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9:13:5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太原五中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

高 一 语 文

出题、校对:赵明生、翟琳、梁雅敏、李舲(2016.1)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小题。(共15分)

韦放,字元直,车骑将军睿之子。初为齐晋安王宁朔迎主簿,高祖临雍州,又召为主簿。放身长七尺七寸,腰带八围,容貌甚伟。天监元年,为盱眙太守,寻为轻车晋安王中.兵参军,迁镇右始兴王谘议参军,以父忧去职,服阕,袭封永昌县侯,出为轻车南平王长史、襄阳太守。转假节、明威将军、竟陵太守。在郡和理,为吏民所称。六年,大举北伐,以放为贞威将军,与胡龙牙会曹仲宗进军。

普通八年,高祖遣兼领军曹仲宗等攻涡阳,又以放为明威将军,帅师会之。魏大将费穆帅众奄至,放军营未立,麾下止有二百余人。放从弟洵骁果有勇力,一军所仗,放令洵单骑击刺,屡折魏军,洵马亦被伤不能进,放胄又三贯流矢。众皆失色,请放突去。放厉声叱之.曰:“今日唯有死耳。”乃免胄下马,据胡床处分。于是士皆殊死战,莫不一当百。魏军遂退,放逐北至涡阳。魏又遣常山王元昭、大将军李奖、乞佛宝、费穆等众五万来援,放率所督将陈度、赵伯超等夹击,大破之。涡阳城主王纬以城降放乃登城简出降口四千二百人器仗充牣。又遣降人三十,分报李奖、费穆等。魏人弃诸营垒,一时奔溃,众军乘之,斩获略尽。擒穆弟超,并王纬送于京师。中大通二年,徙督北徐州诸军事、北徐州刺史,增封四百户,持节、将军如故。在镇三年,卒,时年五十九。

放性弘厚笃实,轻财好施,于诸弟尤雍睦。初,放与吴郡张率皆有侧室怀孕,因指为婚.姻。其后各产男女,未及成长而率亡,遗嗣孤弱,放常赡恤之。及为北徐州,时有势族请姻.

者,放曰:“吾不失信于故友。”乃以息(儿子)岐娶率女,又以女适率子,时称放能笃旧。 .

选自《梁书?韦放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寻为轻车晋安王中兵参军 寻:不久 .B.放胄又三贯流矢 贯:连接 .C.指为婚姻 婚姻:儿女亲家 ..D.又以女适率子 适:出嫁 .

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涡阳城主王纬/以城降/放乃登城/简出降口四千/二百人器仗充牣 B.涡阳城主王纬/以城降/放乃登城简出降口/四千二百人/器仗充牣

1

C.涡阳城主王纬/以城降/放乃登城/简出降口四千二百人/器仗充牣 D. 涡阳城主王纬/以城降/放乃登城简出/降口四千二百人/器仗充牣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韦放在担任明威将军、竟陵太守时,所管辖的郡政通人和,当地的吏民都称赞他。 B.魏大将费穆率兵来犯时,韦放部下只有二百多人。他率领士兵殊死奋战,以一当百,大败魏军。

C.韦放指挥士兵乘胜追击,几乎杀伤、俘获全部敌人,生擒了费超,并和王纬一起把费超押送京师。

D.虽然张率去世了,韦放依然履行了先前两家定下的婚约,受到当时人们的称赞。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 分)

①放从弟洵骁果有勇力,一军所仗,放令洵单骑击刺,屡折魏军,洵马亦被伤不能进。(5分)

②其后各产男女,未及成长而率亡,遗嗣孤弱,放常赡恤之。(4分)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共8分)

饮酒(其八) 陶渊明

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 凝霜殄①异类,卓然见高枝。 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 提壶抚寒柯,远望时复为。

吾生梦幻间,何事绁②尘羁。 【注】①殄:尽,绝 ②绁:捆绑,束缚。

5、(1)请结合前六句有关诗句,简要分析“青松”的特点。(4分)

(2)整体上看,诗人运用了哪些手法抒发自己的情感?简要分析。(4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6分)

6、(1)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___________,无食桑葚。 (《诗经?氓》) (2)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___________,去日苦多。 (曹操《短歌行》) (3)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___________,依依墟里烟。(陶渊明《归园田居》)

2

(4)固知一死生为虚诞,_________________。 (王羲之《兰亭集序》) (5)舞幽壑之潜蛟, 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 (6)寄蜉蝣于天地, 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7—10 题。(共18分)

一竿冷 (简祯)

①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注】 ②常想,山比水更深奥吗?抑或水比山更辽阔?

③是一个参访山的古人,在踏破芒鞋之后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成了古往今来,登临山水者的箴言。

④山之仁,在于容纳参天古木,亦褓抱了任何一株愿意驻足的小草。既允许夜半狼嚎,空穴虎啸,又愿意开放枝叶,招待流浪的蝉嘶、迷路的啼鸟。山愿意合抱,让雨水注成湖泊,也愿意裂身,让瀑布发声。山裸露在天空之下,任凭雷劈雨打;也忍住干旱季节不知从何而来的火燎。山仍然沉默,像一位仁者在希望与幻灭共生的人世上闭目养神。 ⑤水的流动多么像智慧之路。水从来不眷恋过往,流动是它唯一的宿命。水或回旋于礁石间,思索如何绕身而过,轻轻地扬弃了河道上的顽石,既不争辩,也毋庸和解,只派一匹青苔教导它们水的涵义。至于漂落在水面的柳絮花片,水愿意负载它们,做它们的足,却在流程里教会它们,凡是离乡背井,追寻更宽阔天地者,必须永远是个孤独者,水不曾允许它们在河面上发芽,遂在中途,慷慨地收留它们腐朽的体肤。就连天光云影,也无法沉淀水的四肢,智者不宜耽溺,不宜收藏过多的身外之物。水草不断招摇,鱼群愿意繁殖以丰富水的仓廪,但水哉水哉,流动是唯一的命运,纯粹的命运。

⑥水比山深谙随机应变的道理,烈雨只会丰沛它的力量,至于火,从来没有一场火在水面上进行,水只是它自己,千江与万川同一道宿命,朝着真理的海洋奔赴,为了呼应更辽阔的海洋的召唤,为了寻求更深沉的智慧。

⑦雨岸桃李,是挥泪的宫女,那河腹的游鱼,只是一群企图牵住水袖的童子,水回答它们,这一别就是永远了。

⑧山与水的对话,回响在天地之间,山以洪钟型的绿意召唤,水回应以短笛。像两位久未谋面却又不曾相忘的故友,一路循声对答。

⑨“为何你总是赶路,难道万顷田地不值得你献身?一塘鱼肥不值得你孕育?你口口声声要与海洋会合,如是千江万川汇聚为海,这世上的生灵,且不拥有更宽广的土地,锄出他们的家园,种植他们的米粟?”山问。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