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野先生》备课札记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6 2:08:4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做一次属于自己的研究课

爱与哀愁几时休

——执教《藤野先生》备课札记

李红玲

如果说没有遇见 王君老师,如果说没有加入教师之家群,如果说没有加入青春语文群,如果没有如果,那么,这一次接手初三的语文课于我将是十分轻松的。因为我刚刚送走自己的九三班,心里还热着呢!我对于整个初中语文教学的框架还熟着呢!一切照旧完全可以把学生把玩于手心之中,(有点自负了哦!)想想也真是这样的,对于上一届的孩子真的是太用心了。------可是在这样的一个冬天,我就是遇见了这样的一个家,它的名字就是语文湿地的教师之家;我就是走入了这样的个群,它的名字就是青春语文群;我就是遇见了这样的一群人,他们都是爱君的人。那么,这样的一个冬天,甚至于以后,我就不能再像以前一样教书了。我就得重新开始语文教学之旅了。

结果发现,每一次课堂,无论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无论是平静的还是激情的,和上一轮没有一堂重复的。同样的教材,同样的文章,面对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时间和环境里,上出了完全不同的味道。

计划着下周要讲《藤野先生》,我思忖良久,下定决心,要上出一次属于自己的研究课。

我对鲁迅向来敬重。追究根源,是初中时代的第一个语文老师影响了我。我天生爱幻想,每次的语文课堂对我来说都只会进入想入非非的自我世界,哪里能听进去先生们吱吱呀呀的讲啊。记得第一任语

文老师要调走我校之前,他给我们讲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不知是文章写的有趣,还是老师讲的动情,还是我内心受到触动,感觉如果再不听就永远也听不到这位老师的课了,反正对这位语文老师的最后一课,我听的十分入迷。人家都要走了才发现,我原来有这么一位优秀的语文老师,以前怎么就没发现呢!结果也才发现,这位叫鲁迅的作者写的文章好动人啊!从此,只要是遇见鲁迅的文章必读。看得懂的看不懂的都要读。

再后来,对于鲁迅的文章,便一点一点用心的读。慢慢的,熟悉了他,懂得了他。其实读他的书也不过九牛一毛,但是对他的敬重却是越来越深。后来,做了语文老师,只要讲到他的文章,那备课上课叫一个认真仔细啊,点点滴滴都想给学生。自己不敢乱说,参考书找来一大堆,挨个的翻阅,不停的批注。生怕哪一点漏了就会对不起伟大的作家。每次上他的课,我都是激情飞扬,到后来,只听得学生疲惫不堪,我也沉重万分。每次讲完鲁迅的文章,我都像从巴金的家中走出来似的那么轻松。(上师范时读《家》《春》《秋》过了敏,一周荼饭不香,像生了一场大病!)

讲鲁迅的文章怎么会如此沉重,进去就出不来呢?我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儿,后来听有经验的老师说,我是没有抓住教学重点。哦,教学面面俱到,没有重点,教起来定会吃苦受累没效果。

后来,有了课堂巩固练习册,我懒得动脑,完全按照巩固练习册教学,两个学时,轻松完成学习任务。呵,原来可以这样教书,不禁有点沾沾自喜。

可这样的教学结果呢?课后没有任何味道,先生在我的心中好像就是那几道练习题!内心深处有种说不出来的隐隐的痛,还有对先生的愧疚在心中丝丝不断。

转眼到了新一轮的《藤野先生》季。我结识了青春语文,我的心再一次被激活了,那这一课断不能再像以前一样教了!

那该如何教呢?

在读王君老师的《听王君讲语文教师成长》系列丛书, 我明白了每一个教学文本都是有生命的,我们做语文老师的不能把它仅仅当作一篇文章来读。要学会透过文本和作者的心灵对话,还要能让学生和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老师,学生,作者三者之间如果能建立起一个对话的平台,这才会构建一个完美的课堂结构。我开始明白了,原来,自己十几年来一直在语文教学中摸索前行,直到现在遇到青春语文,突然间灵光普照,将我的心照亮了。

参考书上的东西我都能背下来了,但背下参考书就能教好课了吗?

我不能再照搬参考书了。我开始认真的思索,如何上好鲁迅先生的这一篇《藤野先生》。我知道,网上对这一课的课件制作很多,有好多热心的网友无私分享它,但我不能再偷懒了。我也能查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