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2/3 15:24:4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莂医学心理学期末试题
薂一、填空题 (每空1分,共17分)
1、1879年, 德 国心理学家? 冯特 ???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从此,心理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现代科学。
芆2、精神分析学说认为,自我遵循 现实原则,本我遵循 快乐 原则,超我遵循 道德 原则
肄3、.医患关系有主动—被动?、 指导—合作 ?、共同参与三种基本模式。 莁4、“迁怒于人”使用了 转移心理防御机制 ,“此地无银三百两”体现了 反向 心理防御机制。
螀5、由心理因素引起的厌食,以自愿的饥饿和明显的体重下降为特征的行为障碍称为神经性厌食。
蚇6、个别直接的心理咨询,其基本过程分成 准备阶段,探讨反应阶段、行动阶段和 发展阶段 。
薂7、冠心病与 A型行为有关,而 C 型性格的人易患癌症。
膀8、1977年,Engel·GL在《科学》杂志上发表文章,提出了 生物心理社会 医学模式,取代了传统的医学模式。 衿9、从记忆的类型看,死记硬背英文单词是 机械识记 ,在理解事物内涵基础上进行的记忆是 意义识记 。
袄10、自尊、自信、自卑等是自我意识在 情感 上的体现,我们称它为___自我体验_ 。
芄二、名词解释
衿(每题3分,共18分)
罿1、心理评估
芅心理过程和个性差异可用一些方法来作客观描述,这些方法主要有观察、晤谈和心理测验等(1分),应用多种方法所获得的信息,对个体某一心理现象作全面、系统和深入的客观描述(2分)。
蚂2、知觉的选择性
羂人们在一定时间内(1分),总是有选择地把某一事物作为知觉的对象(1分),它周围的事物则作为知觉的背景(1分)。
蚀
聿3、心理卫生
也称心理健康,目前包括三层含义,一是指一门学科,即心理卫生学(1分),二是指心理健康状态(1分),三是指专业或实践即心理卫生工作(1分)
莄4、系统脱敏法
蚁这是行为治疗中的一种方法,由WOLPE创立,用于治疗焦虑病人(1分)。治疗医师帮助患者建立与不良行为反应相对抗的松弛条件反射,然后在接触引起这种行为的条件刺激中,将习得的放松状态用于抑制焦虑反映,使不良行为逐渐消退,最终使不良行为得到矫正(2分)。
聿三、多项选择题
肇(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填入表格内。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袂1、创造性思维往往是一种:BGDE A.
B. 蒀定势性思维 B.灵活性思维 C.独特性思维 C.
D. 腿D.发散性思维 E. 变通性思维
膄2、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有:BCDE
薃A.躯体健康问题 B.成长问题 C.情感问题 D.性教育 E.道德问题
芈3、精神分析认为:AD
艿A.性是无意识的主要内容 B.梦是意识现象 C.对人要无条件关注
薄D.自由联想很重要 E.良心按照现实行事
肁4、对患者中心疗法的理解ABD
芁A.人本主义是其思想基础 B.注重个人潜能 C.对病人进行自由联想
荿D.同情病人 E.是一种哲学思想
羅5、情绪对个体产生的影响:ABCDE
螃A.影响机体健康 B.影响机体免疫 C.影响植物神经功能
肀D.影响认知能力 E.影响视力
蚆葿6、可能对个体造成应激的原因有:ABCDE
A.意识形态 B.生活习惯 C.社会变革 D.自然灾害 E.结婚晋升 7、常见的心身疾病有:ABCDE
A.原发性高血压 B.感染 C.癌症 D.糖尿病 E.牛皮癣 8、现代医学模式对疾病的理解认为ABCDE
莆
膁
蝿
薈
螇A.疾病与情绪有关 B.疾病与认知方式有关 C.疾病与价值观念有关 D.疾病与生活方式有关 E.疾病有信仰有关
羃9、心理治疗的效果主要取决于:ABCD
袂A.对医生的信任 B.医生的知识结构 C.疾病的类型
蚈D.病人的年龄 E.药物的效果
羄10、心身统一的正确理解应该是ABCE
蚅A.心理因素可影响生理因素 B.躯体疾病患者常有心理反应
薁C.心理因素与生理因素常互为因果 D.心理有时独立于生理
蚈E.生理是心理的基础,心理是生理的功能
莅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肃1、患病后病人一般有哪些心理问题?
莀一个人躯体患病后的心理变化主要表现在心理过程和人格上的变化(2分): 1、认知功能的变化(1分):病人主观上感觉异常是病人认识上的变化。这种主观的强化使病人的注意力、感知觉、记忆力、思维能力都围绕着躯体的疾病产生异常反映。对自身的注意力增强;感受性提高,对环境刺激和变化更敏锐,对时间、空间等的定向力发生障碍,甚至产生错觉、幻觉;记忆力衰退,健忘;逻辑思维能力受到损害,对疾病的分析判断下降,对治
疗表现得犹豫不决。疾病可以直接或间接的损害病人的认知功能,甚至造成认知功能障碍。 2、情绪活动的变化(1分):情绪变化是病人在病中都将不同程度体验到地最常见、最重要的心理变化,它突出表现在病人情绪活动的强度和稳定性上,病人的消极情绪反应增多,强度增大;情感脆弱,易激惹受伤害,容易悲伤哭泣。 3、人格变化和意志行为变化(1分):人格变得自我中心、放纵自己,过分依赖,独立性减弱,感情用事,性情不稳定,过分要求增多,盲从、被动、缺乏主见等。 4、
5、 螈简述医患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