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23:59:1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南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

【法规类别】旅游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宛政[2014]78号 【发布部门】南阳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4.12.31 【实施日期】2014.12.3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南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

(宛政〔2014〕78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高新区、官庄工区、鸭河工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旅游业是资源消耗低、带动能力强的战略性产业。我市旅游资源丰富、基础条件较好,发展旅游业空间广阔、潜力巨大。为加快我市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南阳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特制定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积极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 1 / 3

见 》(国发〔2009〕41号)、《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 》(国

发〔2014〕31号)、《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 》(豫政〔2014〕44号),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主线,坚持深化改革、融合发展、以人为本、依法兴旅,推动旅游业发展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结合,推动旅游产品向观光、休闲、度假并重转变,旅游开发向集约型转变,旅游服务向优质服务转变,全面提升旅游产业的规模化、品牌化、市场化水平,形成政府依法监管、企业守法经营、游客文明旅游的发展格局。

(二)发展目标。到2020年,年接待海内外游客达到72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480亿元,相当于我市同期GDP的10%左右;力争国家2A级以上景区总数超过50家(其中国家5A级景区3家以上),二星级以上宾馆达到100家(其中五星级宾馆2-3家),旅游从业人员达到8万人以上,间接带动就业人数超过30万;全面打响“‘宛’若仙境,颐养天堂”旅游品牌,基本形成以养生休闲度假为主导、以观光和专项旅游产品为支撑的多样化旅游产品格局。 二、主要任务

(一)丰富旅游产品体系。发展休闲养生度假游,加强旅游设施建设,完善服务功能,合理优化布局,努力将老界岭、宝天曼、丹江湖景区等打造成休闲养生度假旅游目的地;重点推进南水北调渠首、坐禅谷、龙潭沟、银树沟、伏牛大峡谷、桐柏淮源、方城七峰山等生态旅游区建设,营造居民休闲度假空间。结合养老服务业、健康服务业发展,大力发展老年旅游,规划引导各类景区加强老年旅游服务设施建设,积极开发多层次、多样化的老年人休闲养生度假产品,鼓励地方和企业针对老年旅游推出经济实惠的旅游产品和优惠措施。大力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依托南阳张仲景科技医药文化节和我市丰富的中医药资源,发挥中医药优势,形成一批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产品。引导发展自驾游,积极推进中心城区、西峡旅游综合体、南召旅游综合体、内乡七里坪、淅川宋 2 / 3

岗、西峡太平镇等游客服务中心及主要节点地的自驾车露营地建设,把我市打造成为全

省知名的自驾车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着力培育以武侯祠、汉画馆、医圣祠为依托的中心城区汉文化游,以叶家大庄、唐河革命纪念馆、彭雪枫纪念馆等景区为依托的红色游,以内乡县衙、南阳府衙为依托的廉政文化、官德文化游,以玉雕湾、国际玉城、拓宝玉器有限公司、独山风景区为依托的玉文化游,以宛西制药厂、赊店酒厂、天冠集团等为依托的工业游,以鹳河漂流、丹江湖水上游、莲花温泉、内乡宝天曼峡谷漂流等景区为依托的亲水体验游。积极开展研学旅游,将研学旅行、夏令营、冬令营等作为青少年教育载体,依托自然和文化遗产资源、大型公共设施、知名院校和企业,建设一批研学旅行基地,构建多元化的旅游业态格局。打造旅游精品线路,以南阳市城区为中心,规划设计南阳旅游西环主黄金线路、东环辅黄金线路,推出一批精品旅游线路。 (二)突出旅游重点项目建设。完善旅游项目库,加快推进旅游景区(点)建设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国家、省各项优惠政策及专项资金扶持。将重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旅游重点项目纳入全市重点建设项目库,由市发展改革委和旅游局每年进行发布,予以重点扶持。积

3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