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课程设计报告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7:28:3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李锐

测试方法:同样的账号,进行两次“注册”操作。

测试结果:图三为第一次进行“注册”的结果,提示“注册成功”,图四为第二次进行“注册”的结果,提示“该用户已存在,注册失败,请直接登录!”。

测试说明:由图三和图四反映的结果可知,程序对注册账号的限制为“不能注册已存在的账号”,这一点确保了“每一位用户信息的唯一性和安全性”,若不然,可能会导致“用户信息的泄露”,实现本功能的结构是“while—if—strcmp嵌套结构”。

(3.登陆账号函数)

图五

图六

66

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李锐

测试方法:输入已注册的账号,第一次输入的密码与注册时的不一样,第二次输入的密码与注册时的一样。

测试结果:图五显示“账号与密码不匹配,登陆失败!”,图六显示“登陆成功!”

测试说明:由图五和图六的运行结果可知,程序规定只有当用户输入了“正确的账号与相匹配的密码”,才会进行下一步操作,实现该功能的结构为“while—if—strcmp嵌套结构”。

当“登陆操作”完成后,接下来的是“班级选择操作”,实现该功能的函数为打开文件函数(void OpenFile())。

以下是打开文件函数的相关测试:

图七

67

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李锐

图八

测试方法:第一次输入“不存在的班级文件”,第二次输入“存在的班级文件”。

测试结果:图七提示“文档无法打开!请创建后再次尝试!”,图八提示“打开成功!”。

测试说明:由图七和图八的运行结果可知,程序要求班级文件“已经建立且输入正确”,不然会退出程序,无法进行下一步,实现该功能的主体结构为“if else判断结构”。

在用户成功打开“班级文件”后,会来到“学生/教师界面选择”,该功能的设定是因为“面向不用的用户群体”,“学生成绩管理系统”面向的用户分为“学生”和“教师”,“因为用户的身份和需求不同”,因此需要该功能得以实现“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实现该功能的函数是页面选择函数(void stuortea())。

以下为“页面选择函数”的功能测试:

68

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李锐

图九

图十

测试方法:第一次输入3(不是1或者2),第二次输入2。

测试结果: 图九提示“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您的选择!”,图十提示“选择成功!”。

测试说明:由图九和图十的运行结果,用户必须输入程序规定的选择,即“1或者2”,方可进行下一步。实现该功能的主体结构为“while—if—case嵌套结构”。

进行“学生/教师界面选择”之后,根据用户不同的选择会进行到不同的界

69

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李锐

面,接下来首先测试的“教师界面”,因为需要确保“学生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因此,在用户选择“教师界面”之后,会先进行“教师系统密码界面”,该功能面向“教师群体”。实现该功能的函数为“加密系统函数”(void mima())。

以下是加密系统函数的功能测试:

图十一

图十二

测试方法:第一次输入非“教师系统密码”,第二次输入正确的“教师系统密码”。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