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人教版选修2-2全套教案设计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2 12:17:5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例1.利用定积分的定义,计算分析:令f(x)=x; (1)分割

3ò10x3dx的值。

把区间[0,1]n等分,则第i个区间为:犏轾i-1i,(i=1,2,L,n),每个小区间长度为:犏臌nnVx=ii-11-=;

nnn(2)近似代替、求和 取xi=i(i=1,2,L,n),则nòò10x3dx?Snif()?Vx邋ni=1ni1()?ni=1n2n31121骣1÷23?i=nn+1=1+()÷(3)??桫n÷n4i=1n444?1n2取极限

101骣1÷1xdx=limSn=lim?1+÷=. ?÷?nn桫4n43例2.计算定积分

ò21(x+1)dx

分析:所求定积分是x=1,x=2,y=0与y=x+1所围成的梯形面积,即为如图阴影部分

255面积,面积为。 即:ò(x+1)dx=

122y 思考:若改为计算定积分被积函数在[-2,2]上

ò2-2(x+1)dx呢?改变了积分上、下限, 出现了负值如何解决呢?(后面解决的问题) 例3.计算定积分

O 1 2 x ò10(2x-x2)dx

(2x-蝌01分析:利用定积分性质有,利用定积分的定义分别求出四.课堂练习

计算下列定积分 1.2.

x)dx=2120210xdx-?10x2dx

1ò10dx的值。 xdx,òxdx,就能得到ò(2x-x2)0ò50(2x-4)dx ò(2x-4)dx=9-4=5

05ò1-1xdx òxdx=-1111创11+创11=1 223.课本练习:计算

ò20x3dx的值,并从几何上解释这个值表示什么?

五.回顾总结

1.定积分的概念、用定义法求简单的定积分、定积分的几何意义. 六.布置作业: P50 3、5

第二章 推理与证明 合情推理

掌握归纳推理的技巧,并能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自主、合作与探究”实现“一切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 感受数学的人文价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体会到数学学习的美感。 ●教学重点:归纳推理及方法的总结。

●教学难点:归纳推理的含义及其具体应用。 ●教具准备: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1)原理初探 ①引入:“阿基米德曾对国王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起整个地球!” ②提问:大家认为可能吗?他为何敢夸下如此海口?理由何在? ③探究:他是怎么发现“杠杆原理”的? 从而引入两则小典故:(图片展示-阿基米德的灵感)

A:一个小孩,为何轻轻松松就能提起一大桶水? B:修筑河堤时,奴隶们是怎样搬运巨石的?

正是基于这两个发现,阿基米德大胆地猜想,然后小心求证,终于发现了伟大的“杠杆原理”。

④思考:整个过程对你有什么启发? ⑤启发:在教师的引导下归纳出:“科学离不开生活,离不开观察,也离不开猜想和证明”。

观察 猜想 归纳推理的发展过程 证明

(2)皇冠明珠

追逐先辈的足迹,接触数学皇冠上最璀璨的明珠 — “歌德巴赫猜想”。 链接: 哥德巴赫是德国一位中学教师,也是一位著名的数学家,生于1690 世界近代三大数学难题之一。 年,1725年当选为俄国彼得堡科学院院士。1742年,哥德巴赫在教学中发现,每个不小于6的 偶数都是两个素数(只能被和它本身整除的数)之和。如6=3+3,12=5+7等等。公元1742提出了以下的猜想: (a) 任 年6月7日哥德巴赫(Goldbach)写信给当时的大数学家欧拉(Euler), 何一个≥6之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两个奇质数之和。 (b) 任何一个≥9之奇数,都可以表示成 三个奇质数之和。 这就是着名的哥德巴赫猜想。欧拉在6月30日给他的回信中说,他相信这个猜想是正确的,但 他不能证明。叙述如此简单的问题,连欧拉这样首屈一指的数学家都不能证明,这个猜想便引 起了许多数学家的注意。从提出这个猜想至今,许多数学家都不断努力想攻克它,但都没有成 功。当然曾经有人作了些具体的验证工作,例如: 6 = 3 + 3, 8 = 3 + 5, 10 = 5 + 5 = 3 + 7, 12 = 5 + 7, 14 = 7 + 7 = 3 + 11,16 = 5 + 11, 18 = 5 + 13, . . . . 等等。有人对33×108以内且大过6之偶数一一进行验算,哥德巴赫猜想(a)都成立。但 验格的数学证明尚待数学家的努力。从此,这道著名的数学难题引起了世界上成千上万数学家的注意。200 年过去了,没有人证明它。哥德巴赫猜想由此成为数学皇冠上一颗可望不可及的“明珠”。到了20世纪20 年代,才有人开始向它靠近。1920年、挪威数学家布爵用一种古老的筛选法证明,得出了一个结论:每一 个比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99)。这种缩小包围圈的办法很管用,科学家们于是从(9十9)开始,逐步减 少每个数里所含质数因子的个数,直到最后使每个数里都是一个质数为止,这样就证明了“哥德巴赫”。 思考:其他偶数是否也有类似的规律? ③讨论: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探讨。 ④检验:2和4可以吗?为什么不行?

⑤归纳:通过刚才的探究,由学生归纳“归纳推理”的定义及特点。 3.数学建构

●把从个别事实中推演出一般性结论的推理,称为归纳推理(简称归纳). 注:归纳推理的特点;

简言之,归纳推理是由部分到整体、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 ●归纳推理的一般步骤: 4.师生活动

例1 前提:蛇是用肺呼吸的,鳄鱼是用肺呼吸的,海龟是用肺呼吸的,蜥蜴是用肺呼吸的。蛇、鳄鱼、海龟、蜥蜴都是爬行动物. 结论:所有的爬行动物都是用肺呼吸的。

000

例2 前提: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凸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凸五边形的内角和是40,……

0

结论:凸n 边形的内角和是(n—2)×180。 例3

22?122?222?3?,?,?,? 33?133?233?3探究:上述结论都成立吗?

强调:归纳推理的结果不一定成立! —— “ 一切皆有可能!” 5.提高巩固

?an?的第一项a1?1,且an?1?例4:已知数列数列的通项公式。an(n?1,2,......),试归纳出这个 1?an①探索:先让学生独立进行思考。

②活动:“千里走单骑” — 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 ③活动:“圆桌会议” — 鼓励其他同学给予评价,对在哪里?错在哪里?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 【设计意图】:提供一个舞台,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才华,这将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荣誉感,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了“自主探究”,同时,也锻炼了学生敢想、敢说、敢做的能力。 【一点心得】:在“千里走单骑”和“圆桌会议”的探究活动中,教师一定要以“鼓励和表扬”为主,面带微笑,消除学生的恐惧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⑵能力培养(例2拓展)

例4拓展:a1?2,a2?1,a3?21,a4?,求an?? 32①思考:怎么求an?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寻找规律。

②归纳:由学生讨论,归纳技巧,得到技巧②和③。

技巧②:有整数和分数时,往往将整数化为分数.

技巧③:当分子分母都在变化时,往往统一分子 (或分母),再寻找另一部分的变化规律. 6.课堂小结

(1)归纳推理是由部分到整体,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通常归纳的个体数目越多,越具有代表性,

那么推广的一般性命题也会越可靠,它是一种发现一般性规律的重要方法。 (2)归纳推理的一般步骤:通过观察个别情况发现某些相同的性质 从已知的相同性质中推出一个明确表述的一般命题(猜想) 证明

类比推理

●教学目标:

通过对已学知识的回顾,认识类比推理这一种合情推理的基本方法,并把它用于对问题的发现中去。

类比推理是从特殊到特殊的推理,是寻找事物之间的共同或相似性质,类比的性质相似性越多,相似的性质与推测的性质之间的关系就越相关,从而类比得出的结论就越可靠。

正确认识合情推理在数学中的重要作用,养成从小开始认真观察事物、分析问题、发现事物之间的质的联系的良好个性品质,善于发现问题,探求新知识。

认识数学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完善数学的正确数学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合情推理的含义,能利用类比进行简单的推理。 ●教学难点:用类比进行推理,做出猜想。 ●教具准备: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从一个传说说起:春秋时代鲁国的公输班(后人称鲁班,被认为是木匠业的祖师)一次去林中砍树时被一株齿形的茅草割破了手,这桩倒霉事却使他发明了锯子.

他的思路是这样的:茅草是齿形的;茅草能割破手.我需要一种能割断木头的工具;它也可以是齿形的. 这个推理过程是归纳推理吗?

二.数学活动:我们再看几个类似的推理实例。 例1、试根据等式的性质猜想不等式的性质。

等式的性质: 猜想不等式的性质: (1) a=ba+c=b+c; (1) a>ba+c>b+c; (2) a=b ac=bc; (2) a>b ac>bc;

2222

(3) a=ba=b;等等。 (3) a>ba>b;等等。 问:这样猜想出的结论是否一定正确?

例2、试将平面上的圆与空间的球进行类比.

圆的定义:平面内到一个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