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对策研究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 22:19:1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对策研究

作者:陈毕生

来源:《山东青年》2015年第08期

摘要:

目前,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仍然面临着一些突出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仅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纪律审查”栏目公布的高校腐败案件,就已达50多起。从查处的大量案件说明,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工作形势依然严峻。 关键词:高等学校; 党风廉政;反腐败;对策 一、高校腐败现象的主要问题

一是经济类腐败。主要是指在高校经济活动中出现的腐败行为,多发生在高校管钱、管物的部门和校办企业,其主要特征是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私设“小金库”、滥发私分钱物等。 如:2014年12月9日,南昌大学原校长周文斌受贿、挪用公款一案在南昌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周文斌被指控的2300余万元受贿款中,金额最大的一笔是某投资公司为感谢周文斌在工程承接、工程款支付、审计决算等方面的关照,先后9次送给其410万元人民币和30万元港币。

二是行业类腐败。主要是指发生在招生、考试、收费等活动中的腐败行为。这种腐败行为具有明显的教育行业特点,主要表现为:学校招生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招收关系生、人情生;在教学考试中,有的教师收受学生钱物私自修改学生考试分数,帮助学生蒙混过关;在学生管理中,有的教师利用各种评比、奖励、资金发放等工作便利谋取私利,或收受学生钱物,或直接贪污挪用保管的经费。

如:中国人民大学招生就业处原处长蔡荣生涉嫌利用职务便利,利用自主招生,通过破格录取、补录、违规发放研究生学位等,收受贿赂1000余万元被调查处理。

三是学术类腐败。主要指在高校学术运作和管理活动中存在的腐败行为,特点是学术活动受到非学术因素,如行政权力、金钱、关系、人情等的侵扰和影响。特别是“科研经费管理使用混乱,违规现象突出,存在腐败风险。”

如:浙江大学水环境研究院原院长陈英旭,授意其博士生以开具虚假发票、编造虚假合同、编制虚假账目等手段,将近1022万元的专项科研经费套取或者变现非法占为己有。被媒体称“可能创造了贪污科研经费新纪录”。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无论是经济类腐败、行业类腐败,还是学术类腐败,都是与高校教书育人、传播文化知识、进行学术研究、服务社会的神圣职责和使命相悖的丑恶现象,在社会上产生了恶劣影响。 二、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剖析 1、理想信念动摇

高校作为神圣的知识殿堂,“象牙塔”内一度是人间净土。因此,在人们思想认识当中, 缺乏对高校腐败问题的警惕性和预见性。更有一些党员领导干部放松了对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改造,背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滋生了拜金主义、官僚主义的思想等。理想信念动摇,使高校当中少数人不能正确处理改革过程中的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滋生了腐败心理, 助长了腐败行为。 2、制度建设相对滞后

一些高校随着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资金筹措多元化,经济往来和资金额不断增加,高校管理内容与层次、办学形式多样化、复杂化的形势下,制度建设往往落后于形势发展的需要,从而形成了制度管理的漏洞(如财务制度、审计制度、招投标制度等方面),为高校腐败案件的发生提供了机会。而制度是否能够得以贯彻执行则是防治腐败能否最终实现的关键所在。有的高校虽然制定了相关管理制度,但在制度的执行上不够有力,有章不循的现象相当突出;一些制度束之高阁、形同虚设,个别制度本身就存在严重缺陷,缺乏可操作性,给一些腐败分子造成了可乘之机。 3、组织监督体系不够完善

一些高校多种渠道、多种形式的监督管理网络尚未形成;由于制度不健全,权力没有得到有效的规范,权力运行的过程不透明,致使监督工作没有依据,监督无从下手;或者制度本身存在缺陷,没有可操作性,监督工作流于形式;有些高校不能正确处理发展与廉政之间的关系,片面追求一时利益,采取所谓超常规的运作手段,监督部门担心被指责监督影响了发展效率而不敢监督;有的高校组织监督管理权限不明确,存在着上级监督不到,同级监督乏力,下级监督不了的问题,客观上也造成组织监督的缺失。致使某些不良现象和不正之风得不到及时有效地制止。

4、执纪办案力度不够

主要反映在:一是办案意识不够强。目前,在高校有一种普遍的看法,认为与地方及党政机关相比,高校的风气要好得多,党员干部违纪违法的现象要少得多,权力运作的透明度要高得多。这种看法多多少少影响了纪检监察部门执纪办案的自觉意识和警觉性。二是纪检监察人员办案经验缺乏,办案精力不足。三是纪检人员存在畏难情绪。怕得罪领导,怕得罪同事,怕别人不理解。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三、加强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措施 1、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

学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做得好不好,主要取决于党组织。高校各级党组织和负责人要从根本上认识到反腐败工作的严峻形势,切实履行主体责任,把担子挑起来,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纳入学校发展总体规划,像抓业务工作那样抓党风廉政建设,既要管事更要管人,履行好“一岗双责”,一级抓一级,一级管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管好班子、带好队伍。 2、认真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

“三严三实”是针对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中的突出问题提出来的。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延展深化,是持续推进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的重要举措,坚持“三严三实”,切实转变作风,坚守共产党人精神家园,自觉遵守党章、严格执行廉政准则,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努力做到干部清正、政治清明,营造高校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

3、建立现代大学制度, 保障依法治校、民主治校、 科学管理

要制约高校的教育腐败和学术腐败等,不能指望党政领导“自觉”把关,必须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根据国情和实际,借鉴国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从制定章程入手,全面梳理学校内部和外部的法定关系,特别是明确学校领导干部的责权利,明晰教育者的职业道德规范和廉洁从教行为准则。实行党委领导、院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加强党政联席会议制度,规范重大问题和重要事项的决策程序。 4、严格责任追究

严格责任追究是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重要保障,也是从严治党方针的具体体现。一是有责必究,追究必果。二是分清主次,抓住重点。坚持以抓领导干部为重点,以抓关键环节和重要岗位为重点。严格责任追和处理,增强领导干部和职工履职尽责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特别是党政“一把手”切实履行“一岗双责”的责任意识。 5、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

通过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加大正面宣传引导的力度,形成以贪为耻、以廉为荣的氛围,用健康向上的廉政文化占领思想“阵地”,占领工作环境,从而形成一种强势,既可以进一步筑牢党员干部的思想防线,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又能为他们克服不良风气,抵制各种各样诱惑腐蚀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