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市第十七中学中考地理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复习教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7 0:47:2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章节(课题)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名 称 三维知识 1、能结合地图描述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及范围。 2、能运用气候类型分布图,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及相关资料分析亚洲的气候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 3、读图说出世界三个人类文明发祥地的分布及形成原因。 过程 方法 1、 通过学习亚洲气候与位置、地形、农业的关系,分析气候特征的影响因素,逐渐形成追根求源的探索意识。 2、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读图分析、发展逻辑思维、培养创新与合作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项目 内容 教学1、亚洲的位置特点; 1、 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2、通过教与学活动,使学生在考察、游戏、问题解决、反思的过程中感悟到亚洲人口对资源和环境所产生的压力。 解决措施 分析图提取有用信息并记忆。 学时 1 总课时 12 目标 技能 重点 2、亚洲地形与河流分布的关系。 3、亚洲气候特点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4、“人口最多的大洲” 5、地域文化差异的自然条件和民族风俗。 教学1、 亚洲地形与河流分布的关系。 做测试题,加强记忆。 难点 2、 对比不同城市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造成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 3、 理解众多的人口对资源和环境所造成的压力,理解自然环境与地域文化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 导入:点出上学期从全球角度,按照地理要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让学生学会分析地形地势对河流的影响,理解亚洲河流呈放射状这一特点。 教学札记 素来研究问题。这个学期以大洲为研究对象, 去研究某一个区域的地理环境状况。 通过一系列提问,让学生回答,引出亚洲。 一、亚洲的地形、河流 要了解一个大洲的自然环境,除地理位置外, 还需认识它的地形、湖泊、河流及气候等方 面。讲述世界第一大洲的亚洲地形的特点。 (展示“亚洲地形图”) 结论:根据以上的读图分析,从位置和海拔 两方面考虑,看出亚洲地形特点:起伏很大, 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展示“亚洲大陆沿30度北纬的地形剖面图和北美洲沿40度北纬的地形剖面图”)观察区别两图。 学生读图归纳:亚洲在东西方向上地势表现出起伏大,中部高,两侧低的特点。而北美洲在东西方向上地势西高东低。 看图记忆亚洲的地形地势完成活动 过渡:河流是构成自然环境的另一重要因素。 (展示“亚洲地形图”) 在图上找出几条大河,观察河流的位置、流向及注入的海洋。 归纳亚洲的大河在分布上的特点。 特点:受地形影响,亚洲地势的中高周低决定了河流多发源于中部,向四周放射状分布的特点。 二、亚洲复杂的气候类型

引导:气候是自然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很大。作为世界第一大洲,面积广大,地形复杂,气候差异很大。(展示“亚洲气候类型图”) 亚洲主要有哪些气候类型? 学生看图回答。 引导:全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有十一种,仅亚洲就有9种,说明了什么? 生: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师:观察其中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是什么?主要分布在哪儿? 生:温带大陆性气候,约占亚洲面积的一半以上,主要分布在亚洲中西部。 继续引导:距离海洋的远近如何? 距海遥远,深入亚洲大陆内部。 (展示“亚洲气候类型图”,并在上面点出孟买和哈尔宾、雅库茨克、乌兰巴托的位置) (引导学生分析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注意逻辑层次、由简到难,有分到总,讲述气候两大要素:降水和气温,分析上述城市的气温和降水季节变化特点) 学生分析讨论 小结: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是全年温差大,冬冷夏热,降水少且集中在夏季。 分析讨论不同气候的影响因素。主要记忆亚洲季风气候形成的原因。 让学生知道季风气候的特点,以及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 过渡:降水对于人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陆地上的淡水来源主要来自于大气降水。 (展示“亚洲气候类型图”) 引导:亚洲降水比较多的气候类型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