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24 3:16:2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人世间到幽冥界历史印记
目前出土的唐代墓志约7737方[1],其中周绍良、赵超主编的《唐代墓志汇编》与《唐代墓志汇编续集》集中收录唐代墓志5164方,其余2500多方散见于《全唐文补遗》、《隋唐五代墓志汇编》、《新中国出土墓志》、《全唐文新编》、《全唐文补编》等主要文献及各种历史考古研究报告中。通过阅读其中的大部分墓志,笔者形成了以下几点认识: 一、墓志涉及唐代人物多,资料丰富,撰写水平高 据笔者统计,唐代正史《新唐书》共涉及人物约2127人,其中帝王21人、后妃34人、宗室29人、皇子104人、公主209人、臣民1730人。而唐代墓志所涉及人物更多,仅汇编、续集5164方就涉及人物近万人,再加上近些年陆续出土的墓志中所涉及者,已超出唐代正史所载人物5倍以上。这些墓志反映了唐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对外交往等方面丰富的史实,诚可谓“石刻唐书”。此外,尽管有些格式和套路,但看似循规蹈矩的墓志行文中却处处文采飞扬。它们的语言并不雷同,每篇墓志可以说是因人而宜,有着丰富的历史人文气息,反映出墓志撰写者较高的文史才能。如《大唐故著作郎贬台州司户荥阳郑君并夫人琅琊王氏墓志铭并序》文笔简洁、用语典雅、朗朗上口,其记述墓志主人郑府君的声誉及仕宦经历时曰:“家国以为一宝,朝野谓
之三绝。解褐补率更司主簿,二转监门卫录事参军,三改尚乘直长,四除太常寺协律郎,五授左青道率府长史,六移广文馆博士,七迁著作郎。无何,狂寇凭陵,二京失守,公奔窜不暇,遂陷身戎虏……”[2]249寥寥数语,清晰明了地展示了郑府君的仕途经历及墓志作者对唐代官员考任制度的熟悉。
二、唐代墓志反映了时人对主流儒家文化的坚守与践行 墓志铭本身,尽管有子女亲属的隐晦、颂扬之辞,但多言语中肯,声情并茂。通过对逝者家族事迹的追述及逝者本人行为的展示,揭示出唐人对男人、女人不同的道德要求。要求男子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要文武双全、道德高尚、名留青史,如《唐故陇西李府君铭志文并序》载:“公伦,实人表忠,英灵振世,文有经邦之术,武有穿杨之艺耳。”[3]58也要求男子恪守儒家的行为规范,如《唐天水赵公墓志》对赵珪的评价是:“公儒风相袭,积善成家,幼禀义方,长而道立。为人子止于孝,为人弟止于敬,及为父止于慈,与朋友交止于信。亲戚内外罔不归德,可谓具美,可为表仪。”[4]33要求女子一方面要才貌双全,同时要孝敬舅姑、恪守妇道、相夫教子,遵守闺门之仪、儒家之礼。唐志中要求女子美貌的审美标准表露无疑,对女性才德也要求“兼备”,如上志中记载:“夫人段氏,容姿丽质,貌越婵娟,西施谬说,罗敷默言,四德具备,六行咸传。”[3]58这本身并无可非议,
在当时传统的中国农耕文明中,这种对男女的不同要求,对于规范社会秩序、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培育和谐社会氛围有着巨大的作用。唐人对长辈的孝,对儒家礼仪的皈依,在一些来自西域胡人后裔的墓志中也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如《大唐故安府君史夫人墓志铭并序》记载:“府君德高业广,风猷众钦。孝幼仁慈,淑善温克。博学聪惠,遇物多能。儒、释二门,特加精意……夫人史氏,少以知礼,四德备闲。孝养忠贞,孀居守节。卅余载,鞠育偏孤。”[2]221要求官员要按照儒家的标准行事,要信义忠勇、果敢正直、廉洁奉公,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如崔侠墓志称:“公之处于世,有信义以著朋友,有气概以折权豪,有敢勇以息奸回,有廉让以训风俗。故公所游处,善人劝而不善人耻;公所临莅,正道进而枉道消。是以闺门之行,宗族之党称其孝;无锡之道,东吴之人服其义;济源之理,河阳之军惮其威;璧州之政,朝廷之士推其正。”[2]313要求朋友之间要重情守义。《唐故谏议大夫清河崔府君墓志铭并序》反映了唐人对朋友的忠信,崔府君死后的合葬得到了朋友裴度及张怀素的大力协助。其中,裴度按照崔府君的遗愿,对崔家的大规模迁葬予以帮助,志文称“明年春正月,公遘疾,以至于三月。噫其不起,乃呼侄权中,命子景裕曰:祖妣未祔于旧茔,先人旅殡于江左。我志未就,今则殁也,当衔痛于九泉。吾平生亲爱:相国裴公、给事张君,汝陈吾抱恨之怀,托讬未祔之礼……权中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