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17年3月课程考试《德育论》作业考核试题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0 23:01:0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谋学网www.mouxue.com

一、单选题(共 40 道试题,共 100 分。)V 1. 婴幼儿阶段,儿童对许多道德规范尚无明确的认知和体验,所以其行为不具有道德意义的发展阶段是( )。 . 无律阶段 . 他律阶段 . 自律阶段 . 自由阶段 标准答案:

2. 现代德育研究的根本目的是() . 创新德育理论 . 发挥德育作用

. 为现代德育实践服务 . 建立德育评价体系 标准答案:

3. 小学和中学的德育目标有所区别,表明确定德育目标必须依据哪一因素( ) . 社会的现代化发展 . 受教育者的发展 . 思想品德心理特点 . 教育世界观的因素 标准答案:

4. 我国德育概念泛化的原因之一是受( )。 . 美国教育学的影响 . 德国教育学的影响 . 苏联教育学的影响 . 英国教育学的影响 标准答案:

5. 儿童借助于成人的权威去体认道德规范的发展阶段是( )。 . 无律阶段 . 他律阶段 . 自律阶段 . 自由阶段 标准答案:

6. 学校德育由对灌输模式的批判走向对自主道德、理性能力等等的强调,德育内容的呈示形式方面开始出现许多尊重道德学习主体性的努力的是( )。 .

原始社会的德育内容 .

古代的学校德育内容 .

现代的学校德育内容 .

后现代的德育内容 标准答案:

7. 精神分析学派的道德发展理论的主要特征是关心( )。

谋学网www.mouxue.com

. 个体内部的冲动、思想、感情 . 外显的行为

. 道德判断力的发展 . 隐性课程的设计 标准答案:

8. 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 ) . 知与行的矛盾

. 正确思想与错误思想的矛盾

. 教育者所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现状之间的矛盾 . 全面认识与片面认识之间的矛盾 标准答案:

9. 人类的任何理论都来源于实践,所以在各种科学研究中都应该遵循的研究程序是() . 实践(实验)—理论—实践(检验)—新理论 . 实践(检验)—理论—实践(实验)—新理论 . 实践(实验)—理论—实践(检验)

. 理论—实践(实验)—新理论—实践(检验) 标准答案:

10. 我国《中学德育大纲》颁布于( )。 .

1989年 .

1993年 .

1995年 .

2000年 标准答案:

11. 认为德育目的应该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超越于一切利已欲望之上的“超人”,即具有“神性”的人。这是德育的( )。 . 神学目的论 . 个人中心目的论 . 社会中心目的论 . 教师中心目的论 标准答案:

12. 精神分析学派的道德发展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 . 弗洛伊德 . 柯尔伯格 . 班杜拉 . 杜威 标准答案:

13. 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中,最原始的、天生的无意识结构部分是( )。 . 本我 . 自我

谋学网www.mouxue.com

. 超我 . 无我 标准答案:

14. 柯尔伯格进行关于儿童品德发展研究时采用的方法是( )。 . “对偶故事法” . “两难故事法” . “推理故事法” . “自述故事法” 标准答案:

15. 学校道德教育不像一般社会影响那样处于自然、无序状态,难以控制。学校德育作为人的最具教育自觉的一部分活动,总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过程,这体现了德育过程的( )。 . 计划性 . 正面性 . 复杂性 . 多端性 标准答案:

16. 强调个人价值的权威性和独特性,认为德育目的在于提升受教育者个体的价值,使他们真正成为道德的主体,实现道德上的自由或自治。这是德育的( )。 . 神学目的论 . 个人中心目的论 . 社会中心目的论 . 教师中心目的论 标准答案:

17. 德育目的的要求应当高于德育对象的现实的道德水平;德育目的产生于德育活动之前,这体现了德育目的的( )。 . 超越性 . 可能性 . 预见性 . 教育性 标准答案:

18. 狭义的德育专指( )。 . 道德教育 . 政治教育 . 思想教育 . 法制教育 标准答案:

19. 人文主义方法论的核心与灵魂是( ) . 科学主义 . 人文精神

. 狭义的人文主义 . 政治学和经济学 标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