教学过程 一、利用情景引入新课
用力推却推不动 端酒
他们都“做工”了,但是没“做功”。如何从物理学角度来理解这个问题呢?
二、新课教学
探究点一 怎样才叫“做功”
1.通过实验,体验“做功”。
学生实验1:用力沿水平方向推着小车前进(如图所示)。 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小车在水平推力作用下,移动了一段距离。
要求:用示意图表示出小车所受的推力以及运动过程情况。 点拨:此例中小车在水平推力F作用下,移动了一段距离S。 学生实验2:用力将地上的物体拿到桌面上来。
描述观察到的现象: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
要求:用示意图表示出物体所受的拉力以及运动过程情况。 点拨:此例中物体在拉力F作用下,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S。 2. 找找共同点,建立功的概念
仔细观察两示意图,比较一下,看看有什么共同点: (1)这两幅图中同学的活动有什么共同点? (2)物体为什么会移动一段距离? (3)移动的距离和力之间有何关系?
共同点: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沿这个力的方向移动一段距离。 3. 功的概念:
物理学中规定: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
段
距离,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机械功(简称“做功”)。
探究点二 如何判断力是否对物体做功:
1.做功的两个必要的因素: (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活动:
请教室后排一同学,将他的文具盒(或其他物品)交给老师。 引起学生注意,再结合这一过程,让学生分析文具盒受力情况和位
置变化
情况(画出示意图),讨论该同学作用在文具盒的力做没做功。 3.分析课本活动2,进一步理解做功的含义。 先让学生交流讨论,鼓励学生用科学语言进行表述。 4.练习:分析下列物体受到的力,并指出力对物体是否做功。 (1)手提着木块不动,木块受几个力的作用?哪个力对木块做了
功?为什么?
(2)放在水平木板上的小车,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前进了一段距离,
拉力和重力这两个力对小车做功了吗?为什么? (3)工人推动小车在水平地面上前进。当工人停止用力后,小车
还能向前运动一段距离,在这个过程中,工人还对小车做功 吗?为什么?
在学生讨论回答的基础上,归纳出三种不做功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