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写生在中国画中的作用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9 17:41:2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写生在中国画中的作用

作者:武海勇

来源:《神州》2012年第36期

摘要:写生是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与再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它是基本功中最关键的一环,我们要非常认真。写生一直成为人们学习中国画的座右铭。写生它不是客观的照搬,而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由此可见,深入生活,师法自然是学习中国画的一个重要途径。 关键词:中国画 写生 创作 一、写生要深入生活

我们所学习的中国画注重的不是客观物象的精确再现,而是着重于主观情感的表达。有的中国画只是寥寥几笔,但却能传神地表达其意象,耐人寻味,令人觉得妙不可言。然而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画家的成就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达到的,而是通过长期且不厌其烦地观察、探索、研究自然和生活细节所得。所以,我们学中国画必须从基本开始,从写生开始。

近代国画大师陆俨少曾说过“师古人不如师造化”,两者不是对立,相悖的,而是相辅相成的,相互促进的矛盾统一。师古人可以省去很多力气,但是停留在古人的技法上是不对的,必须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有所创新这就需要向大自然学习。“深入生活,师法自然”是中国山水画发展的关键,古代凡是有成就,有创造性的山水画家,无不得益于师法造化。清代的山水大家——石涛之名句:“搜尽奇峰打草稿”等都表明了写生的重要性。 二、写生的主客观性

写生如此重要,所以我们必须正确地理解写生。它不是客观的照搬,而是主观与客观的有机统一,它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审美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发展,而自然界也在不断的变化,所以我们必须投身到美丽的大自然中去,领悟大自然的气息,感悟大自然的美,才使画幅作品有生息、有生命。画家们每当到大自然中,都需要做些记录,就是勾些大体的稿子,把山川大势勾下来,有的或更仔细一点,用笔砚对景写生,这两者都是很必要的。但我觉得两者要求不一样,必须分别来对待。如果只记录山川的起伏,轮廓位置,用钢笔或铅笔也就可以了。还必须把对象结构来胧去脉细细勾出,交代清楚,如果只是草草了之,日子久了,记忆淡薄,这样勾稿就没有太多用处。如勾得精细,交代分明 ,习之既久,在创作时就可以运用,有所依赖,自己创作起来就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李可染的写生,他不但重视深入观察对象和自然,更主张体悟和把握事物的规律,发现更深层的内蕴。他反对浮光掠影和走马观花式的写生。他在写生作画时期很重视真实性、深入性,但不放弃概括性。写生是应当每一笔都与生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紧密结合,都是生活本质美的提炼,如果只简单地画一个符号,还是脱离生活,画出来也还是自己固有的面貌。

“写生,首先必须忠实于对象,但当画面进行到百分之七八十,笔下活起来了,画的本身往往提出要求,这时就要按照画面的需要加以补充,不再依对象做主,而是由画面本身做主了。”我想李可染先生这番话,正是对写生作画者的一种有力提醒:写生并不是机械地照抄自然,完全做客观事物的奴隶。李可染曾在60年代请人制“不与照相机争功”一印,实已明揭心志。艺术家对自然界的事物充满新鲜的感觉,要经常出去写生,久而久之才能找到这样的感觉。对于这一点,我体会很深。我一有机会就外出写生,当我面对大自然,同自然接近的时候,我的灵感、我的能力就会全面调动起来,我的发挥便能达到最佳效果。所以经常出去写生勾稿,是大有好处,大有必要的的。齐白石老人九十岁还几经出游,但每次的旅途中都有新的创作,都是描写旅途中的眼下之景象。特别是他观察池塘里的虾是那么的认真,进行对虾写生做出不同的认识和记录。现在我们所看到他的代表作《虾》淋漓尽致,有身临其境之感,没有人能够超越。

三、我对写生的认识

从学习中国画以来,我大量地进行临摹名家的画,也开始尝试国画的创作,画了一张又一张,但都毛病重重,没有多少的绘画语言,在技法上也较肤浅,虽画了很多,但都不是自己所能表达的东西。但在去年去陕北写生回来后,回想起当时的场景;当我置身于陕北高原之下,感受到的是壮美,是欣欣向荣。高原顶上阡陌纵横的农田划出美丽和谐的弧线。高原中部的窑洞人家炊烟袅袅。坡上长着各种绿色的树,绿色的庄稼和绿色的草,成群的牛羊徜佯其间,更有古树昏鸦,泥屋瓦舍、小桥流水、曲径通幽。使人仿佛置身于陶渊明笔下“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世外桃园。这使我对生活中的事物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积累了大量的资料,对于自己的创作有很大帮助。比如; 在创作时不知道怎样去构图,事物的生长规律等存在模糊概念,而从生活中都可以得到解决。深入到生活当中如果找到你所想研究的题材,那就选好角度,坐下来认认真真地去观察、去体会。我觉得到生活当中去,才真正体会到自然界是丰富多彩的。通过写生,自己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写生是写意的重要过程。把写意与写生辩证统一起来,才能达到形神兼备,正如齐白石先生所说的,善写意者专言其神,工写生者重其神,要写生而复写意,写意而复写生,自能形神具见。这写意与写生反复磨练的过程,就是创造中国画形象与意境的过程,无论是外貌表象,还是内核精神,无不通过这一过程,再借助笔墨表现出来。

要画好一幅中国画,一方面取决于笔墨语言的表现能力,另一方面则取决于对自然的感受能力。技法虽然很重要,但它只作为一种表现手段,不是创作的目的,创作离不开写生。所以,在学习中国画的过程中,我们必须重视写生,要真正做到“深入生活,师法自然。”从艺术实践中寻找理念,寻找自我,寻找绘画之真谛。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