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关系协调员模拟题和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6 17:40:0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1

劳动关系协调员(三级)模拟题

一、判断题

1、劳动争议证据规则的特别规定包括劳动争议举证责任、当事人举证责任分配、证明标准等。(√ ) 2、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得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 3、劳动争议诉讼的当事人包括劳动合同的双方当事人,也包括劳动争议仲裁机关。(×) 4、仲裁即是“公断”或居中裁断,是等同于司法制度的争议处理制度。(×)

5、劳动争议调解原则有:当事人自愿原则、及时调解原则、依法调解原则、尊重当事人申请仲裁和提起诉讼的权利原则。(√)

6、因企业开除、除名、辞职职工和职工辞职、自动离职发生的争议属于劳动争议调解范围。(√)

7、劳动争议调解组织有企业劳动调解委员会、依法设立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

8、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必须要先与用人单位协商,协商不成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9、员工申诉方式有来访、信函、电话、电子邮件等方式。(√)

10、员工申诉受理应由用人单位根据员工申诉事项的性质、危害程度以及内部机构职能,由专门部门负责受理,其他相关职能部门的进行协查与配合处理。(√) 11、员工申诉是员工在单位内将工作中的抱怨、争议和纠纷通过设定的程序公开表达寻求解决的行为。(√) 12、企业拖欠劳动者工资,劳动者可以选择通过劳动争议处理程序解决,也可以选择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的方式维护权利。(√)

13、以调解方式协调劳动关系是中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核心制度。√

14、计划经济时代的劳动争议主要按照分级负责、归口处理的信访原则予以处理。(√) 15、民事争议的主体是平等主体,劳动争议主体是非完全平等主体。(√) 16、民事法律关系是主体之间的涉及劳动权利义务关系。(×) 17、劳动争议只是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发生的争议。(×)

18、工会对于用人单位方解除劳动合同的决定,只需要履行程序上的备案程序,而没有要求用人单位纠正的权利。(×)

19、对于违反企业规章制度的员工,可以视其之前对企业的贡献,在处罚时实行“功过相抵”的原则,相应减轻他应该受到的处罚,以实现公平。(×)

20、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一般应包括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内部规定或者重大事项。(×)

21、企业规章制度的制定主体,可以是企业的任何一个行政管理机构。(×)

22、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的基本形式是职工代表大会。(√)

23、只有国有企业必须建立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其他的事业单位、国有控制企业、如国有股占多数的上市公司,以及集体企业和集体控股的企业不一定要建立这套制度。(√) 24、中国工会的基本职责是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25、职工民主管理是指企事业单位职工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参与企事业单位决策、管理和监督的活动。(√)

26、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条件和劳动报酬等标准,不得低于集体合同和专项集体合同的规定。(√)

27、劳动合同期满,双方不再续签而终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说明理由。(×) 28、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全面履行各自的义务。(√) 29、劳动合同中的内容,只要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都是有效的。(×)

30、狭义的人力资源是指智力正常,能够推动整个社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有劳动能力的人。(√)

2

二、单项选择题:

1、以下(D)不属于劳动关系的基本特征。 A、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具有从属性的状态下从事劳动 B、劳动关系当事人双方符合法律规定的主体资格条件 C、劳动者从事的属于职业性的有偿劳动 D?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地位上的平等性 2、以下(D)属于劳动合同法调整的对象。

A、农业劳动者 B、现役军人 C、家庭保姆 D、国家机关工勤人员

3、非全日制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约定的以(A)作为工作时间单位确立劳动关系的形式。 A、小时 B、周 C、月 D、双方协商的时间单位 4、以下(D)不属于我国的劳动关系调整模式。

A、法律调整 B、用人单位内部的调整 C、劳动者个人与用人单位之间的调整 D、劳动者自行调整 5、以下哪项不是用人单位规章制度作为争议处理依据的必备条件(D)

A、依法通过用人单位内部的民主程序制定 B、用人单位制定的规章制度应当在企业内向劳动者公布 C、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内容与劳动法律规定不相抵触 D、用人单位制定的规章制度应当向劳动保障部门备案

6、在劳动关系活动中,运用法律和经济手段调节劳动力市场的主体是(C) A、员工 B、工会等员工团体 C、政府 D、雇主协会

7、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的调查,应当自立案之日起(C)个工作日内完成;对情况复杂的,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30个工作日。 A、20 B、30 C、60 D、90

8、以下(D)不属于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的劳动争议处理方式。 A、调解 B、仲裁 C、诉讼 D、信访

9、关于劳动争议仲裁与劳动监察的区别的表述中,以下(B)不正确。

A、劳动争议仲裁对争议当事人之间的纠纷进行裁判,属于居中公断性质。劳动监察对违法行为进行监督、检查、纠正、处罚,属于行政执法性质。 B、劳动争议仲裁的对象为双方当事人、第三人,以及其他仲裁参加人,生效的仲裁文书对相关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劳动监察的对象主要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 C、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实行三方原则,其中政府起主导性作用;劳动监察机构为行政机关或授权、委托的社会组织 D、劳动争议仲裁通过和解、调解、裁决等方式解决争议,当事人对裁决不服可以起诉,实行一裁两审制。劳动监察通过行政处置、行政处罚等方式制止违法行为,当事人对处理不服的,可以要求行政复议、行政诉讼。

10、以下哪种岗位可以实行不定时工时制(C)

A、营业员 B、服装厂工人 C、高级管理人员 D、军人

11、根据《劳动法》规定,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D)的工资报酬。 A、100% B、150% C、200% D、300% 12、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休年休假的,对职工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D)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 A、100% B、150% C、200% D、300% 13、按目前的规定,以下哪类企业的劳动者依法应当享有探亲假(A) A、全民所有制企业 B、个体工商户 C、外资企业 D、私营企业

14、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加班工作时间每月不得超过(B)小时。 A、30 B、36 C、40 D、40

15、劳动者因本人原因给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用人单位依法要其赔偿,并需从工资中扣除赔偿费的,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收入的(A),且扣除后的剩余工资不得低于本市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 A、20% B、25% C、30% D、40%

16、14、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加班工作时间每月不得超过(B)小时。

3

A、30 B、36 C、40 D、46

17、职业病是指劳动者在生产劳动及其职业活动中,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引起的疾病,我国目前认定的职业病为(A)。

A、九类 B、十二类 C、十九类 D、二十类

18、用人单位发生重伤、伤亡、重大死亡事故,企业负责人应立即向企业主管部门和企业所在地劳动部门,公安部门、人民检察院、工会报告,最迟不得超过(A) A、24个小时 B、48个小时 C、72个小时 D、一周

19、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矿山井下、有毒有害、国家规定的(C)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

A、第二级体力 B、第三级体力 C、第四级体力 D、第一级体力

20、组织内部的人员在未来职位的分配,是通过有计划人员内部流动来实现的,这种计划是人力资源规划中的(D)

A、晋升计划 B、职业生涯规划 C、培训开发计划 D、调配计划 21、制定人力资源规划的出发点是(B)

A、产品计划 B、组织目标 C、市场状况 D、员工需求

22、如果一个生产型企业突然获得一个大的订单,造成内部临时性人员短缺,无法在短时期内招聘到合适的员工时,可采取的应对方式是(C)

A、工作分享 B、工作轮换 C、将生产任务转包给其他企业 D、多加班 23、对职位的要求和规范作出详细、明确描述的文本是(B) A、招聘广告 B、工作说明书 C、工作描述 D、职位要求 24、以下的招聘渠道不属于内部招聘的是(A)

A、网络招聘 B、内部晋升 C、人员重聘 D、员工自荐 25、相对于外部招聘,外部招聘的主要缺陷是(B)

A、新观念不能引入 B、决策风险大 C、准确度低 D、外部招募的人员待遇太高 26、通过应聘者原来的雇主了解应聘人的工作能力和个人品质的方式是(B) A、体检 B、背景调查 C、面试 D、测谎 27、企业对员工培训的主要内容是(A)

A、增加知识、提高技能、建立正确的态度 B、知识为主 C、技能为主 D、态度为主 28、企业的内训形式除了组织自己培训、聘请培训师内训以外,还可以采用的方式是(B) A、拓展训练 B、聘请培训公司内训 C、网络学习 D、员工自学 29、培训效果的测定与反馈对于组织员工培训与开发十分重要,培训效果可以从不同的层次来测定,其中,通过事故率、产品合格率、产量、成本、利润、迟到率等指标进行测定的层次是(D) A、反映层次 B、学习层次 C、行为层次 D、结果层次 30、绩效是员工为实现组织目标的工作行为表现和(B)

A、工作意愿 B、工作行为结果 C、工作态度 D、工作方式

31、确定绩效指标时,除了要明确指标的定义之外,还要区分每一项指标在不同岗位的重要程度,重要程度体现在指标的(D)

A、名称 B、标度 C、标量 D、权重

32、强制分布法的绩效考评方法依据的原理是(A)

A、正态分布原理 B、优胜劣汰 C、末位淘汰 D、马斯洛原理 33、以下的货币收入属于固定薪资部分的是(A)

A、经理职位每个月固定的2000元的岗位津贴 B、每个月都发放的500元/人的效益奖 C、高温补贴 D、年底的奖金

34、在进行薪酬设计时,工作评价常用的方法之一是(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