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来中国大陆中国美术史学研究综述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11 22:58:1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近十年来中国大陆中国美术史学研究综述

[摘要] 近十年来,中国美术史学史研究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研究者们把主要精力集中在近现代美术史家的个案研究、中国美术史学方法论研究之上,呈现出个案研究中对美术史家史观、方法论研究的热衷,且研究成果丰富的特点。但也存在对中国美术史学的宏观研究少 、本体研究少、缺少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美术史学史研究论著等不足。 [关键词] 中国美术史学;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

任何一门科学的成熟与否都需要看两方面的成绩:一是对研究对象的研究的深入,二是对本学科自身的研究的深入,并且正是后者的发展水平,标志着该学科成熟的程度。中国美术史学也不例外。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美术史研究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取得了比较丰富的成果。但从美术史学自身研究的角度来说,美术史学的研究也就仅仅 30 年之久。薛永年将改革开放以来 30 余年的中国美术史研究划分为这样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 1978~1985 年,第二阶段是 1986~2000 年,第三阶段是2001 年至今。①本文援用薛永年之分期。美术史学研究进入第三个时期,研究更加深入,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本文以美术史学自身研究为主要线索,对近十年来有关中国美术史学研究方面的论文进行分类,粗线条地勾勒了中国美术史学研究的面貌,希望在总结和探讨中,有所收获。 一、民国时期美术史学的研究

民国时期是我国美术史学向现代形态转变的重要时期,对这一时期美术史研究的研究,是今天美术史学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从现存的文献资料来看,目前关于此方面的研究可分为两部分:美术史家的个案研究;民国时期美术史研究的相关问题研究。 (一)美术史家的个案研究近十年来,在美术史学史研究中对近现代美术史家的个案研究占据了一定比例。此类研究将注意力集中于史家的史学成果、史观、研究方法,史家的域外教 育经历对其学术方面影响等问题上,从而使读者对此时美术史家对中国现代形态美术史研究的贡献有了大致了解。 1.黄宾虹研究

黄宾虹是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的绘画巨匠,也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美术史家。关于其美术史学方面的研究文章有:薛永年《黄宾虹与近代美术史学》(《美术与设计》2004 年第 4 期) 通过对黄宾虹的美术史著作的考察,分析出黄宾虹的美术史研究继承古代美术史学史论结合、寓述于评的传统;创造了叙述中国绘画渊源流变中自身演进的阶段性特点及其文化精神的通史体例;在西学东渐条件下,形成了重视文人画的民学史观;形成了“古不乖时,今不同弊”的治学特点。这也使得他自觉独立于强势西方思潮之外,而又有中西艺术共同旨归的理论认识。陈池瑜《黄宾虹对中国美术史学研究的贡献》(《美术研究》2005 年第 1 期)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黄宾虹和邓实所编《美术丛书》,为中国美术文献整理、出版、研究作出巨大贡献;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黄宾虹中国绘画史研究,认为其有三个特点,即:坚持中国画学研究的传统方法;通过对个别画家的研究而串联画史;重史料又重研究的独立见解和心得。作者最终认为,黄宾虹绘画史研究方法,是一种基于我国绘画史研究本土的本体研究的方法。这种方法将画学、画史、鉴识、传略以及画法研究打通,集合起来为中国绘画史研究及中国绘画新的创作服务。韩月峰《从“君学”“民学”谈黄宾虹的绘画史观》(《魅力中国》2009 年第 28 期)则介绍了黄宾虹“君学民学”的绘画史观。 2.俞剑华研究

俞剑华是我国著名的中国绘画史论家、中国画家、美术教育家。相对于黄宾虹,对俞剑华美术史研究的研究稍晚一些。顾平《文献遮蔽的“知识考古”:俞剑华美术史学意义之考察》 (《美术与设计》2009年第3期)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重新界定了俞剑华理论家与创作 家的身份,认为创作家更符合俞剑华的身份,并强调画史画论研究是其业余之事。第二部分

便主要阐述了俞剑华对画论的整理,正是基于他创作家的身份之上的,认为俞剑华研究画论有四点考虑:基于文献价值,将文献分门别类整理以便后学查阅;构建画史画论体系;重 视画论是为了进一步提炼传统精华,服务于中国画新演进;重视画论也是服务于创作之需要。第三部分介绍俞剑华美术史学的建树:画史画论的研究与整理;美术史学的“视觉”定位;文物考察与现代史观。第四部分介绍了俞剑华学术有三种延伸意义:画论教学的教育学 意义;感觉经验在画史解读的意义;视觉美术史学的意义。顾平提到,“‘视觉’美术史学,强调美术史研究对‘视觉感’的重视,它将美术史置入美术作品为纽带的体系之中,美术创作、美术作品鉴藏与传播、美术批评等都应成为美术史研究同时考虑或参与的因素,改变 那种从材料到材料,为理论而理论,或是过于理性分析,排斥或忽略与‘视觉’相关联的因素。脱离‘视觉’的美术史研究,‘美术’学科本体被游离,其价值指向或被放大,或被它学科所置换。”朱万章《俞剑华与现代美术史学》(《国画家》2009 年第 4 期)第一部分介绍俞剑华学术生涯的三个阶段,第二部分介绍其美术史研究的主要成就。梁江《从俞剑华到 20 世纪中国美术史学之转型》(《中国美术馆》2009 年第 4 期) 论述了 20 世纪中国美术史学转型的时代背景及其遇到的问题,同时分析参与这次转型的美术史家对这次转型所作的贡献。陈池瑜《俞剑华中国绘画史论研究的成就与特点》(《美术与设计》2009 年第 3 期) 对俞剑华绘画史论研究的成果进行了介绍,并总结了其研究特点。 3.滕固研究

滕固早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留学日本,攻读文学和艺术史,获硕士学位,后又赴德国柏林大学留学,获美术史学博士学位。与此一时期其他美术史家不同,他在美术史方面接受过专业的训练。

有关滕固的研究论文主要有以下几篇。 薛永年《滕固与近代美术史学》(《美术研究》2002年第 1 期)从滕固学术生涯的三个时期出发,对其美术史研究成就及影响作了全面的总结。沈宁《滕固博士学位考》(《新美术》2003 年第 4 期)论证了滕固在德国取得哲学博士学位的问题,进一步说明并否定了滕固的博士论文在国内发表的观点。沈玉《试论滕固现代绘画史学中的“德国模式”》(《史学理论研究》2004 年第 4期)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 20 世纪初中国美术史界学术背景。当时中国美术史界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是“日本模式”,此外就是“德国模式”。滕固先接受了“ 日本模式”,后又接受“德国模式”,成为中国第一位引进西方风格学的学者。同时,作为“德国模式”在中国美术史界的代表,他摆脱了中国旧式画论方法的限制,开始形成了有别于同时代美术史家的治史特点。

第二部分将滕固学术生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其主要成就在于《中国美术小史》的完成。 从该书所使用的史学方法及其史观来看,此一时期滕固深受西方新史观的影响。这种影响间接来源于德国而直接来源于日本的“德国模式”。第二阶段主要成就在于《唐宋绘画史》的完成。

这本书在编写过程首次使用了当时西方美术史界最为流行的风格学方法。书中着力批判了“南北宗论”及“文人画正宗论”,从而显示了他“艺术品为本位”“大文化”史观。第三部分进行总结:从《中国美术小史》到《唐宋绘画史》,是滕固绘画研究方法的一次大转变, 也是民国时期绘画史研究一次质的飞跃。他是“德国模式”代表人物,利用德语国家的艺术史观和艺术史方法进行中国绘画史研究,为中国绘画史学的现代转型作出重大贡献。当然,由于时代的限制,他没能成为中国现代绘画史学学科的第一建设者。黄厚明、杭晓春《滕 固与中国美术考古学的现代转型》(《美术观察》2005年第 2 期) 主要论述了滕固对中国美术考古学发轫阶段的贡献。滕固对美术考古学最大贡献在于方法论的建构。他将图像学与风格学这两种具有互补性的方法运用到美术考古学研究当中;他还提出了内向观与外向观结合的研究方法,这是对美术考古学建构最为重要的贡献;为了解决风格分析局限,将类型学

运用到美术考古过程对作品的分析之上。王彩芬《滕固和他的 <中国美术小史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6 年第 4期)介绍了滕固《中国美术小史》写作背景、方法及对中国美术史学的意义。杨振宇《滕固和中国美术史的现代写作模式》(《新美术》2005 年第 3 期)前段论述了滕固美术史写作在价值和考古之间的特点。葛玉君《从 < 唐宋绘画史>看滕固的绘画史学思想》(《美术报》2007年 3 月 3 日)论述了滕固的两部主要著作,认为其史学方法与史观直接或间接受到“德国模式”影响。沈玉《滕固史学对当代中国绘画史学的启示》(《美术研究》2009年第 1 期) 是沈玉对其《试论滕固现代绘画史学中的“德国模式”》一文所提出问题的深入研究。论文进一步论述了滕固史学的积极意义及局限。王茜《近现代美术史学的奠基人———滕固艺术思想研究》(《美术研究》2009 年第 4 期) 一文所论与前几篇论文观点多有重合,此处不再详论。彭博《浅析滕固的治学理念》(《美术》2010年第5期)论述滕固对艺术科学的定位、艺术史的研究及其艺术哲学观。姜丽雯《小议滕固现代美术考古学写作的思维方式———以<六朝陵墓石迹述略>为例》(《文化月刊》2010年增刊第1期)以《六朝陵墓石迹述略》为例,分析了滕固方法论及史观对中国美术考古学的影响和意义。 4.傅抱石研究

林木《傅抱石的中国美术史论研究》(江西社科》2004年第2期)从傅抱石学术生涯的三个阶段,分别论述其在每个阶段所使用的研究方法、所坚持的史观以及所产生的成果。贾丽敏《傅抱石与中国现代美术史学》(《美术与设计》2009年第5期)论述了傅抱石在美术史研究中所用的文化史观、二重证据、风格学的方法等的时代根源。姚远《傅抱石 < 中国绘画变迁史纲>研究》(《美术与设计》2010年第1期) 从写作动机、叙述模式、美术史观入手,揭示了傅抱石对中国美术史学的贡献。万新华《傅抱石留学日本及其对日本中国美术史研究成果的译介》(《艺术学界》2011 年第1期) 论述了傅抱石留学日本期间在学术上所受到的 影响及改变,介绍了傅抱石对日本学者中国美术史研究成果的译介。

学界对以上几位学者的研究比较集中。此外,还有研究其他美术史家的一些论文。朱伯雄研究:高天民《为建立中国美术史学而奋斗》(《美术研究》2007 年第4期)、《朱伯雄先生的治学与成就》(《美术》2007 年第9 期) 介绍了朱伯雄学术生涯三个时期的成果及对中 国美术史学的贡献。王伯敏研究:李小汾《略论王伯敏美术史学之建构》(《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6 年第 2 期)指出,中国美术史研究经过几代美术史家的努力,新中国成立后才逐渐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研究体系。王伯敏正是在继承这一研究体系的基础上,主要从 美术史研究范围、研究方法、史料的运用三个方面作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也正是他在美术史研究上的继承与创新,使他成为新时期美术史学研究的一位集大成者。郑敏惠《史学品格和艺术品格的完美统一———< 中国绘画通史 > 的美术史学价值》(《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 科版)》2005 年第 6 期)从三方面评述了王伯敏《中国绘画通史》所取得突出成就。胡蛮研究:李小汾《论民国时期胡蛮美术史研究中的马克思主义倾向》(《美术研究》2007 年第 2 期)论述了胡蛮美术史研究的背景,并通过对其两部著作的分析,揭示他在美术史研究中所

受到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影响,同时指出由于时代的限制,他在运用唯物史观的过程受到了苏联庸俗社会学的影响,最后指出胡蛮美术史研究方法、史观对新中国成立后美术史研究的启示与影响。 个案研究中,首先确认或肯定了几位史家中国美术史学奠基人的身份,进而立足于史家的学术生涯,总结梳理他们在中国美术史研究过程中对美术史学所作的贡献,同时考察了其史学思想的源头。

(二)美术史研究的相关问题研究

对民国时期美术史学研究中,除了对上述史家的个案研究之外,还有一定数量的论文,从当

时社会大环境、美术史研究的学术成果等角度入手进行研究。胡志平、赵瑛《论“教材模式 ”对民国时期美术史研究的影响》(《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4年第2期)论述了民国时期美术史研究中的“教材模式”及其对美术史研究的影响。金晓明《关于20世纪中国绘画史学史研究的几个问题》(《美术研究》2004年第4期)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 20世纪中国绘画史研究发展的原因,并梳理该时期绘画史研究所取得的成果。第二部分论述了开展 20 世纪中国绘画史学史研究的历史与现实意义。第三部分说明了 20 世纪中国绘画史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乔志强《论梁启超“新史学”对民国时期美术史研究的影响》(《美术观察》2004 年第 7 期)论述了梁启超“新史学”理论对民国时期美术史研究的影响。 郑敏惠《现代中国绘画史学体系的建构———评民国时期三部绘画史著作》(《美术与设计》2005 年第 2 期)通过对民国时期三部绘画史著作的评述,揭示了民国时期中国美术史研 究中史学观念、方法、史书编写体例的变化,并肯定这些变化为中国现代形态绘画史学的建立所起到的关键性作用。乔志强《论中国现代形态美术史学之建立》(《美术观察》2005 年第 10 期)分析了现代形态的中国美术史研究开展的历史背景,指出其过程受到外来影响和本土学者努力,从而使得中国美术史研究实现了现代转向。乔志强《学术建制与民国时期的 美术史学》(《齐鲁艺苑》2007 年第 3 期) 探讨了民国时期的学术建制与美术史学之关系。曹铁娃、曹铁铮、王一建《民国时期史学革命对美术史研究的影响》(《天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 年第 4 期)论述了民国时期史学革命三个不同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术观点对当时美术史研究的影响。曹铁娃、曹铁铮《论民国时期美术史学研究中的“日本影响”》(《艺术百家》2008 年第 5 期)分析了近代日本模式对民国时期美术史研究的影响。乔志强《商务印书馆与中国近代美术之发展》(《美术与设计》2007 年第 2 期) 论述了在近现代美术发展过程中,作为出版机构的商务印书馆为当时美术史研究作出的重要贡献。乔志强《美术期刊与中国近代美术史学的发展》(《美术研究》2008 年第 2 期)从近代众多美术专业期刊的出现、美术期刊对西方美术的译介、美术期刊在近现代美术思潮论争的作用三个方面,论述了美术期刊对民国时期美术史研究的重要意义。曹铁铮、曹铁娃《民国时期美术史研究方法综述》(《艺术探索》2008年第5期)系统地梳理了民国时期美术史的研究方法。 曹铁铮、曹铁娃《论民国时期传统美术史观的现代转型》(《美术与设计》2009 年第 1 期) 则厘清了民国时期美术史观转型问题。曹铁铮、曹铁娃《民国时期美术写作话语方式的转型》(《艺术与设计》2011 年第 8期) 介绍了民国时期由于直接或间接受到西方话语模式的影响,中国美术史写作中完成了文言文写作向白话文写作的转向或转型。 二、美术史学基本问题的研究

从近十年来有关美术史学基本问题研究所产生的文献资料来看,学者们对美术史学方法论研究的热情依旧。同时,由于时代的发展变化,美术史研究当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也由于某种研究方法在解决美术史当中某些问题时的成功,一股重新建构美术史学的学科性呼声逐渐高涨。由此,在美术史学学科定位等问题的研究上产生一定数量的论文。 李凇《研究艺术的考古学家或研究图像的历史学家———略论考古学的影响与中国美术史学的学科性》(《美苑》2000 年第 6 期) 强调了考古学从材料发掘到研究方法及观念对中国美术史学的影响,甚至充当了美术史学与历史学的桥梁,从而推动了美术史学科性质的转变 。李公明《美术史论教材中的概念、叙述方式与问题意识》(《美术研究》2001 年第 1 期)揭示了自 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中国大陆地区美术史学的发展中,编写通史性的美术史教材成为 50 年以来最主要的美术史撰述形式这一重要现象背后存在的问题。该论文认为,这种撰述形式有利有弊,有利的部分我们不可否认,但问题的关键在于,现行的教材缺乏自身对研究对象的问题意识,从而造成了无法帮助学生通过教材的学习进入研究状态;现行的教材在概念使用与界定上不科学,使得学生不能真切感知和体认中国美术史发展进程。

罗世平《作为美术文化观照的美术史学———关于全球化背景下美术史研究的思考》(《文艺研究》2001年第 5 期)提出了全球化背景下美术史研究的几种方法,指出美术史学建立过程中学科理论形态的研究最为重要。金程斌《时代背景下的美术史学》(《理论界》2003 年第3期)介绍了时代背景下美术史学发展的趋向。沈玉《浅议中国美术史学理论与方法论建构的意义———兼论美术史料与美术史学的关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4 年第 6 期)中,针对美术学家对美术史学概念不同程度认识而造成在美术史学研究当中对这一概念使用的混乱局面,对美术史学概念进行了明确的界定,且提出了建设美术史学学术与理论构

架要求,发表了在方法论研究中的见解。

张永攀、赵斌《民族美术史学方法论的探索与构建———评李青<古楼兰鄯善艺术综论>》 (《艺术探索》2005年第4期)评述了李青《古楼兰鄯善艺术综论》一书研究中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及史观。张昕《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美术史学》(《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2

期)论述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美术史观重构,探讨了中国美术史学方法论、史学体系问题,最后对 21世纪美术史学作了一次展望。费泳《美术史学核心问题的提出———兼论美术史学科如确立自身的研究方法》(《中国书画》2007年第 3 期)提出了美术史研究的核心问题在于通 过艺术形式的分析,发掘产生艺术形式及其变化的根本原因,揭示艺术发展的规律。文章进一步分析了当前美术史研究中诸多立场的不足,从而提出夏皮罗的本体观下风格分析立场应成为美术史研究的基本立场。朴城军、张婷《王维: 一个画史概念的重构与迁流———兼谈 20 世纪中国美术史叙事格法的转捩》(《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7 年第 4 期)以“王维”概念的流衍为线索,考察了“王维”在唐、宋、明末等不同时期内涵上的置换及其日益功能化过程,探求并揭示“王维”概念理解的歧义效果中,作用在其中的相关因素,进一步说明了20 世纪以来现代形态的美术史研究对脸谱化“王维”的合法性不断发生的质疑,是美术 史叙事格法发生了突破学科疆界的捩转。 孔令伟《“新史学”与近代中国美术史研究的兴起》(《新美术》2008 年第 4 期)论述了三个问题:“新史学”与美术史研究之旨趣、材料的处理与运用、研究方向及成就,最后认为,美术史研究的方法是考古式研究和审美再创造的结合。焦琳《社会学方法与美术史研究》 (《新视觉艺术》2009 年第 3 期) 论述了社会学方法在美术史研究中的运用与存在的问题。彭超《视觉心理学方法与美术史研究》(《新视觉艺术》2009 年第 3 期)介绍了视觉心理学方法的产生、发展以及对美术史研究的影响,并论述了该方法的内涵,最后提出了作者对目 前国内美术史研究的一些看法。穆宝凤《美术考古学与美术史研究》(《新视觉艺术》2009 年第 3 期)论述了美术考古学方法论的形成与发展为美术史研究提供了一个研究方法和研究角度的问题。刘远修《从30年美术考古看中国美术史的重构》(《美术》2009年第7期)论

述了自1978年始30年来美术考古成果对美术史研究的影响,并进一步论述了美术史重构过程的问题以及美术考古对这一重构的意义与作用。

刘允东《美术考古学与美术史———兼论美术史边界的泛化(《美术与设计》2010 年第 1 期)介绍了美术考古学的由来,探讨了美术考古学的学科定位问题,进而论述美术史与美术 考古之间的关系。吴士新《对20世纪以来中国美术史编写及其运用的史学方法之思考》 (《云南艺术学院学》2010年第2期)梳理了20世纪以来中国美术史编写及其史学方法运用的得与失。李小汾《“苏联模式”与1950年代的中国美术通史写作》(《美术研究》2010 年第 2 期)论述了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苏联模式”对中国美术史研究在史观、史学方法上的影响。李倍雷、赫云《史境与图像:中国美术史研究的基本要素》(《设计与艺术(理论版)》2010年第 4 期)论述了图像与史境两个美术史研究基本元素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在建构中国美术史体系与方法时应该让图像回到史境当中的观点。贾玉平《从“学科互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