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一化学苏教版必修1同步教案:专题一 第二单元《常见物质的检验 》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6 18:41:1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稀硫酸自身带有硫酸根,不可以,稀盐酸可以

---我们有总结出了硫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SO42- 与可溶性钡盐反应,生成不溶于稀酸的白色沉淀 (NH4)2SO4 +BaCI2 = BaSO4 + 2NH4CI 既然学了这三种离子的检验方法,是否综合运用,取样分析每种试剂中含有哪两种离子便可判断了。可问题又来了,如果是NaCI、KCI两瓶试剂,又该如何区分呢?那现在我们引入新的一种方法—焰色反应,先看实验

【实验4】 取一根铂丝(或用细铁丝代替),放在酒精灯(或煤气灯)火焰上灼烧至无色,用铂丝蘸取少量KCI溶液,置于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颜色。再用盐酸洗净铂丝 ,并在火焰上灼烧至无色,蘸取少量K2SO4溶液,重复以上实验。

---我们发现透过蓝色钴玻璃,KCI的焰色是蓝色的,如果是NaCI呢,我们来看看,有什么现象?

---是不是看到的仍是黄色火焰,所以通过这个方法,我们可以区分出NaCI和KCI,那焰色反应究竟是什么,怎么定义的?它是不是发生了某种特殊的化学反应呢?

-焰色反应是指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火焰上灼烧时使火焰呈现出特殊颜色。它不是化学反应,因为没有产生新物质

---对的,它是一种物理方法,根据不同结构原子受热跃迁,多与能量发出可见光形成的。我们特别要注意它的前提是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所以它是一种金属元素鉴定法,可以是单质,也可以是化合物,盐之类的。我们特别要记住,K+、Na+的颜色,分别是紫色和黄色。那为什么K+需要通过蓝色钴玻璃?

-可能被黄色火焰干扰,检验不出

---为什么用铂丝呢?又为什么用稀盐酸清洗?

-铂丝极不活泼,较稳定,适合做焰色反应。盐酸清洗是为了除去残余杂液。

---可以用硝酸或是硫酸代替吗?

-不可以,盐酸是挥发性酸,铂丝上若沾有多余盐酸,火焰上烧一下就挥发了。

---好,其余金属离子的焰色反应,大家了解就行,无须刻意去记 ---除了我们今天学的,还有很重要的CO32- 的鉴定,我们初中已学过了,它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 CaCO3 + 2HCI = CaCI2 + CO2 + H2O Ca(OH)2 + CO2 = CaCO3 + H2O 还有碘单质,很特殊的,淀粉遇碘变蓝;氧气,有助燃作用,这些都应熟记

---除了上述几种外,书本上是不是还介绍了几种现代化学分析法,大多是仪器分析,一般检验的对象是有机物。如元素分析仪—测物质中是否含有C、H、O、N、S、CI、Br;红外光谱仪 –测某些有机原子团;原子吸收光谱—确定物质中有哪些金属元素等

---那今天,我们就学了几种常见物质鉴定方法,综合分析时,我们要将它们结合起来分析,要有条理设计鉴定方案,学会排除必要干扰离子。

五、形成性练习

1.进行焰色反应实验时,通常用来洗涤铂丝的是( ) A.硫酸 B.浓硝酸 C.稀盐酸 D.蒸馏水 2.某物质灼烧时,焰色反应为黄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物质一定是钠的化合物 B.该物质一定含钠元素 C.不能确定该物质中是否含钾元素 D.该物质一定是金属钠

3.能把硫酸钠、硝酸铵、氯化钾、硫酸铵四瓶无色溶液加以区别的一种试剂是(必要时可加热)( )

A.氯化钡 B.氢氧化钠 C.氢氧化钡 D.硝酸银

4.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一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A.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混浊,一定有CO32-

B.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42-

C.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一定有NH4+

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Ba2+ 5.实验室有两瓶失去标签的白色固体Na2SO4和NH4CI,请你设计四种方案加以鉴别。简要写出操作过程、现象和结论。

方案 ① ② ③ ④ 操作过程

6.对一份稀溶液作初步分析发现,溶液无色、澄清,其中可能含有SO42-、Na+、CO3、H、NO3、HCO3、CI等离子的若干存在。然后又做了如

2-+

---

现象和结论 下实验,以确认这些离子是否大量存在。

1) 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试纸显红色;

2) 取2ml溶液,用氯化钡和稀硝酸进行检验,结果生成了白色沉淀; 3) 对2)中所得混合液充分静置,取上层清液用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检验,结果又产生了白色沉淀,试回答以下问题: (1)原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是——————,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 (2)上述实验操作中,有错误的步骤是(填写代号)——————,对错误的改正方法是——————。

(3)按上述操作中,还不能肯定是否存在的离子是——————。

六、板书设计

常见物质的检验

物质的常见检验方法 1.物理法

1)直接观察法(特殊颜色气体或离子) 如:氯气(黄绿色)、二氧化氮(红棕色)、碘蒸气(紫红色)、铜离子(蓝色)、高锰酸根(紫红色)、铁离子(黄色)、亚铁离子(浅绿色)

2)气味法 直接—如:硫化氢(臭鸡蛋气味)、氨气(刺激性气味) 燃烧后—如:蛋白质(烧焦羽毛味) 3)焰色反应 如:Na(黄色)、 K(紫色)、 Ca(砖红色) 2.化学法

特征反应检验(主要是复分解反应)

1) NH4+ 与强碱溶液混合加热时,放出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刺激性气体 NH4CI + NaOH = NaCI + H2O + NH3 2) CI- 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NH4CI + AgNO3 = AgCI + NH4NO3

3) SO42- 与可溶性钡盐反应,生成不溶于稀酸的白色沉淀 (NH4)2SO4 +BaCI2 = BaSO4 + 2NH4CI

4) CO32- 与稀盐酸反应,生成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 CaCO3 + 2HCI = CaCI2 + CO2 + H2O Ca(OH)2 + CO2 = CaCO3 + H2O 特殊性质

O2 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I2 淀粉遇碘变蓝

3.仪器分析法(尤指有机物)

1) 元素分析仪-- C、H、O、N、S、CI、Br 2) 红外光谱仪 --有机原子团 3) 原子吸收光谱—金属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