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2/11 17:01:3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二师八一中学2017年高三年级第四次月考
地理试卷(问卷)
(卷面分值: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共50分)
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图1示意中国大部分城市道路两侧绿化种植池现状,针对当前的城市问题有环保学者提出设计建议(图2所示)。读图完成1-3题。
1.图1中路缘石与种植池这样设计的主要原因最可能为
A.防止人为践踏 B.提升城市形象 C.阻挡雨水杂物 D.节省人力成本 2.环保学者提出的设计建议主要解决的是城市
A.热岛问题 B.内涝问题 C.拥堵问题 D.雾霾问题 3.图2中若路面、种植池宽度均相同,下列城市的路缘石高度最大的可能是 A.台北市 B.成都市 C.北京市 D.兰州市
读“北半球某温带地区的等高线分布状况图(比例尺1∶20 000)”,回答4~5题。
4.当教堂的影子偏向甲地时,最可能为该地的(均为地方时) A.9:00 B.12:00 C.15:00
D.18:00
5.如果将该图的比例尺增大1倍,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1
A.乙、丙两地的图上距离为原来的2倍 B.同样的图幅面积表示的实际范围是原来的1/4 C.教堂的布局在图中更加清晰 D.如果等高距不变,等高线更加密集
哈齐高铁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重点工程,被誉为中国“最北高铁”。该线于2015年7月4日至8月7日进行试运行。读哈齐高铁示意图,回答6~7题。
6.哈齐高铁路基基床采用表面吸附作用很弱的粗颗粒填料,不得含有黏土(含沙粒很少、有黏性,不透水的土壤)。其主要目的是防止 A.昼夜温差过大 B.旱季就地起沙 C.路基冻胀变形 D.地表积水渗漏 7.哈齐高铁建成通车将最先影响齐齐哈尔的
A.服务范围 B.城市等级 C.城市规模 D.城市化水平
读“我国南方沿海某区域图”,当地森林茂密,旅游资源丰富。完成8~9题。
8.从避免自然灾害影响角度考虑,旅游度假中心宜建在 A.① B.② C.③ D.④
9.既能仰望山顶云卷云舒,又能俯视海上潮起潮落的理想地点 A.A B.B C.C D.D
右图是我国某地理要素出现日期的等值线图(单位:月、日),读右图回答10~12题。
10.图中等值线表示的地理要素可能是
A.秋季开始的日期 B.梅雨开始的日期 C.寒潮出现的日期 D.积雪融化的日期
11.甲地日期范围是
A.11月1日~11月15日 B.11月15日~12月1日 C.12月1日~12月15日 D.12月15日~12月31日 12.乙、丙两地纬度接近,但数值差异显著,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A.海陆位置 B.洋流 C.气候异常 D.地势高低
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辽东湾(下图)是我国水温最低、冰情最重、海洋资源分布最多的海区。据此完成13~14题。 13.辽东湾海面冬季易结冰的主要原因是
①纬度较高,气温较低 ②受寒潮影响,降温明显 ③海湾较封闭,水体流动性差 ④多河流注入,海水盐度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海湾封冻会导致
A.上空空气湿度增加 B.区域内降雪量增加 C.冰面风力显著减弱 D.冰下海水盐度升高
扎日南木错位于藏北高原南部高寒草原地带,湖水蔚蓝,透明度好,但水生生物少,只在湖体局部浅水区有茂密的水草和藻类生长。右图为扎日南木错等深线分布图,据此回答15~16题。 15.该湖
A、为淡水湖 B. 东西最长距离可达80km
C.最可能为构造断陷湖 D.甲河在入湖河流中输沙量最大 16.有水禽觅食的水域最可能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长白山高山苔原带矮小灌木的冻害反而加剧,调查发现,长白山雪期缩短:冻害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西北坡为冻害高发区。据此完成17~18题。
2
17.长白山西北坡比其他坡向冻害高发,是因为该坡
A年降水量最少 B冬季气滞最低 C.年日照最少 D冬季风力最大 18.气候变暖但冻害加剧的原因可能是
A.蒸腾加剧 B.低温更低 C.降雪期推后 D.太阳辐射减弱
环太平洋军演是美海军倡议发起的多国海上联合军演。中国海军舰艇编队6月15日起航赴夏威夷参加“环太平洋-2016”军演。右图为太平洋沿30°纬线的表层水温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19~20题。
19.有关图中a、b、c、d四处海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a
邻近经济发达区,航运繁忙
B.b—洋流导致等温线向低纬凸出
C.c—附近群岛上大理岩资源丰富 D.d—沿岸夏高温干燥,冬温和多雨
20.对于大气环流说,热源贡献率最大的海域是
A.a B.b C.c D.d 热岛强度是指中心城区比郊区气温高出的数值大小,右图是某大城市热岛强度日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21~22题。
21.有关该城市热岛强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A.晴天热岛强度最大出现在午后 B.阴天不存在热岛效应 C.晴天正午时,热岛强度最大 D.晴天出现热岛强度明显高于阴天 22.对城市热岛强度成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A.城市绿地增加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热岛效应 B.上午8时的峰值一定受到天气的影响 C.地势偏高的地区,一般热岛强度较大 D.热岛强度的大小仅受天气状况影响
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据此完成23~25题。
23.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 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 B.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 C.降水变率增大 D.河道淤积
24.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
①降水量增加 ②坡面径流增加 ③蒸发(腾)量增加 ④地下径流增加 A.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5.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
A.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 B.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 C.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 D.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
本卷共5大题,每大题10分,共50分 。
26.(10分)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穿越崇山峻岭,在云南省境内并行奔流170多千米,形成了
“三江并流”这一世界上绝无仅有的高山峡谷景观。下图示意“三江并流”及附近地区,我国与东盟经济互补性较强,贸易额不断上升,如近年来我国的冷果(亚热带、温带水果)换东盟的热果(热带水果)贸易。
(1)简述“三江并流”地区的地形特征 (3分)
(2)若在澜沧江流域进行梯级开发,推测其对下游地区带来的影响。(3分)
3
(3)分析我国与东盟“冷热果”贸易不断升温的原因。(4分)
27.(10分)读下面某区域局部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纬度相当,但在该季节,甲地的气温、降水量均大于乙地,请分析其原因。(3分)
(2)描述图中南回归线以南区域地形的主要特征。(3分)
(3)图中 R 区域的两片沼泽在不同季节会呈现分离或聚合的变化现象,请予以说明并解释原因。(4分)
28.(1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睡城”也称为“卧城”,主要指的是大城市周边的大型社区或居民点,这些人口相对集中的区域,由于缺乏成熟如衣食住行、商业休闲、教育娱乐等区域功能的城市配套,人口虽大量 入住,但也就是局限于晚上回家睡觉,白天照样开车或乘车往市中心赶着上班。燕郊隶属于 河北省三河市,为我国众多“睡城”中的典型代表。每日跨省上班的京漂族们,在燕郊和北京 之间的道路上,呈现出明显的“潮汐式”流动。下图为燕郊相对位置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