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报小中高职称述职材料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2 4:01:5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申报小中高职称述职材料

海安县海陵小学 曹永娟

本人1985年7月毕业于如皋师范学校,8月分配至海安县实验小学(现海陵小学)工作至今。1991年6月函授取得“小学教育”专业的大专学历,2003年6月自考取得“小学教育”专业的本科学历,1998年9月被评聘为小学高级教师。2006年9月至2008年6月定点支教于墩头镇吉庆小学。

任现职以来,2000年和2003年两度被评为县小学数学“骨干教师”,2006年被评为县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 1998年获得“三八”红旗手称号,1999年被县委评为优秀党员,1999年和2008年两次被县政府“嘉奖”。

一、为人师表,彰显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

我积极参加各类政治活动,认真学习并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牢固树立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与信念。作为一名普通教师,我自觉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小学教师日常行为规范》和《海安县教育系统师德师风建设“十禁止”》等规章制度,尊重领导,服从管理,团结同事、虚心学习。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我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民主对待每一位学生,从不歧视、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做到廉洁从教,不以教谋私、不从事有偿家教,与家长平等相处,时时、处处为人师表,体现了一名教师应有的、良好的职业道德风范,在学校进行的师德测评中均评为优秀,本人的事迹曾在县电视台“鲜红的党旗”栏目中播出。

二、爱岗敬业,踏实做好教育教学工作。

任现职以来,我担任多年班主任工作,所带班级班风好、学风正,多次被评为优秀班级,1997年至2000年所带的一(1)班、二(1)班、三(1)班连年被评为标兵班级,2005年所带六(1)班被评为

窗口班级。2000年9月,曾为全校班主任作“自主化班级管理”的专题讲座,受到好评。

我先后进行了两次数学大循环教学工作,也曾跨年级同时任教过不同年级的数学,承担过“马芯兰小学生数学能力发展与培养”教材实验,送过六届数学毕业班。多年来,我一直坚持教学“六认真”,潜心探索出“轻负担,高质量”的新路子,所教班级的合格率、优秀率、平均分、标准差等各项指标一直居于学校前列,仅2005年,在海安县“英才杯”综合素质竞赛中,全校有25人获一等奖,占一等奖总人数的一半,我班就有5人,占全县10%,教学成绩突出,2001年就获得过学校教学质量奖,并获得教师奖励基金,2002年还被教育局评为创建教学特色先进个人。

我担任多年教研组长和年级部副主任,积极参加学科组、备课组的教研活动,在新课程改革中起示范引领作用。先后到大公、沙岗、仇湖、西场等乡镇教学交流,为明道、西场、曲塘等省级实验小学的验收作备课指导,还为省视导评估、省教院本科研修班参观、市小学管理年会、县首批小学数学后备骨干教师培训班学员实习、县新教材培训等活动上观摩课达12节,在全县作新教材培训讲座两次,均获好评。每学期末均参加了全县数学调研试卷的审卷工作,还参加了国家重点科研项目 “江海天骄”经典题和易错题的一审和二审的主审工作,圆满完成了“江海天骄”《减法(二)》的主创和视频制作任务。

2006年4月和2006年7月参加南通市名师编写组独立承担了第九册、第十二册《小学数学作业本》的编写,2007年4月独立编写的六年级上册全新训练江苏活页试卷,均在南通六县一市各小学全面使用。2006年应海陵中学和紫石中学的邀请完成了小升初数学试卷的命题工作,2006年暑假还参加了“一评三考”教师专业素养的阅卷、试卷分析工作,参加了3次县小学高级教师的职称评审工作。

三、勤于学习,努力提升文化专业素养。

多年来我一直坚持不断地给自己“充电”,扩充、更新知识储备,促进自身知识水平和业务素养的提高。一是积极参加学历进修,先后

取得大专和本科学历;二是主动参加教育局、学校等各级部门组织的高级研修班、骨干教师培训班、计算机等级考试、现代教育技术等方面的学习;三是自觉阅读大量的教育教学理论刊物,及时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和新课改的理念,了解教育改革的动态与信息。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努力,促进自己.向着知识底面宽、理论素养高、业务能力强的学者型教师方向不断发展。任现职以来,每年的继续教育平均学分在120分左右。

四、主动参与,积极投身教育科研活动。

任现职以来,我先后参与了“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为了共生理想的交往教育研究”、“基于‘共生’理念的小学教育生态化研究”、“简约化的数学课堂教学研究”等省、市级课题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近年来,独立完成了“作业评讲课中实施随堂检测的实验研究”和“有效改善小学生数学学习状态的探求”的微型课题,均获县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

参与课题研究的同时,我不断总结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的得失。任现职以来,公开发表论文5篇、教学设计5篇、《小学生数学报》上5篇、主持或参与的公开发表的沙龙2个。其中,2004年9月《一道开放题的说理、争辩与反思》在中央教科所组织的案例征评中获二等奖,2006年12月《同事互助教学评论的一次实践与反思》获南通市优秀教育论文一等奖,2008年3月《小学数学作业评讲课实施随堂检测的实验研究》也获得南通市优秀教育论文一等奖。

五、互学互助,做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伙伴。

作为青年教师的朋友,我能主动关心他们的成长,在与他们的交流中相互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与我签约“青蓝工程”师徒合同的有徐俊梅、周艳霞、杨建梅、徐仁凤四位青年教师,在我的直接指导下,徐俊梅曾获得“青蓝杯”教学竞赛等级奖,2004年被县政府嘉奖,并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008年周艳霞获得南通市说课竞赛一等奖,全国说课竞赛二等奖,2000年7月取得“小学数学竞赛中级辅导员”证书,所带班级被评为优秀中队,多篇教学设计获得省等级