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因工程》实验指导书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11 16:33:5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实验五 模特法应用实验(2学时)

一、实验目的

学会用模特法计算工序的标准时间。

二、实验原理

模特法(MOD法)是20世纪60年代初由澳大利亚人体工程学者赫德博士发明的一种预定动作时间标准(PTS)。赫德经过研究发现,人体不同身体部位进行动作时,其动作的时间值成比例(近似于整数倍),而且不同的人都表现出极其相似的结果。根据这一研究结果提出以人的手指一次动作(移动距离为2.5cm)的时间为一个基本时间单位即1MOD(1MOD=0.129s),并以此基本时间单位的整数倍确定其他各个人体部位动作的时间值的预定动作时间标准即模特排时法。MOD法主要用于动作分析,并进行作业优化以提高工作效率,也可以用于较准确地计算劳动定额时间即标准时间。

运用模特法,无需经过现场测时,只要根据工作物蓝图、工作地布置图和操作方法,就能预先计算出完成一项工作所需要的正常时间。模特法根据人体工程学和疲劳研究的结果,以人的最低能耗动作的时间消耗为动作的时间单位,因为动作速度太快会造成人的能量消耗过高,易引起疲劳;动作速度太慢,能量消耗也会增加,也容易引起疲劳。速度与能量的关系是:当速度增加1%时,能耗也随之增加约1%;速度下降到某一临界点后再减速1%时,则能耗反而增加0.5%。模特法把能耗最低的速度作为时间单元,使操作者的劳动紧张程度适当,因而使劳动者保持充沛的精力。模特法把人的动作与时间融为一体,只要知道是什么动作,就可以知道动作所需的正常时间。

模特法有如下几个特点:

1、 动作时间是以手指移动2.5cm所需时间为最小单位(1MOD),身体其他部位动作的时间都用手指动作时间的整数倍来表达。

2、 模特法把身体各部分的动作划分为21种,其中11个为基本动作,10个为身体及其他动作。

3、 1MOD的时间值确定为0.129s,使用中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高或降低。 4、 动作符号不但表示动作,而且也表示时间。比如M3,既表示小臂的动作,也表示时间消耗为3个MOD。动作符号和时间紧密结合,这是模特法与其

他预定时间系统最大的区别,也是模特法的最大特点。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

1、 根据实验四中的发扑克牌录像,分别为四个发牌动作绘制动作程序图。 2、 按照左、右手动作单元记录模特数,注意双手同时动作的条件。 3、 计算模特时间值,并换算成普通时间。

4、 将用模特法计算的时间值加上宽放,得出该工位的标准时间。

5、 将实验四中计算出的标准时间与模特法测出的标准时间进行比较(可以用表格的方式进行比较,也可以使用文字叙述),如有差异,试说明原因。 6、 评价用秒表测时与模特法计算时间值的优、缺点。

四、实验报告要求

1、 在记录完整的每一工位的动作程序图中,要求动作叙述清楚、明确。 2、 标准时间中的宽放值(率)选取的依据应说明。 3、 秒表测时与模特法计算标准时间的方法评价应全面。

五、预习思考题

1、 模特法原理是什么? 2、 模特法的特点有哪些?

3、 模特法动作符号一共有多少?每一个符号代表什么意思? 4、 什么是时限动作和被时限动作?

5、 两手同时动作的条件是什么?如何计算其时间值?

六、实验仪器及工具

1、 达宝易软件。 2、 纸张、铅笔、橡皮。

实验六 工作疲劳测定实验(2学时)

一、实验目的

工作疲劳是指劳动者在连续工作后,有疲劳感及劳动机能衰退的现象。人体由休息状态转入工作状态时,其心率、血压、心的血液输出量、氧的消耗等生理状况都要发生变化,当工作停止后又逐渐恢复到原来的状态。通过对劳动者在休息和工作状态时的这些生理状况的研究,可以间接地判断劳动者的工作疲劳和疲劳恢复问题。对工作疲劳的研究是为了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合理地使用人的劳动能力,使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持续地发挥高效能。本实验通过模拟实际体力劳动作业,考查工作疲劳对于工作者的生理、心理指标的影响程度。

二、实验原理

本实验使用功率自行车作为动体力作业,让被测者在不同的体力负荷下作业,测定被测者作业前(前安静期)、作业中(即负荷期)和作业后(后安静期)等三个阶段的心率(呼吸循环机能的指标)和肺功能变化,判断作业负担及疲劳恢复的规律。在实际的工作疲劳研究中,还要结合其它的检查法(生理学检查法,心理检查法和化学检查法)来综合地判断疲劳程度。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实验分两个作业进行测定。两个作业负荷不同,作业1的负荷为1公斤,作业2的负荷为2公斤。作业2须等作业1停止后,操作者完全恢复到安静期水平时才能开始。每个作业都按以下三个阶段进行测定:

作业前1分钟 作业中5分钟 作业后若干分钟

1、 作业前(前安静期)的测定

被测者安静地休息至少5分钟后,开始测定心率与肺功能,为时1分钟。 2、 作业中的测定

被测者开始按规定的速度(或按节拍器频率)蹬车5分钟,同时测定心率与肺功能。

3、 作业后(后安静期)的测定

被测者蹬车停止后,继续测量心率与肺功能的变化,直到恢复到作业前测定值为止。

实验前要记好被测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身高、体重、最近身体健康情况及测试时间、地点、温度等(以上数据可列表记下)。可以参考以下记录表格,也可自行设计,以简单明了为佳。

作业一 负荷: 速度: 作业二 负荷: 速度: 时间(分钟) 作业一 0.20 作 40 60 业 ¨ ¨¨ 前 5.00 业 0.20 作 业 中 40 后 60 ? ? ? 5.00 ¨ 作 ¨ ¨ 60 40 作业二 0.20 作业一 作业二

下列数据要求计算并列出表格:

负荷条件(Kg) 速度表指示(km/h) 作业前心率平均值A 作业中心率平均值B 心率增加值C=B-A 作业一 作业二

最高心率 心率增加率D=C/A 恢复时间(min) 自觉症状 四、实验报告要求

1、 简述实验目的、内容、实验仪器 2、 实验数据整理,计算

3、 在同一坐标纸上绘出作业一、作业二的心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连接各点要用折线),并对其变化规律进行比较分析。

五、思考题

1、 结合实验说明影响工作疲劳的因素? 2、 降低疲劳的措施?

3、 通过劳动强度与疲劳关系分析,讨论作业制度安排时应考虑的因素? 4、 实验体会?

六、实验仪器及工具

1、 心率表 2、 肺功能测试仪 3、 功率自行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