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6 17:49:5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调研检测试卷

八年级物理

本试卷共8页.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约为340m/s B.物体吸收热量后,温度一定上升

C.在街头设置噪声检测仪,可有效阻断噪声的传播 D.用超声波检查人体,是应用了超声波能传递信息 2.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中,需要放热的是( ▲ )

A.干冰变小

C.干手器将手烘干 B.草上的露珠

第2题图

D.冰雪消融

3.在严寒的冬天,需要排尽汽车水箱里的水并注入防冻剂.与水相比,防冻剂不易凝固也不易沸腾.这是因为( ▲ )

A.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高,沸点比水的沸点低 B.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高,沸点比水的沸点高 C.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沸点比水的沸点低 D.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沸点比水的沸点高

4.陶瓷茶杯底部放有一枚硬币,人移动到某一位置时看不见硬币(如图甲),往茶杯中倒入一些水后,又能够看见硬币了(如图乙).能正确反映其中奥秘的光路图的是( ▲ )

第4题图

5.以下估测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 )

A.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37℃ B.普通中学生百米赛跑的成绩约为8.5s 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4m/s D.高淳冬季最低气温可降到-40℃ 6.如图所示,物体AB长1.6m,平面镜CD长0.6m,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为2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通过该平面镜不能成完整的像 B.像长与物体的长相同,为1.6m C.物体与像的距离为2m D.像长与平面镜的长相同,为0.6m

第6题图

7.下列有关光现象中,和雨后彩虹的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 )

A.水中倒影 B.树荫下圆形光斑 C.手影 D.放大的文字

第7题图

8.如图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装置示意图,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如图所示的情景,眼睛可能观察到烛焰经凸透镜折射所成虚像的是( ▲ )

第8题图

9.小明在行驶的动车上透过窗户看到路旁的风景树疾速向车后退去.这是因为小明所选的参照物是( ▲ )

A.路旁风景树 B.路旁的房子

C.小明乘坐的动车 D.铁轨

第9题图

10.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2,所用时间之比为2∶3,则速度之比为( ▲ )

A.9∶4 B.4∶9 C.1∶1 D.3∶2 11.透镜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近视眼镜镜片是凹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B.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镜头两倍焦距以内

C.投影仪的镜头是凸透镜,能使物体在屏幕上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D.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小于一倍焦距

12.甲、乙两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假如把他们的运动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处理,他们同时从起跑线起跑,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们的位置如图Ⅰ所示,在图Ⅱ中分别作出的是在这段时间内两人运动路程s、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正确的是( ▲ )

图Ⅰ

第12题图 图Ⅱ

二、填空题(本题共11小题,每空1分,共28分)

13.如图所示,用手拨动塑料尺,发出的声音是由塑料尺 ▲ 产生的,若只改变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会使声音的 ▲ 发生改变.

14.如图所示:(1)温度计的示数为 ▲ ℃. (2)木块的长度为 ▲ cm.

第13题图

第14题图

15.小欣打开冰箱门,发现冷冻室的侧壁上有很多霜,这是水蒸气 ▲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形成的,这个过程需要 ▲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