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指导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 18:20:1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1, 请写出协议书、劳动合同的区别

就业协议书: 1 法律依据 是由教育部高校学生司统一制定的,为高校应届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签订就业协议的一种书面合同。 2 内容与目的 主要体现毕业生情况和意见、用人单位情况和意见及学校意见; 3 时效 其协议约定仅指学生在毕业后到用人单位去工作的一份书面合同。 4 签发部门 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的签证部门是各级县、市人事调配部门。 劳动合同: 1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 2 目的 是指劳动者同企业、事业等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3 内容、时效 规定以书面形式订立,其中载明合同的期限、工作内容、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劳动报酬、劳动纪律、合同终止等条款,对双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 4 与单位发生劳动关系开始。 5 签发部门 劳动合同的签证机关是各级劳动行政部门。 就业协议仅仅是确立了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劳动关系,劳动合同更进一步确立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因此,毕业生千万不要认为和用人单位签订了就业协议就万事大吉,应注意报到后及时和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为了更加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毕业生可在签订就业协议时了解劳动合同的内容,尤其是工作年限和待遇等条款,毕业生也可向招聘人员索要样本或复印件。 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前,也不可忽略就业协议书的签订。因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是通过各级人事调配部门在规定时间内来落实的。毕业生持学校发放的《毕业生报到证》和签订的《就业协议书》到用人单位所属县、市人事局办理报到手续,并凭其开具《行政介绍信》到具体的用人单位报到,此时的毕业生具有干部调动性。否则,毕业生就不具备干部调动性,对今后的技术职称评定、晋升、社会养老保险、退休年限造成一定的影响。

2毕业生改派分几种情况?按照不同的情况写出改派所需材料及详细流程。

关于办理改派的说明

《报到证》的作用

《报到证》的全称是“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报到证”,由教育部印制,省级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签发,列入国家就业方案的毕业生才能持有的有效报到证件。它的主要作用有: 1、到接收单位的报到凭证;

2、证明持证的毕业生是纳入国家统一招生方案的学生;

3、凭报到证和其他相关材料办理人事档案、户籍迁移手续等; 4、具有毕业资格;

5、人才服务机构存档的证明。

《报到证》丢失如何补办

《报到证》有效期为两年,时间从毕业生就业报道证签发日期算起,报到证的补办应在有效期内办理。补办时需提供以下材料: 1、个人补办报到证书面申请(辅导员和学院分管副书记签署意见,并加盖学院公章),一式两份; 2、学生就业单位的报到证丢失证明或学生档案保管部门出具的“经查找档案内无报到证原件”的证明,自己丢失的请单位出具报到或未报到证明(未就业学生可忽略此项); 3、报到证副本原件(在毕业生档案袋内); 4、登报挂失证明(要求携带市级及其以上报纸原件); 5、新生录取登记表复印件; 6、就业调配表的复印件; 7、毕业证原件及复印件; 8.以上材料准备齐后到学校大学生

就业指导中心出具补办证明

怎样办理改派手续

毕业生可以在毕业后三年之内办理改派手续,改派分以下三种情况: 1、由原来的单位改派到另外一个新的单位

首先必须要交回原来的报到证,要有原单位同意改派的退函,还要有新单位的接收函(或新签的协议书)。要带的证件有毕业证的原件和身份证的复印件。 2、由原来的单位改派到生源地 首先必须要交回原来的报到证,要有原单位同意改派的退函。要带的证件有毕业证的原件和身份证的复印件。

3、由原来的生源地改派到新的单位

首先必须要交回原来的报到证,还要有新单位的接收函(或新签的协议书)。要带的证件有毕业证的原件和身份证的复印件。

改派地点在吉林省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地址在北方市场后边的金川街151号,电话:84696188。在南湖校区坐20路到北方市场下车,在林园校区坐154路到北方市场下车。教育宾馆后吉林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二楼一站式办公大厅。可以代为办理。

改派后户口、档案怎样办理

改派后,用新的报到证到原来发放户口的学校派出所办理户口改签手续。档案由学生本人(或单位)直接将档案转交到新的单位即可。

毕业生求职前的准备 1、毕业生求职前的心理准备 面对择业,大学生的心理是复杂而多变的。一方面为自己即将走向社会,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本领奉献给人民,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感到由衷的高兴;另一方面也常常表现出矛盾的心理。所以调整好择业心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积极参与竞争,勇敢地迎接挑战,在择业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 大学生择业要知彼知己。知彼就是要了解择业的社会环境和工作单位,正确认识面临的就业形势,了解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大学毕业生。知己就是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对自己有个正确的认识。要客观、正确地认识自己德智体诸方面的情况,自己的优点和长处,缺点和短处。自己的性格、兴趣、特长。要明了自己想做什么和能做什么,社会又允许你做什么。只有这样才能保持良好的择业心态。 良好的择业心态主要有哪些表现呢?一般讲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选择适当的就业目标。一个人的择业目标应和本人具备的实力相当或接近。 (2)避免理想主义,及时调整就业期望值,不刻意追求最满意的结果。 (3)避免从众心理,一切从自身的特点、能力和社会需要出发,不与同学攀比。 (4)克服自卑、胆怯的心理,树立自信心,树立敢于竞争的勇气。 (5)不怕挫折。遇到挫折,不消极退缩,采取积极的态度,勇于向挫折挑战。 2、毕业生求职前的书面材料准备 我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实行在国家就业政策指导下,通过供需见面、双向选择,在一定范围内自主择业,落实就业方案。毕业生参加各种毕业生供需见面双向选择会、洽谈会、招聘会、人才交流洽谈会、人才资源招聘会,访问用人单位,恳请老师推荐,拜托亲友帮忙,都需要一个书面介绍自己的材料,达到“广种博收”的效果。而大部分用人单位安排面试的依据是阅读有关毕业生情况的书面资料。因此,撰写有说服力并能吸引读者注意力的书面资料是赢是得竞争的第一步。 书面资料包括毕业生推荐表、求职信、简历、成绩单及各种证书、已发表的文章、论文、取得的成果等。 3、毕业生推荐表的填写 毕业生推荐表是学校发给毕业生填写的并附有各院(系)及学校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书面意见的推荐表格。因为该表是学校正式向用人单位推荐毕业生的书面材料,所以具有较大的权威性和可靠性,要认真填写,字迹要工整、清晰、整洁。 因学校发给毕业生的正式推荐表(即盖校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章的推荐表)每人只有一份,所以自己可多复印几份,以备在双向选择过程中与其他材料一起送给有关用人单位。只有当用人单位决定录用你且你亦愿意去时,才能

将盖有学校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章的推荐表送给单位。 4、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的有效途径有哪些? 搜集需求信息是毕业生择业的前提。其方法和渠道主要有: 1.国家主管部门和学校组织的供需见面会、招聘会以及供需信息交流活动等。毕业生通过参加这些活动,可以了解较多需求信息。 2.学校“走出去”,有目标地去一些单位“推荐”毕业生;“请进来”邀用人单位了解其需求;广泛发出联系需要毕业生的单位。然后,将这些需求信息分布给毕业生。 3.在国家就业方针、政策、计划指导下,在学校允许择业的范围内,毕业生可以采取:①直接到目标单位自荐;②寄发求职信;③请亲友协助等方式联系单位。 4.通过报刊、杂志以及广泛电视获取社会需求信息。 5.通过教学实习活动、社会实践能力了解社会需求。 6.通过参加人事、劳动部门组织的人才、劳动交流活动了解社会需求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