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尼苏达多相个性调查表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4 7:51:4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明尼苏达多相个性调查表 (MMPI)的应用

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

?在全世界范围内使用广泛,65国家使用。 ?翻译成115种外国文字。

?广泛应用于人类学、心理学和医学领域。

?我国中科院心研所宋维真1980年组织修订,1984年确定中国常模。 明尼苏达多相个性调查表 (MMPI)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哈特卫(S.R.Hathaway)和麦金利(J.C.Mckinley)1940年合编。 ?1989年布彻(J.N.Butcher)修订。 ?属自陈量表,采用经验法编制。

?主要功能:人格鉴定,精神疾病的诊断、治疗,人类学、心理学、医学的研究。 明尼苏达多相个性调查表题目组成

?共566个条目,399题可包括14个分量表。4个效度量表,10个临床量表。

?566题还包括附加量表,如外显焦虑量表(A)、抑制量表(R)、自我力量量表(Es) 麦氏酗酒量表(MAC—R)等。

?每个分量表有若干条目但数目不同,让被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就每一个条目回答“是”或“否”,另外可选“弃权”。 (一)测验的实施方法 1、测验形式

?卡片式(个别测验)

?手册式(个别或团体测验)

?电脑式(个别或团体测验)人机对话 ?录音带式 ?简略式 2、测验要求

?主试 熟悉测验材料 了解被试情况 环境 温度、亮度、安静 3、测验步骤 ?准备工作

?被试在答题纸上填写一般情况 ?宣读指导语和测验大致测验时间 ?提醒被试题号与答卷号相一致 ?回收问卷和答题纸 (二)测验的记分方法 ?电脑记分 ?模版记分

借助14张模板,每张模板上均有一定数量的与记分键相应的记分圆洞。 ?模版记分具体步骤 1、核对Q量表分

2、套板依次套出各量表原始分数 模版记分具体步骤

?3、将5个量表的原始分加K分

Hs+0.5K、Pd+0.4K、Pt+1.0K、Sc+1.0K、Ma+0.2K ?4、换算成T分数

T分转换公式: T = 50 + 10( X - X ) SD

?5、根据各量表T分数,画出被试的人格剖析图。

(三)MMPI的量表的判断及结果的解释 ?判断标准

–按中国标准T分> 60分为异常或偏离。

1、单因素分析法 : 以T分超过70分为高分,按各量表诊断分析。 ?效度量表

–标号 简写 名称 –1、 Q 疑问量表 –2、 L 说谎分数 –3、 F 诈病量表 –4、 K 校正分量

明尼苏达多相个性测验临床量表

?标号 简写 名称 标号 简写 名称

? 1 Hs 疑病量表 7 Pt 精神衰弱

? 2 D 抑郁 8 Sc 精神分裂 ? 3 Hy 癔病 9 Ma 轻躁狂 ? 4 Pd 精神病态 0 Si 社会内向 ? 5 Mf 男子气-女子气 ? 6 Pa 妄想狂

2、两点编码法(Two point codes)

?从大量MMPI的临床研究中,经过有关专家反复验证,进一步提出了两点编码的解释。 ?所谓两点编码就是将出现高峰的两个量表的英文符号联合起来,其中分数较高的写在前面。 ?如各临床量表的高分点很多,则应逐个配对解释,尤其要对最高点特别重视。 两点编码形式的意义简介

1.12/21:这种测图的患者常有躯体不适,并伴有抑郁情绪。这组高分者可诊断为疑病症或抑郁性神经症。

2.13/31:这种组合的精神病患者,往往被诊断为疑病症或癔症。

3.18/81:这种组合的精神病患者,有时被诊断为焦虑性神经症和分裂样病态人格。 两点编码形式的意义简介

4.23/32:这种组合者通常诊断为抑郁性神经症。

5.24/42:具有这种测图的人常有人格方面的问题,有的可诊断为反社会人格。

6.26/62:此种测图者常有偏执倾向,可能的诊断有抑郁性神经症、被动专横人格。

7.28/82:常见于精神病患者,如F量表T分高于70,可诊断为重性抑郁症、更年期抑郁或分裂情感性精神病。

8.29/92:常见的诊断为躁郁性精神病与循环性人格。 两点编码形式的意义简介

9.34/43:这种人以长期严重的易怒情绪为特征,诊断有癔症性人格、混合性人格障碍、被动专横人格和暴发性人格。

10. 38/83:具有这种剖面图的人有焦虑与抑郁感,有时表现出思维混乱。常见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或癔症(尤其F量表.Sc 量表T分都不超过70分时。)

11.46/64:这种组合的人是不成熟、自负和任性的,对别人要求过多,并责怪别人对他提出的要求。可能的诊断有被动一攻击人格、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和更年期偏执。 两点编码形式的意义简介

12.47/74:这种人对别人的需求不敏感,自怨自艾。可能的诊断为焦虑性神经症或病态人格。

13.48/84:这种测图的人,行为怪异,很特殊,可能有一些反社会行为。这些人一般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偏执型)等。

14.49/94:这种组合者最显著的特征是完全不考虑社会的规范和价值,常见的诊断为反社会性人格。

两点编码形式的意义简介

15.68/86:表现多疑,不信任,缺乏自信心与自我评价,他们对日常生活表现退缩,情感平淡,思想混乱,并有偏执妄想。

16.69/96:可表现极度焦虑,神经过敏,当其受到威胁易退缩到幻想中去。典型的诊断是躁郁性精神病。

17.78/87:这种人常有高度激动与烦躁不安等表现,缺乏抵抗环境压力的能力,并有防御系统衰弱表现。8明显高于7,可能诊断为精神分裂症。

18.89/98:倾向于活动过度、精力充沛、情感不稳、不现实及夸大妄想者。诊断有精神分裂症与躁郁症。

第二单元 明尼苏达多项

人格调查表(MMPI 及MMPI-2)的解释、 ?一、学习目标

?掌握MMPI 一般解释程序。

?掌握MMPI 效度量表的解释程序。 ?掌握MMPI 临床量表的解释程序。 ?掌握MMPI-2内容量表的解释方法。 ?掌握MMPI-2附加量表的解释方法。 (一)一般解释程序

?要分析传统效度量表(Q,L,F,K)的模式,以及MMPI-2新增加的效度量表的分数,从而判断被试者的测验态度。一方面可以得出某被试者MMPI 测验结果整体上无效的结论。

?其次要分析临床量表。对各个量表的分数不能孤立的解释,而要将不同量表结合起来,从分数模式上加以分析。要对Hs、D、Hy、Pd、Pa、Pt、Sc 和Ma 等8个量表形成的编码类型和整体剖面图模式进行仔细的解析。人格特征、认知及情绪状态、人际关系特点和症状严重程度等。临床量表解释还包括对7个临床量表的亚量表分数进行考察。

?然后再分析内容量表和附加量表。内容量表所含的项目内容相对集中,同质性较强,因此它们的信度较临床量表要高。内容量表有助于了解被试者在工作、治疗等生活功能方面的表现和验证从临床量表得出的判断,具有深入挖掘的作用。附加量表通常都有较高的针对性,对于了解被试者在某些特殊的领域的心理与行为,有着重要的补充作用。 (二)效度量表解释程序

?MMPI-2原有4个效度量表(Q,F,L,K)。这些量表可以单独使用,更可以通过量表的各种组合模式,来考察测验结果的效度及被试者的测验态度和动机因素。

?MMPI-2的效度量表由原MMPI 的4个增加至7个。除Q 量表、F 量表、L 量表及K 量表以外,新增加的效度量表分别为Fb 及VRIN、TRIN 量表。 Fb

?由于组成该量表的项目大多出现于370题之后,故Fb 量表提供了检查被试者对370题以后项目的答案效度的手段,这对于MMPI-2中新增加的附加量表和内容量表的检查特别有用。

VRIN

?VRIN(反向答题矛盾量表)及TRIN(同向答题矛盾量表)与效度量表L、F、K 的差异之处在于,它们没有任何具体的项目内容含义,只是提供了几个效度指标,用以检查被试者回答项目时的前后一致性或矛盾程度,有些类似于MMPI 中由16对矛盾体构成的“粗心”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