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二)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6 7:08:1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三年级数学: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二)

(一)使学生初步理解并掌握速度、时间和路程及工效、工时和工作总量之间的关系,并能解答有关的应用题。

(二)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的能力,促进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用术语表达数量关系并能解答应用题和在实际问题中加以应用。

难点:明确速度、时间和路程及工效、工时和工作总量三种数量的含义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口算:(口算卡片)

2040 530 2420 125

4210 6050 20xx0 2402

2.复习上节课有关三量关系。

1 / 9

提问:我们在购买商品时,常用到哪几种量?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请举一例。

(单价、数量、总价)

(单价数量=总价)

(每张课桌45元,4张课桌多少元?)

提问:单产量、数量、总产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单产量数量=总产量)

(二)学习新课

在日常生活中,除了上节课学习的数量关系,还有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今天我们一起来继续学习。(板书课题)

投影出示:

例题 1.汽车每分行750米,4分行多少米?

7504=3000(米)

2.小强每分步行66米,5分步行多少米?

2 / 9

665=330(米)

3.一艘轮船每小时行18千米,3小时行多少千米?

183=54(千米)

4.一列火车每小时行120千米,2小时行多少千米?

1202=240(千米)

以上四道题由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请同学口述解题过程,老师板书。

老师引导学生观察以上四小题,讲的是哪方面的事情,有什么特点?

(四个小题讲的是同一类事情,都是行车、走路的问题。特点是已知条件都是每分、每小时走多少路,所求问题都是求一共走多少路)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概括。以上每小题已知条件都是每分,每小时行的路程,我们叫它速度。(同学们互相说一说什么是速度,举出几例说明)

请用一句话概括一下什么叫速度。(每分、每小时行的路程叫速度)

3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