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电大行政组织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5:30:2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9年广播电视大学考试就要开始了,祝各位考生顺利通家(帕森斯); 关,取得满意的好成绩,加油,你最棒!

2019最新电大《行政组织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18.(邓肯)将组织环境分为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

一.单项选择题(注:括号里面的内容即为选项内容)

19.(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将影响一切组织的一般1.以明文规定的形式确立下来,成员具有正式分工关环境特征划分为文化特征、技术特征、教育特征、政治特

征、法制特征、自然资源特征、人口特征、社会特征、经系的组织是(正式组织);

济特征等几个方面;

2.组织内若干成员由于相互接触、感情交流、情趣相

20.存在于组织边界之外,对组织的总体或局部产生近、利害一致,未经认为的设计而产生交互行为和意识,

并由此自然形成一种人际关系,此种组织为(非正式组织); 直接或间接影响的诸要素为(组织环境); 21.组织界限以内与组织的个体决策行为直接相关的3.以镇压、暴力等控制手段作为控制和管理下属的主

自然和社会因素被称为组织的(内部环境); 要方式,此种类型的组织为(强制性组织);

22.组织界限之外和组织内个体决策直接相关的自然5.以组织的参与者或成员为主要的受惠对象,组织的

目的在于维护及促进组织成员所追求的利益,此种类型的和社会因素称为组织的(外部环境); 组织为(互利性组织);

23.组织结构垂直分化的结果与表现形式为组织结构的(层级化 ); 6.行政组织是追求(公共利益的组织); 24.行政组织结构横向分化的结果与表现形式为组织7.(泰勒)是科学管理运动的先驱者,被誉为“科学

结构的(分部化 ); 管理之父”;

25.领导机关或管理人员能够直接有效地管理和控制8.1911年,泰勒发表了《科学管理原理》一书,掀起

下属人员或单位的数目称谓(管理幅度 ); 了一场科学管理的革命;

26.在单位和人数不变的情况下,管理层次和管理幅9.行政管理学派的代表人物(法约尔)被誉为“管理

度的关系为(反比例关系 ); 理论之父”;

27.在一个组织结构体系中,为完成一定的任务或使命,设置不同的上下层级机关,使其在各自职权范围内独立自主处理事务,不受上级机关干涉的组织结构体系为(分

11.在霍桑实验的基础上,奥梅于1933年出版了《工权制 ); 业文明中的人的问题》一书,系统地阐述了与古典管理理

28.在一个组织结构体系中,上级机关或单位完全掌论截然不同的一些观点;

握组织的决策权和控制权,下级或派出机关处理时无须完

12.阿吉里斯在《个性与组织》一书中提出了(成熟全秉承上级或中枢机关的意志行事的组织结构体系为(集与不成熟理论); 权制 ); 10.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韦伯在《社会和经济组织理论》一书中,提出了理想型官僚组织理论;

13.(锡盟)由于在决策理论研究方面的贡献而荣获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14.马斯洛在其代表作《人类动机的理论》和《激励与个人》中,提出了著名的(需求层次理论); 15.美国学者巴纳德在1938年出版的《经理人员的职能》这本书中,系统地提出了(动态平衡组织)理论;

17.社会系统组织理论的创始者为美国著名的社会学

28.20世纪60年代,钱德勒出版了一本专著,提出了组织结构的设计要跟随战略变化的观点,此书为(战略与组织结构 );

29.国务院是由(全国人大)组织产生; 30.国务院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31.秦朝的裙县制奠定了以(中央集权)为特征的行政建制;

32.我国地方各级政府是(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33.省级政府每届任期(5年);

34.中国当前的城市,在行政级别上分为(4)各层次; 35.市级政府对上一级国家行政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并接受(国务院)的统一领导;

36.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和自治县;

37.在影响组织的各种因素中,(人)的因素是最重要的。

53.风险型决策的决策后果(可以预测,需要冒一定风险)。

54.(发现问题)是行政组织进行决策的起点。 55.(调查研究)是行政组织决策科学化的基础。 56.(中枢系统)是行政组织决策的中心。 57.(选择方案)是决策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步。 58.在决策理论研究领域,杜鲁门提出了(团体决策模型)。

59.冲突属于(高对抗)性行为。

60.现代观点认为,冲突(既具有建设性又具有破坏38.个体心理主要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

性)。 两方面的内容。

39.人的行为首先是在一定的刺激下产生内在的愿望

与冲动,即产生(需要)

40.在马洛斯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最高层次的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要)。

41.赫茨伯格的双因素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 42.期望理论中的激励力量取决于目标价值和(期望概率)的综合作用。

43.根据群体的成因分类,可把群体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44.群体凝聚力是一个(中性)的概念。 45.(决策)是领导者最基本的职能。 47.从某种意义上讲权力是一种(影响力)。 48.领导影响力的一个重要基础是领导者个人的品德修养和(人格魅力)。

61.(冲突分析)是管理冲突的基础。 62.组织中最佳的冲突状态是(适度冲突)。 63.解决冲突最基本的策略是(正视策略)。 64.合作意向都很高,宁可牺牲自己的利益而使对方达到目的的冲突处理模式为(克制型)。

65.缓解策略比回避策略更(进一步)。

66.通过组织明文规定的原则、渠道所进行的信息传递和交流,此种形式的信息沟通为(正式沟通)。 67.信息的发送者与接收者以写实、会谈、讨论的方式进行的交流与信息反馈,直到双方共同了解为止,这种沟通形式为(双向沟通)。

68.组织中的成员、群体通过一定的渠道与决策层进行的信息交流,如下级向上级定期或不定期汇报工作,进行情况或问题的反映等,这种沟通形式为(上行沟通)。

69.组织中自上而下进行的信息传递和沟通,如上级

49.领导心理方面的研究主要体现为(领导素质理论)意见、文件、政策的下达等,这种沟通形式我们称之为(下的研究。 行沟通)。

50.管理方格理论有(5种)代表性的领导类型。 51.行政组织决策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社会的共同利益)。

52.行政组织决策是以(公共权力)为后盾。

70.组织系统中处于相同层次的人、群体、职能部门之间进行的信息传递和交流为(平行沟通)。

71.20世纪90年代(陈国权)开始研究组织学习和学习型组织,并提出了组织学习系统理论OLST。

72.行政组织学习的分类是在(阿吉里斯)关于组织学习方式分类的基础上提出的。

73.组织学习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 74.行政组织文化研究的兴起源于(人类文化学)和组织文化研究的影响。

76.行政组织文化主要包括行政制度文化和(行政精神文化),但是受行政物质文化的客观影响。

77.根据行政组织文化产生的时间,行政组织文化可以分为传统行政组织文化和(当代行政组织文化)。 78.行政组织文化具有多种功能,它能把组织成员的思想认识统一起来,汇合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我们把这种功能称为(凝聚功能)。

79.行政组织文化相比于正式的组织规章制度的控制作用,它具有(软约束性)的特性。

80.经济性指标一般指行政组织投入到管理中的资源,其关心的是行政组织的(投入)。

81.效果通常是指公共服务符合政策目标的程度,其关心的是(质量)。

82.效率就是指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例,力求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其关心的是(手段)问题。 83.1954年,(德鲁克)在《管理的实践》一书中,首先提出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的主张。

维特)。

89.美国心理学家埃德加在其《组织心理学》一书中提出了(适应性变革循环模式)。

90.罗宾斯特克兹认为,组织变革的方式取决于组织成员的技术能力和人际关系能力的组合,提出了(情景变革模式)。

二、多单项选择题(注:括号里面的内容即为选项内容)

1、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和方法去透视组织,给予不同的定义,目前学界对组织界定的取向,主要有以下几种:(静态的组织观,动态的组织观,生态的组织观,精神的组织观)。

2、管理学家W。理查德。斯格特在其《组织理论》一书中,认为组织的基本构成要素为(社会结构、参与者、目标、技术、环境)

3、按组织内部是否有正式的分工关系,人们把组织分为(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

4、美国学者艾桑尼以组织中人员对上级的服从程度、上级对下级权力的运用关系,将组织划分为(强制性组织、功利性组织、规范性组织)。

5、美国著名社会学家、交换学派的代表布劳及史考特,根据组织目标和受益者的关系,把组织分为(互利组织、服务组织、企业组织、公益组织)。

6、从系统理论的角度看,任何一种社会组织大体都

84.哈佛大学教授格雷纳1967年在《组织变革模式》发挥三种功能:(“聚合”功能、“转换”功能、“释放”一书中提出(按权力来划分组织变革模式)。 功能)。 85.组织发展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初的调查反馈方7、组织是一个纵横交错的权责体系,构成组织权责法和实验室培训运动,它的先驱是法国心理学家(烈文)。 体系的三大要素为(职务、职权、职责)。 86.1957年麦格雷戈应邀到联合碳化公司与公司人事部门联合成立顾问小组,把实验室训练的技术系统地在公司使用。这个小组后被称之为(组织发展小组)。

8、世界银行在其1997年的《世界发展报告》中指出,以下几项基础性的任务处于每个政府使命的核心地位,这些使命是(建立法律基础、保持非扭曲的政策环境、投资于基本的社会服务与基础设施)。

87.作为一套极有系统的组织方案,格道式发展模式的目的在于使组织达到一种最佳状态。此模式创立者为(布9、古典组织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泰勒、法约尔、莱克和默顿)。 韦伯)。 88.系统变革模式认为,组织是一个系统,是由技术、10、韦伯对行政组织的建构是从权力分析开始的,认人员、结构和任务四个因素组成,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化都为存在着三种纯粹形态的合法权力,它们是(理性—法律会牵动和引起系统的变化。系统变革模式的创始人为(利的权力、传统的权力、超凡的权力)。

11、美国行为科学家赫茨伯格在其《工作的推力》和同程度、价值趋同程度、气质协调程度、能力互补程度)。 《工作与人性》等著作中,提出影响人的积极性的因素主

27、促进组织活动一体化的手段和途径主要有(目标要有(激励因素、保健因素)。

手段、政策手段、组织手段、信息沟通手段)。

12、西蒙把决策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找到一个需

28、组织设计中应注意组织设计的程序问题。一般来要工作决策的时机、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根据当时的情

况及对未来的预测在可供选择的方案中选择一个方案)。 讲,组织设计的程序可有(演艺设计、归纳设计)。 29、国务院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它(由最高国家权13、西蒙指出,决策有(程序化决策、非程序化决策)

力机关产生、在国家行政系统中处于最高地位)。 两种极端类型。

30、我国省级政府包括(省政府、特别行政区政府、14、里格斯指出,棱柱型社会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

自治区政府、直辖市政府)。 (异质性、形式主义、重叠性)。

15、里格斯在他创立的“棱柱模式理论”中,将社会

形态划分为(农业社会、棱柱社会、工业社会)。

31、县级政府包括(自治县、市辖区、旗、自治旗)。

32、乡政府行使的职权有(行政执行权、行政管理权、

16、邓肯将组织环境分为(内部环境、外部环境)。 行政保护权)。

33、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17、邓肯从(简单迂夫子)和(动态与静态)两个维

自治县)。 度对影响组织的环境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34、我国特别行政区享有行政管辖权、立法权、独立18、根据学者们的研究,组织的环境分析过程主要包

括以下几个基本阶段:(环境扫盲、环境监视、环境预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独立的地方财政权)。 环境评价)。

35、组织管理心理主要由(个体心理、群体心理、组

19、伯恩斯和斯塔克将组织结构划分为(机械式组织织心理)。 结构、有机式组织结构)。

36、人的行为机制主要包括(需要、动机、行为、反

20、行政组织环境的基本特点为(环境构成的复杂性馈)。 和多样性、罕见的白花和环境的被动性、行政组织环境的

37、下列因素中属于赫茨伯格的激励因素有(工作富差异性、行政组织环境的互相作用兴)。

有成就、工作本身的重要性)。

21、组织的环境大致可以分为(一般环境、工作环境)。

38、推行目标激励理论的主要困难是(目标难度的签22、依据邓肯的环境模式理论,从简单与复杂、静态订、目标量化、目标的公平合理)。 与动态两个维度,组织存在以下几种环境状态:(镜头—

39、人经历挫折后在行为方面的消极反应主要有(防简单环境、静态—复杂环境、动态—简单环境、动态—复

卫、替代、攻击)。 杂环境)。

40、群体发展大致经历的阶段有(形成阶段、磨合阶23、社会组织的结构与其他生物的机械系统的结构都

具有如下共同的特点(稳定性、层级性、相对性、开放性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 与变异型)。

41、群体意识主要包括(群体归属意识、群体认同意识、群体促进意识)。 24、组织结构的构成要素可划分为(组织的“显结构”、组织的“潜结构”)。

42、影响群体凝聚力的主要因素有(目标的设置、成

25、组织结构分化的方式和途径为(平行分化、垂直员在群体中的地位、工作的性质)。 分化)。

43、行政组织领导的特点是(时代性、权威性、综合

26、组织结构的“潜结构”的构成因素包括(目标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