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8年全区烟叶工作会上的讲话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23 10:57:0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在2018年全区烟叶工作会上的讲话

一、全面总结2018年全区烟叶工作

2018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一年来,全区烟叶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和市烟草公司决策部署,围绕“坚守红线、稳定规模、转变方式、提质增效、促农增收”的中心任务,立足精品发展的总体定位,狠抓烟叶生产各项工作,取得了“三个近年最好”的显著成效。一是烟叶计划完成率近三年最好。全区收购烟叶3万担,计划完成率100%,比2014年、2015年分别提升29.87、19.03个百分点。二是烟叶等级质量近三年最好。全区上等烟比例41.1%,比2014年、2015年分别提升13.1、1.95

个百分点,上中等烟比例首次达到100%,烟叶收购等级合格率和工商交接等级合格率均创下近三年新高。三是烟农增收情况近三年最好。全区烟农总收入达4161万元(含k326特色烟叶等相关补贴),其中收购正价3751.6万元(不含补贴),亩产值达到3467.5元(含行业各项补贴),实现烟叶税825.4万元,户均收入16.12万元。全区烟叶收购正价25.01元/公斤,加上K326特色烟叶补贴等相关补贴,烟农实际均价达到27.74元/公斤,各项产质指标创我区烟叶生产发展来的最好水平。

回顾这一年的烟叶工作,我们有效地抓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一)落实精准调控,烟叶生产保持平稳发展

全区烟叶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烟草行业“烟叶三年调控”的决策部署,严格按照市烟草公司下达的计划任务组织生产。同时,也考虑到涪陵烟叶连续三年歉收的实际情况,全区烟叶工作站在保产业发展、保烟农收入的高度,确立了“既要守住计划红线、也要保住发展底线”的指导方针,稳控结合,科学调控,着力优化生产政策,按照1200株/亩做实移栽面积并开展专项督查。各种烟乡镇按计划种植面积的110%来分解落实,在下半年叶斑病大面积发生的情况下,确保了3万担计划收购任务的顺利完成。

(二)强化技术落实,烟叶品质特色稳中向好

坚持“优质、特色、生态、安全、高效”的发展方向,努力生产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高品质烟叶。一是大力推广生态改善技术。全区共组织施用有机肥1900吨,平均亩施150公斤,同比增加50公斤。推广烟蚜茧蜂9.8万亩,其中烟叶上推广1.2万亩,绿色生态防控实现全覆盖;在大农业方面,以青菜头作为目标作物,推广8.6万亩,占全市大农业蚜茧蜂放风比例的50%左右。二是深入落实先进适用技术。冬耕清残、配方平衡施肥、地膜栽培、“321”移栽、三段六步式烘烤到位率达到100%。在市烟草公司推广“三项主推技术”中,我区已经率先开展了水肥一体化作业,推广水肥器110台,657座烤房全面开展采烤分一体化,地膜残留清除实现全覆盖,另外,我区自主研制的开沟压膜器在各烟区也广泛进行了推广,起垄覆膜质量进一步提高。三

是大力推广特色品种。与XX中烟合作打造武陵山区特色优质烟叶种植带,规模化种植K326特色品种8760万亩,收购2.1万担。据XX中烟反馈,在今年XX中烟组织专家开展的6次烟叶评吸质量暗评中,我区K326品种的评吸质量在全市烟区中始终名列首位,香气质和香气量丝毫不逊于云南优质产区的烟叶。

(三)稳定投入水平,烟区基础设施管护到位

近年来,烟草行业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烟叶基础设施建设。2018年,在焦石、罗云、武陵山3个乡镇规划设计烟田机耕路13.5公里,水池6976立方米,修建惠民路40公里,显著改善了烟区生产生活条件。围绕全区3万担的烟叶计划,当前各类烟叶基础设施项目已趋于饱和,全区烟叶基础设施工作的重心已经实现了从“建”到“管”的过渡。在行业投入基础上,2018年区政府投入40.8万元烟叶生产基础设施管护基金,用于部分烤房炉体、自控仪、循环风机、烤房门、彩钢棚、鼓风机等设施设备的维修和更换。通过加大投入,保障了烟叶生产各类设施设备的运行正常,有效满足了烟农需求。

(四)发挥产业优势,烟叶精准扶贫成效显著

全区烟叶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决策部署,以现代烟草农业为载体,发挥产业优势,引导烟农持续增收,助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一是发展规模种植。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全市烟农户均规模46.5亩,40亩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