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序二则》课文解析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7:42:1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新序二则》课文解析

课文全解 一、文言实词 (一)古音通假 (1)顾反则徐君死于楚 “反”,同返,返回

(二)古今词义变化 (1)虽然,吾心许之矣。

虽然,古,虽然如此;今,连词,常与可是、但是连用 (2)爱剑伪心,廉者不为也 廉者,古,方正为廉;今,不贪为廉 (3)于是季子以剑带徐君墓树而去 带,古,挂;今,词义缩小 (4)延陵季子将西聘晋 聘,古,出使;今,聘请

(5)今以百金与抟黍以示儿子,儿子必取抟黍矣 儿子,古,婴儿;今,男孩子(对父母而言) (6)此吴之宝也,非所以赠也

所以,古,用(它)来;今,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三)词类活用

1.名词、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1)徐人嘉而歌之曰 歌,唱歌

(2)于是季子以剑带徐君墓树而去 带,挂

(3)爱剑伪心,廉者不为也 伪,欺诈

2.动词、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延陵季子兮不忘故 故,故人,老朋友 3.名词作状语

(1)延陵季子将西聘晋 西,向西

(2)不言而其色欲之 色,神色看上去

4.名词、形容词、动词使动用法 5.名词、形容词意动用法 (1)所宝者异也。 报,以……为宝

(四)一词多义 1.致

(1)致使于晋:大,达到 (2)于是脱剑致之嗣君:奉献 2.为

(1)吾为有上国之使:因为

(2)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作为 3.精

(1)其 知 弥 精:精深,精湛 (2)其 取 弥 精:精妙,精粹

二、文言虚词用法 1.之

(1)徐君观剑不言而色欲之:代词,这里代“剑” (2)此吴之宝也:助词,的 2.以

(1)带宝剑以过徐君:表承接,相当于而

(2)今以百金与抟黍以示儿子:前,把,用;后,用来 (3)我以不贪为宝:把,将 3.然

(1)虽然,吾心许之矣:这样 (2)然其心许之矣:然而,但是

三、文言特殊句式 (一)被动句

(二)判断句

子罕非无宝也,所宝者异也。

以和氏之璧与百金以示鄙人,鄙人必取百金矣,以和氏之璧与道德之至言,以示贤者, 贤者必取至言矣。

其知弥精,其取弥精;其知弥觕,其取弥觕。 子罕之所宝者至矣 。

(三)省略句

延陵季子为有上国之使,未献(之)也

以(之)示玉人,玉人以(之)为宝,故敢献之。

(四)倒装句 1.疑否宾语前置 2.定语后置

(1)宋 人 有 得 玉 者 3.状语后置

致使于晋,顾反则徐君死于楚 4.谓语前置

四、文言难句名句摘录精译 (1)徐君观剑,不言而色欲之。

译;徐君细细的观赏了剑,为开口讨,但脸上显出想要的表情。 (2)嗣君曰:'先君无命,孤不敢受剑。'于是季子以剑带徐君墓树而去。

译:继承人说:“先父没有这个遗命,我不敢接受这把宝剑。”于是季子就把剑挂在徐君的陵墓旁的树上,离开了。

(3)我 以 不 贪 为 宝 , 尔 以 为 宝 , 若 与 我 者 , 皆 丧 宝 也 ,不 若 人 有 其 宝 。

译:我将不贪作为我的宝贝,你将玉作为宝贝,如果(把玉)给了我,(那么我们俩)就都失去了自己的宝物了,还不如各人拥有自己的宝贝把。

(4)子 罕 非 无 宝 也 ,所 宝 者 异 也 。

译:子罕不是没有宝贝,只是他当作宝贝的东西(与众)不同罢了 (5)其 知 弥 精 , 其 取 弥 精 ; 其 知 弥 觕 , 其 取 弥 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