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生数学学习粗心的成因及对策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22:31:2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高中生数学学习粗心的成因及对策

作者:蔡娟娟

来源:《新课程·中旬》2015年第08期

摘 要:高中生在数学解题中普遍存在粗心的毛病,而粗心绝不是一个小问题。论述粗心的成因及克服粗心的方法。 关键词:粗心;成因;对策

经常听到家长埋怨自己的孩子做数学题时粗心;学生也经常说:这题我是粗心才做错的。我在高一阶段检测后,对学生在考试中的粗心情形作了问卷调查:经统计,我班55名学生中有40人在错误原因中说到粗心,有一位同学一共错8处,其中有6处提到粗心或疏忽。这大大出乎我的预料,经过仔细分析和与学生当面交谈,发现学生所说的粗心有两方面:一是真的粗心,二是以粗心为借口。那么,究竟什么是粗心?又如何克服呢? 一、粗心是一种错觉

我们知道,对事物个别属性的认识叫感觉,综合起来对整体的认识叫知觉。两者合起来叫感知。感知有正确与错误两种,错误的感知就是错觉。高中生的感知能力应该较强,但由于学生要感知的内容较多,在做练习或考试时,学生也常常出现看错题或抄错题的现象,如把“>0”看成或抄成“

二、粗心是瞬时记忆能力弱的表现

记忆就是感知过的事物在头脑中的反映。记忆是思维的基础,记忆分长时记忆、短时记忆和瞬时记忆。在数学解题过程中经常需要瞬时记忆,如果瞬时记忆能力较弱,就可能错记。例如,题中提到“函数f(x)定义在(0,+∞)”,不少学生在解题过程中都没有用到该函数的定义域,原来这些学生答题,头脑里已经没有定义域这个条件了;有的题中字母范围放在括号内,有些同学也是一看而过,根本没在头脑中留下什么;有些同学明明在草稿纸上写的是“a0”,到下一步就变成了“2-3x

对于这种粗心,要纠正它,就要从平时做起,养成良好的习惯:在解题时格外细心、不马虎随便、字迹工整、过程明了,解完后再认真细心地检查。有的学生为了追求效率,不注重过程,只注重结果,在这种“只求会做,不求做好”的心态指导下,很容易产生马虎行为,要尽量避免。有些学生一到考试就更粗心了(考试有时间限制),而考试是我们无法回避的,所以我们还应掌握必要的考试技能,不能一味地追求速度,要质量和速度并重,并养成一些良好的考试习惯。

三、粗心是注意品质较差,观察不够细心的结果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注意品质较差是指在注意多个信息时往往不能兼顾,出现手忙脚乱,或者丢三落四的现象,或发生信息混淆而出错。按理说,高中学生的注意品质较好,但由于所面对的信息较多,要注意的事物也较多,仍有不少学生不能集中注意力。例如,在做数学题目时,某种数学符号在同一题目中,有时把“+”号看成“-”号;或者多看少看一个符号;看题时遗漏或看错一个关键的词,在应用题或新题型中,一般都有新出现的关键词的注解,如这次考试中的应用题出现“总收益就是产品售出的全部收入,它是总成本与总利润的和”,有些学生根本就没注意括号内的注解或仅注意前面的一句,而本题恰恰用的是后一种解释……

对这些粗心就要从训练注意的品质入手,在日常生活中着重注意事物一些细小方面的特征,以养成细心观察的习惯;在作业和考试审题时,养成对关键性词语进行圈点的习惯;加强审题,搞清题意,理解了已知什么、要求什么后再下笔;做题时要一心一意,不能一边做着题目,一边想着其他事,或者一边做着这一题,又一边想着下一题怎么做等。一定要集中注意力,因为一个人一般情况下一时只能一心一意地做好一事。 四、粗心与做题心态有关

人在过分紧张或过分松弛状态下发挥都会失常,有的同学平时做题粗心较多,因为平时答题时不当回事,而考试时粗心就较少;也有的同学平时做题还可以,一到考试心里就紧张,拿到试卷心里就慌,这样做题必定导致疏忽出错;也有的同学自我感觉特好,尤其是碰到熟题,更是不假思索,结果是容易题失分最多。对于过分紧张而导致心慌,进而粗心的同学只要平时严格要求,考前认真系统复习,不打无准备之仗,复习充分,信心就足,考试时就不易过分紧张,也就是学得好感觉就好,也就不会遇题心慌了。而对过于自信的同学,则要给自己施加适度的压力,遇题时要沉住气,解题时不跳步,减少会做题因疏忽而失分。

粗心绝不是一个小问题,要让学生下决心、花大功夫在学生时代就克服掉粗心这个毛病,养成细心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1]徐晓波.中小学生数学学习中的粗心现象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2013(04).

[2]杨思源.数学学习中“习惯性”粗心现象的剖析与对策[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4(12). 编辑 薄跃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