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精选教育《鸿门宴》公开课教学设计.doc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8 21:39:4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鸿门宴》公开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鸿门宴”斗争的起因、经过,认识这一斗争的性质,正确评价有关人物。了解课文中词类活用、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掌握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的语言规律,掌握“举”、“谢”、“为”、“斗”、“因”等古汉语兼词。

2能力目标:学习作者把人物放在激烈的矛盾斗争中,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展示人物个性特征的写作方法。 3、思想感情与价值观目标:学习人物的勇武等良好的个性特征,激发爱国情感,立志报效国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课文情节起伏,人物形象鲜明,拟作为叙事写人的记叙文处理,以人物形象的刻画为教学重点。如何认识理解课文中提及的“义”则是本文教学的难点,可从分析项羽这一人物入手突破这一难点。

2、课文篇幅较长,阅读有一定难度,采用讲析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教师以疏通文意和讲解重点知识点为主,期间抽查学生对句法词法等文言知识点的学习情况,再在此基础上理解文本内容并分析人物形象等。 教学过程

第 1 页

一、导入新课:由《垓下歌》导入,引出项羽,并交代必要的时代背景。 1、诵析《垓下歌》 垓下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注释:

1.骓(音zhuī):毛色青白间杂的马。逝:行。 2.虞:项羽宠爱的的侍姬。若:你。 今译:

空有拔山的气力啊, 空有盖世的豪气! 时运不济呵, 骏马再也难奔驰! 骏马难奔呵, 不可期! 虞姬虞姬呵, 我当如何安排你! 2、背景简介

(1)、项羽的主要历史功绩:击溃秦军主力,是暴秦的

第 2 页

主要掘墓人。

(2)、项羽起兵反秦动机不纯,他反秦的目的在于取秦王而代之,重建楚王朝,与陈胜、吴广揭竿而起有着本质的区别。

(3)、他迷信武力,始终没有(也不可能)认识自己败亡的原因。他把一切归结于“天意”,是“时不利”,自刎之前,他仰天长叹:“此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4)、“鸿门宴”前,怀王与诸将有约:“先入关者王之。”

二、出示课文学习三步法

第一步:学生朗读,圈点、勾画疑难点。标出课文中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与尾声。 第二步:老师答疑解难。 第三步:强调重点知识: 1、指名朗读课文,正音:

①“王(wàng)关中” ②“说(shuì)项羽” ③“好(hào)美姬(jī) ④“为(wèi)击破沛公军”

2、古今异义:

“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盗”,窃贼;“非常”,指意外事故。

“公岂敢入乎?”“敢”,能够。

第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