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青岛版(六三制)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生物是怎样传递信息的》公开课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4 20:14:5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生物是怎样传递信息的》教案2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能够了解大自然中生物也能进行传递信息。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大自然中生物进行传递信息的了解,培养学习的兴趣,提高观察分析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活动、调查,了解蚂蚁和蜜蜂是怎样传递信息的,认识其他生物传递信息的方式。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交流,了解蚂蚁和蜜蜂是传递信息的方式。 教学难点

认识其他生物传递信息的方式,得出什么启示。 教学方法 讲授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2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谈话:大自然呈现出各种各样的现象,我们可以从中获取丰富多彩的信息,人们可以通过文字、图像、声音等方式传递信息,那么在我们的自然界中,生物是怎样传递信息的呢?(板书课题:17 生物是怎样传递信息的)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生物是怎样传递信息的。

2.观看课前生活体验游戏“蚂蚁翻山”,提出问题。

(1)观看游戏录像。(视频一:课前体验游戏——蚂蚁翻山。把樟脑球和海绵两件物体当做“山”。)

(2)录像中,蚂蚁翻过了哪座山?而哪座山却翻不过去,需要绕道前进? (翻过了:海绵 翻不过:樟脑球)

(3)学生根据现象提出质疑,并说出自己的设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预设1:学生可能直接说出樟脑球的气味干扰了蚂蚁前进方向的信息传递。 可以让学生说说樟脑球和海绵的不同,从而推出自己的设想。

使用‘手机’拍照\\录像\\录音,收集学生典型成果,并展示。 二、新课学习

(一)小组学习,自主探究 1.制定实验方案。

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验材料以小组为单位制定出自己组的实验方

案,(可以先让学生拿出自己活动体验时为蚂蚁设置的各种“山”的材料,认识它们的特点,小组内说一说,依据前面的预设制定,) 2.汇报实验方案。

(教师要及时引导,因为蚂蚁很难拿到课堂上做实验,所以,在实验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探究“山”的材料的特点,才能得出蚂蚁是如何传递信息的,而且“山”的材料要尽可能的多,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让学生说说自己组的方案。

预设方案1:首先列出哪些材料蚂蚁可以翻过去,哪些翻不过去,然后再依据物体的气味给材料分类,看是否吻合。

预设方案1:首先列出哪些材料比较粗糙,哪些材料比较光滑,然后再看是不是光滑的都翻不过去,粗糙的都可以翻过去,从而分类得出结论。 3.探究实验

(1)首先让学生回顾课前活动所用到的所有材料,带到课堂上的材料可以闻一闻、摸一摸、看一看。

(2)依据方案,小组分工合作,记录员及时填写好记录单: 方案一记录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